王立摸了摸邊上,拿到麵前一看,是人骨,臥槽,最近幾天是和人骨沒完了吧。 他坐起身子,仔細看了周圍,人骨,人骨,人骨,爛衣服,爛衣服… 這是死人坑啊! 目測深度得有兩米… 別想了,他不會禦劍飛行,也不會原地起飛,這都二十一世紀了,要講究科學。 最科學的方式,往往由最簡單的動作組成。 撿骨頭,堆骨頭,踩骨頭… 有些骨頭時間久了,一踩就斷了,沒事,隻要足夠多,一定夠高度的。 “各位前輩,非常抱歉,理論上來說,你們靈魂都不在了,這些骸骨也是身外之物了對吧。” 當初挖著坑的時候,肯定留了上去的路,估計是年代久了,漸漸沒了。 這幫人也太殘暴了,這得殺了多少人。 一踩咯吱一聲,是一種讓正常人類會覺得頭皮發麻的聲音,王立倒是還行。 眼見的差不多了,他站上去手能伸出小半個胳膊。 廢了大會工夫,從裡麵爬出來了,好久沒有這麼狼狽了,王立沒有急著出去,而是先躲在草屋裡麵。 從門口向外張望,外麵還是黑的,不知道幾點了,隻看見房屋。 王立糾結了兩秒,他很少給自己算命,畢竟這玩意耗陽壽,他也就以前剛學會的時候,命硬,玩了幾次。 死路。 死路。 死路。 怎麼樣都不行,總不能跳回死人堆裡吧。 王立盯著這個目前隻有兩米多深的大坑,掐指一算。 生路。 反正也能上來,不然就下去看看? 王立順著剛剛的地方又下去了,腳下骨頭斷了,沒站穩,滾回了堆裡。 他是法師,不是法醫,這裡都是骨頭,你要是有個鬼在這裡豎著,還算專業對口,這一堆骸骨,他真的無從下手啊。 王立試探性的繞著整個坑走了一圈,感覺自己的陰德今天全謔謔完了,這都踩了多少人了。 大概四米多寬的大坑,他繞了幾圈,也沒發現小說裡常見的機關暗道。 累了,坐下歇歇吧。 等下,好像這中間地勢明顯高了不少,是因為剛剛沒踩到的緣故嗎? 他特意往中間去了蹦了一圈,結果沒下去多少,看來真的是高一點,他看看上麵,又看看周圍。 依照拋物線,理論上是不是會把人扔到中間,然後太多了,就逐漸向四處滑落,但是不可能每個都那麼用勁,這麼理論化。 所以,開挖。 王立擼起袖子,開始把中間的骨頭往外掏。 “罪過,罪過,等我出去一定找人給你們超度超度。” 看著麵前這一大堆,王立頭都疼,平時不願意乾的這些勞累活,全攢到今天來了。 他也不知道挖了多久,反正自己後麵已經堆的一人高了。 “這麼多屍體堆積,也還好沒有造成大規模傳染性疾病,這村裡人真是命大。” 掏著掏著,摸索到了一塊堅硬的東西,這質感好像是金屬,王立往外扒了扒。 的確是金屬頭,應該是雕像一類的,這個製造工藝,總覺得不像是這個村裡麵能做出來的。 不會是等身的吧,這得挖到什麼時候。 裡麵沒有光亮,不然別人一眼能看到,王立現在一身黢黑,身邊散著人骨,還有破爛的衣裳,往地上一趟,說他死了三個月肯定有人信。 王立晃了晃雕像的頭,想判斷一下下麵的情況。 “哢。” 也許是時間久了,雕像頭經過時間的腐蝕,稍加外力就掉了,斷裂的下麵是中空的,裡麵放著卷軸。 王立象征意義的把手上的灰拍了拍,抽出了卷軸,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 入眼是《溪村記》,看來是關於村子的詳細介紹。 從清光緒二十八年開始記載,記到哪一年,王立直接看到最後麵,今天? 不是,今天! 這年月日,的確沒錯,是今天,甚至還有他的名字! 手上都是灰,王立閉了閉眼睛,又睜開,他的眼睛在黑夜百米外可視人發絲,可眼前這幾行字,他是真的不敢相信。 從進村到現在的經歷,他知道這卷軸絕不可能是後人所放,可若是先人,真的有人能預言百年嗎? 王立仔仔細細的看了卷軸關於他的記錄,最後十分認真小心的卷好,放回原處,小心的擺正雕塑頭顱,又用骸骨掩蓋。 “當真人外有人,天命如此。” 他爬出了死人堆,瞧著麵前的村子深深的嘆息。 王立走出了草木搭建,專門扔屍體的屋子。 此時月明星稀,清風拂麵,他才覺得自己又活了過來。 王立開眼一看,在整個結界範圍內尋找,果然看到村民已經開始夢遊繞村了,那些鬼魂就跟在了邊上。 這些鬼魂靈敏的感知是條件反射,幾乎是王立看到他們的時候,領隊的就和王立對視上了。 鬼魂們朝著王立的方向趕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不躲不藏,就站在了原地。 王立開了神通護體,金光外顯,百鬼莫侵。 鬼魂們陸續聚集在了王立的對麵,領隊的剛好正對著。 沒等他們對自己采取行動,王立決定先發製人。 “你們還記得自己是誰嗎?”一句話問出,麵前這群鬼開始了思索。 他們幾個人討論,滿眼的疑惑,好像,真的記不得自己是誰了。 “我們是守村隊的。”領隊的回答了問題。 “請問你姓甚名誰?” 其實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就像這凡事大千,蕓蕓眾生,我等皆知我為人,可若我等不為人,為人者何為?我等何為? 這些鬼魂覺得自己是人,可自己如果不是人,那麼誰是人,他們又是誰? 王立知道有些鬼會沒有意識,以為自己還活著,但麵前這幫子的陷得太深了。 王立又提上一問,“你說你是守村隊,那請問這村叫什麼名字,何時建起,又為何而建?” 麵前鬼魂麵露難色,他們真的,一點點都想不起來了。 “那我來回答吧。” 王立剛剛看的卷宗中有詳細的記載,他現在隻能盡量的去還原自己所看到的內容。 “溪村起於清光緒二十八年,當時正值國力凋敝,內亂不止,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為躲避戰事,部分百姓流落至此。 後於光緒二十九年得遇先人雲遊至此,先人名為張宗溪,帶眾人在此開荒,壘屋,辦學堂,設立成村,百姓為紀念,故名為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