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隻要太陽還沒出來,你就會覺得白天還沒有到來。隻要月亮還沒出來,你就會覺得夜晚還在等待。方晴來了,宋明才覺得白天有了太陽,夜晚有了月亮。 方晴是讓王鳳孝先生做的內應潛伏到他們班的。她這次來給宋明帶來了一大包好吃的零食,還有一條花色的毛線鉤織的圍脖,她說,她也想開了,與其費勁拔力地寫那麼長的信,還不如織個圍脖洗洗衣服做做飯呀什麼的實惠。 一條圍脖,懂嗎?方晴問。 什麼?宋明不知方晴又要賣什麼藥。 你是要愛我,那就是我的手臂,永遠環在你的脖子上。方晴說。 然否?宋明問。 然否?沒有然否。方晴說,我頭腦空間有限,一個腦袋隻能放得下一個想法。我的青春驛站也隻有一間客房,隻能容得下一個人。我的歲月隻有一個輪回,我隻想做好一件事,好好地和一個人生活。 方晴一邊給宋明洗著衣服一邊說。我這兩個月學會了蒸白饃,搦麵筋,搟麵條,炸麵團,炒蒜苔,燜黃魚,對,還有西紅柿炒雞蛋……我做的西紅柿炒雞蛋可比上次咱在你們學校附近那個小飯館裡好吃,他們炒菜用的是棉籽清油,有一種火堿漬渣味,我用的是花生油,炒出的雞蛋黃的是黃白的是白,保證你看看都會流出三尺口水來。 方晴滔滔不絕地給宋明講著這麼些瑣瑣碎碎,宋明在激動之後這會兒腦子裡又在想昨晚自習課上講的那幾道題,有些地方處理得還有欠缺,課堂後半節有點散亂,不夠緊湊。方晴看他聽著她的話漫不經心的樣子,就生氣了,把正在洗的衣服往盆裡一摔,走到他麵前說,嘿,宋老臭,我這麼老遠專程來看望你,你就這麼待我呀?我給你說話呢,你聽見沒有? 宋明急忙站起來,拉著她的手坐在他身邊說,你歇會兒吧,別洗了,抽空讓我洗吧。方晴順從坐在他身邊,依偎在他肩上,搖著他的胳膊撒嬌地說,人家就想讓你和我說說話嘛。你剛才又在想什麼了,也不理人家。 宋明把他的想法給方晴說了說。方晴說,我覺得剛剛好,為什麼要像別的老師趕那麼緊張呢,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我覺得上課和種菜一樣,一棵菜與一棵菜之間要留有空間,不能種得密密麻麻密不透風。你把課堂安排那麼緊湊,看得一環扣一環一步趕一步,緊鑼密鼓,一點時間都不浪費。但是學生呢,她們什麼感覺,她們會怎麼想? 怎麼想? 她們得時時緊繃著一根弦,眼珠子滴溜溜地吊在你身上,片刻不敢放鬆,她就會把全部心思放在你講的內容上,亦步亦趨地跟著你走。方晴說。 這不就對了嗎?這不很好嗎?宋明說, 這好是好。但也不全好。方晴說,你見過菜葉上那種毛毛蟲沒有? 那何止是見過呀,說不定吃都吃了多少條了。宋明說。 呸呸呸,看你說的多惡心。方晴說,那毛毛蟲有個特點,一條毛毛蟲在前邊走,其他毛毛蟲就會一隻一隻跟著走,如果最前邊那隻毛毛蟲走錯了,它們也會毫不猶豫的跟下去,如果正好爬在一個圓圈上,它們就可能在那裡一圈一圈轉到死。 啊?可是真的?宋明說,這倒聽說過,但沒見過。 我見過,遍地都是轉圈圈的毛毛蟲呢。哈哈哈。方晴笑起來。你要把那課堂做得那麼緊湊,說不定,你就是一條領頭的毛毛蟲。那些緊跟著你走的毛毛蟲,就隻剩下眼睛管用了,她們的腦袋就都被拋在屁股後麵了。 你說這話,跟你當過毛毛蟲似的。宋明說。 我就是一條胖乎乎的毛毛蟲,咱們誰沒當過毛毛蟲呢?方晴說,你如果那樣做,學生誰還會去自覺主動的思考哇?你就沒有給她們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她們那思想的幼苗怎麼茁壯成長呢? 所以呀,當你覺得正好趕得緊湊時,學生就覺得被趕得喘不過氣了,就成隻知跟著走不會思想的毛毛蟲了。當你覺得有點鬆散的時候,學生可能覺得正好。我覺得啊,不一定正確啊。方晴說,當你覺得你的課堂節奏像和一位朋友在不緊不慢邊走邊聊地散步時,應該就是正好。 什麼都不要趕那麼緊嘛。方晴說,你看你們安排的這個課表,一天十四節課,上個廁所都得一路小跑,以前我說你是大蠢驢,其實驢都沒有這麼辛苦。非要這麼自虐才能活下去嗎? 這就是現實,就是生活呀。宋明說。大家也都是這麼過來的。 那種一步趕著一步走的隻能叫生存,蹓蹓躂躂散步的才叫生活。方晴說著,又起身要為宋明熬點粥。 宋明雖然離家不遠,但大多數情況下都回不去吃飯。晚上天天上課上到十點多,稍一延長就是十一點十二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回到辦公室就泡個方便麵或就著熱水啃個冷饃。 方晴翻了翻他那點吃飯的家什說,哼,你這也叫生存,不叫生活。生活是忙了一天,咱們整幾個菜,熬一鍋粥,倒上一盅小酒,邊吃邊聊,說說笑笑。哪能像你這樣,吃個飯也要看張卷子。 一個沒有一點生活情趣的老師,怎麼能培養出有生活情趣的學生?一個連生活情趣都缺失的人,怎麼可能發自內心去追求美好的未來? 宋明知道,方晴總是想把他拉到正常生活的軌道上來,而他總是在生存的跑道上拚命地奔跑。 他和方晴生活在不同的軌道上,他的眼中隻有一個所謂的目標,一個所謂的成功,為此,他可以不顧一切,就像現在,他顧不上回家,顧不上幫助瘦弱的母親下地打農藥,顧不上給疲憊的父親倒杯酒,顧不上給他的戀人寫封信,顧不上看路邊的風景,甚至顧不上照顧自己。 這真的是他想要的生活嗎? 有時候,他覺得方晴缺少年輕人應有的奮鬥激情和不懈追求,她熱愛讀書,卻並不是為了考學,不是為了什麼功名,不是為了父母,也不是為家為國,更不是為了給別人炫耀賣弄,她就是因為自己喜歡讀書而讀書。她來這裡找到他,不是來給他談工作談理想談未來,她隻是關心他的吃喝穿戴,給他賣零食,織圍脖,洗衣服,做飯,隻是想讓他陪陪她說說話聊聊天。她管這些叫生活。 嗬,生活,平凡得像腳下的土地,又神奇得像高遠的天空。 他不知道,他是對的,還是方晴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