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幽暗(1 / 1)

幽暗深邃,荒蕪貧瘠…   復雜的環境,限製了探索效率,僅有的兩條隧道,也是蜿蜒曲折,狹隘閉塞。   不但左右迂回,更是上下翻轉,三公裡的直線距離,在這裡需要三倍的路程。   而更讓茵塔西緹蛋疼的是,沿途雖然沒有任何危險,但也沒有任何收獲。   沒有敵人,甚至沒有生物,兩條隧道的盡頭,是兩個不大不小的巖石洞窟。   沒有水資源,沒有泥土,純粹由堅硬巖石構造的空洞,僅此而已。   從收集回來的樣本來看,巖石中含有金屬成份,說明附近可能有對應的礦藏。   但是,她現在缺的不是原材料,而是生存物資啊,茵塔西緹有些無奈的想道。   好在,讓她不至於太過失望的是,兩個巖石洞窟,仍然有一些隧道通向它處。   幾人經過簡單的商議,決定先探索左邊隧道的空洞,這裡的位置,比法爾克尼亞的所在之地要更高。   理論上,更接近地表,也更容易找到出路。   而右邊隧道的空洞,則位於法爾克尼亞的斜下方,暫且擱置,隻是長期有十位騎士在這裡值守,以防萬一。   前者被簡單命名為上空洞,後者則被稱為下空洞。   上空洞並不規則,最高處僅百米,長寬極限也沒超過千米。   但這裡,四周的巖壁上,除卻通向法爾克尼亞的隧道,還有整整七條通道。   為了方便探索,茵塔西緹在上空洞建立了營地,不隻有騎士長期駐守,也調集了一些年輕力壯的普通人,好歹能打打雜,分擔一些工作。   黑暗的空間,被法術火焰照的通明,相比城堡內狹隘的居住空間,這裡的生活環境其實更友好,對普通人來說。   花費了一些時間,七條通道很快也被探索清楚。   其中有兩條死路,越往前就越狹隘,直到人類完全無法通過。   另外五條,依然通向大小不一的洞窟。   而其中一個洞窟,終於讓茵塔西緹收獲了一些安慰。   雖然僅僅是一些苔蘚和地衣,但至少說明附近有生態循環出現。   最低級的植物也是植物,是能夠作為其他生物食物來源的。   因此,某人當機立斷,加大了對這個苔蘚洞窟的探索投入。   新發現的五個洞窟,依然都有三到五條的通道向其他地方延伸。   如此指數級的增長,騎士們的數量已經有些緊張了。   雖然擁有鬥氣,但她們依然是人類,需要吃喝休息,不可能無止境的工作。   沒奈何,茵塔西緹把一些普通人也編入了探索隊。   由於人手的數量差距,他們反而變成了探索的主力,騎士們隻負責提供安全保護。   隨著探索的繼續,即第一個苔蘚洞窟之後,法爾克尼亞又發現了蘑菇洞窟,以及真菌洞窟。   這些植物樣本,被第一時間采集,然後送回城堡。   兩位藥劑科的巫師,立刻進行質性分析和藥理測試。   能否食用,有無毒副作用,這可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壞消息:這些植物人類無法直接食用。   好消息:蘑菇具有致幻特性,是挺有價值的原材料。   茵塔西緹得知後問道,我們可以更換種植其他作物嗎?   當然可以,夏洛特聳聳肩,其實法爾克尼亞外麵最合適了,那可是來自利貝爾的肥沃土地。   但現在都用來居住了,茵塔西緹嘆氣。   沒辦法,十平米的單間,作為短途旅行的落腳之地,那是足夠的。   但用作長期生活的居所,那就有些太過狹隘了。   索性,連同法爾克尼亞一起被強製轉移的,還有大片土地,茵塔西緹就將其開放給那七萬普通人,作為他們新的家園。   總麵積超過七百萬平米,除去法爾克尼亞占據的一百萬平米,湖水占據的兩百萬平米,能夠打造建築物的土地,仍然有四百萬平米。   雖然目前還有很多冗餘空間,但為了長久考慮,茵塔西緹不準備在這裡,種植太多的糧食作物。   她不可能玩什麼閉關鎖國,必然要向外開拓,持續探索。   隻是那樣的話,夏洛特提醒道,適合糧食作物生長的環境,就剩那些苔蘚真菌存在的洞窟了。   我知道,茵塔西緹點點頭,目前已經發現了十個類似的地方,應該還能找到更多。   麵積呢?夏洛特又問道,雖然能夠用法術進行加速生長,但分布太過零散,那可就真的累死人了。   額,茵塔西緹略微尷尬,非但麵積都不大,而且分布,何止是零散可以形容的。   法爾克尼亞作為起點,上空洞和下空洞就是第一分支。   而上空洞聯通的五個洞窟,自然就是第二分支。   同理,這五個洞窟,延伸出去十九條通道,連接了十三個洞窟,這就是第三分支。   十三洞窟,延伸四十九條通道,連接三十七個洞窟,即是第四分支。   目前,第五分支還未探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光是第四分支就擁有一百二十三條通道。   但已知的上百個洞窟內,隻有十個擁有植物資源。   其中,第二分支一,第三分支二,第三分支四,第五分支三,如此分布。   夏洛特聽的頭都大了兩圈,她翻著白眼猛搖頭,分布的這麼零碎,基本就得靠自然生長了。   產量和周期都不會太樂觀,你得繼續尋找更好的環境了。   我知道,茵塔西緹嘆氣道,但是數量多到這個程度,即便數千人在做這事,效率也開始慢下來了。   要不要換個方向,夏洛特提醒道,你一直開發上空洞,要不試試下空洞?   雖然理論上前者距離地表更近,但咱們開拓的這些洞窟,都是上下不定,迂回曲折環繞。   上者未必一直向上,下者也未必一直向下啊。   倒也有理,茵塔西緹點點頭,上空洞那邊都探索到了第五分支,距離法爾克尼亞也有些遠了,的確可以緩一下了。   換是地表,直線相隔幾十公裡,無論是翻山還是越嶺,都是不值一提的距離。   但在眼下,蜿蜒曲折的隧道,至少讓路程翻了三倍。   而且,通道寬窄變化不定,道路崎嶇起伏不平,根本沒辦法快速前進。   外加環境幽暗狹隘,帶來的心理壓力,讓體力消耗也非常快。   普通人在此地行進,一小時四公裡,僅此而已。   如若從法爾克尼亞出發,去往第二分支的上空洞,都需要兩個多小時。   一天之內,最多能趕到第四分支,已經是體力的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