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開水之爭(1 / 1)

學校的食堂配齊了器具,學生開始住校,為了滿足住校生的生活學習需要,學校把校門口的一個門崗值班室改小賣鋪,由宋青山堂侄宋紅革的媳婦經營。   宋紅革是跑長途的大車司機,走南闖北賺了不少錢。他媳婦文芳是個貴妃級的大美人。雖然腰身滾圓,但所有風韻聚集麵目眉眼之上,臉似圓月桃花艷,目如晨星秋水明。俊眼修眉顧盼神飛。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開朗活潑溫柔纏綿,喜嗔笑罵風情萬種,是個不可多得的尤物。   宋紅革經常在外跑車,他爹對文芳多由提防,便提了禮物找宋青山謀了個學校小賣鋪,一來給文芳找個差事別閑出毛病來,二來學校也是比較乾凈的公共場所,少生閑事。   宋青山看他也是自家人,人也實在,乾脆連學校夥房一鍋燉,由宋紅革的父親宋青鬆承包了。   此前,西部的漁林鎮二中也把食堂和小賣鋪分別承了出去,但兩者常因一些小鬧矛盾,還在校園裡對罵,搞得二中的陳校長很是狼狽。   小賣鋪認為自己可以賣方便麵,賣開水,賣麵包,餅乾等物品,但食堂認為小賣鋪賣這些食物影響了他的生意,找小賣鋪說理,小賣鋪說,他們賣的這些東西,從街裡的小賣鋪到集上的小賣鋪,大家都在賣。從哪裡能說這些東西不是小賣鋪的經營範圍?如果你們認為有問題,可以讓工商管理的人來說,不是由你們說不是就不是。   食堂知道說不通,就針尖對麥芒,也開始賣辣條賣冰棍賣飲料等物品,還允許學生使用糧票兌換。學生們給父母多要錢不要商量,但要說多吃幾斤麥子在農村是沒人在意的,聯產承包這十來年,誰家麥子不是堆得滿缸滿倉的往外渝溢。   食堂單單這一招就實實在在拿捏住了學生們的痛點,學生紛紛從家中灌來一袋一袋的麥子換了糧票,再用糧票買零食。一時間,食堂的生意紅紅火火,一下課門口就圍個水泄不通,食堂裡兩三個人管賣東西都忙不過來。   小賣鋪反而門前冷落鞍馬稀,氣得老板娘跺著腳隻罵娘。   小賣鋪就找食堂說事,食堂直接一錘定音,食堂乾啥的,一吃二喝,隻要吃的喝的都可以賣。   零食?什麼叫零食?一點一點吃叫零食,吃的多了還叫零食?大團結的十元錢是錢,一角貳角的零錢就不叫錢了?   你說了也不算,你也可以讓工商的來啊。   這讓小賣鋪很惱火,認為自己是正規經營,食堂是違法亂紀掙錢不要臉,明明就是攔路搶劫。   原來合同規定,校園中各種方便麵袋零食袋冰糕袋等零食垃圾歸小賣鋪負責打掃清理。這下可好,小賣鋪也不管了,任這些垃圾滿校園飛。   陳校長把兩家叫到一起協商,最終將方便麵,麵包劃歸了食堂,將辣條餅乾冰棍飲料等劃歸給了小賣部。雙方暫時達成了停戰協議。   學生買了方便麵,有的乾吃,有的水泡,食堂就提供開水,一角錢一碗。又因為人多,常常得等上一會兒。   小賣鋪也有個小爐,平時裡在上麵燒水做飯,有的學生在食堂等不上,就來小賣鋪求水,小賣部開始時是免費提供,這一下引來不少學生,小賣部便改為五分錢一碗。   食堂的人知道了,向陳校長狀告小賣鋪惡意競爭挖墻角。陳校長聽了,說他一時也難決斷這一碗開水到底該歸屬哪方經營,說要開個校委會研究研究。   其實是陳校長也認為一碗水一角錢有些貴了。他給食堂老板說,水是學校的水,你們一分錢沒掏,一個煤球才一角,可以燒三四壺水,使用火爐的成本更低,一碗水的成本一分錢都有餘,為什麼賣一角?讓宋校長說,學校食堂以服務學生為旨,微利既可。一碗水加上人工,賣個二三分都說得過去,一斤蘿卜才二分錢,你再怎麼著也不過一碗白開水,能頂五斤蘿卜的價錢?   小賣鋪用的煤球爐燒的水,成本要比食堂用的泥煤高不少,他五分錢一碗,你三分錢一碗,學生自然就跑回來了。   但食堂老板不認可,認為小賣鋪賣水不用算工錢,而他要給幫廚的算加班費,成本就高出不少。所以,隻要小賣鋪不抽他板凳,他一碗開水一角錢利潤也屬正常範圍。   宋校長看他不聽他的,就推托說學校裡再研究研究。   不多久,基本上沒人去食堂買開水了,不隻開水沒人買,方便麵也銷量大減,因為有的學生來學校時就帶著方便麵,吃時到小賣鋪五分錢買一碗開水一泡,再買個火腿呀鄉巴佬雞蛋呀辣條呀等等配著吃,一站式解決所有問題。   而且最關鍵的是小賣鋪的老板娘服務周到,學生可以提前把飯缸飯碗和方便麵放到小賣鋪,快到點時老板娘給你提前泡好。下課後隻需來吃,不燒不涼不用等。如果經常來吃的還有優惠,半月裡都來泡的四分錢一碗,一個月裡都來泡的三分錢一碗,超過一個月的二分錢一碗。經常吃方便麵加火腿雞蛋等零食的,甚至一分錢一碗。   一時間風水輪流轉,小賣鋪又忙不過來了,下課時還得找學生幫忙。幫忙的學生隨便用開水,洗頭都讓你洗。   宋校長認為這個價格還算可以,學生家長也很滿意,也沒家長來罵食堂賺黑心錢了。   但食堂的生意受到了致命打擊,尤其是夜餐加點幾乎黃了,沒幾個學生來食堂加餐。   夜餐可是筆不小的收入,早餐午餐都是日常便飯,利潤有限,而夜餐人數雖不算太多,但方便麵,麵包,火腿等利潤遠比日常便飯高。一天的經營利潤中,至少五分之一源於夜餐。   有一天,食堂老板和學校體育老師江老師在一起就著洋蔥花生米喝了一瓶酒,邊喝邊說起小賣鋪的事,江老師對小賣鋪也是心懷不滿,覺得他到小賣鋪買東西小賣鋪按賣給學生的價賣俗他是看不起他等等。兩人越說越投機越說越氣憤,當天晚上趁著酒興進去小賣鋪,砸了小賣鋪的鍋壺和小火爐。   小賣鋪哪裡會吃得還虧?小賣鋪的兒子唆使幾個小混混,在菜市場故意與食堂進貨的人撞車,然後大打出手,把食堂的人打進了醫院。   江老師是中心校劉主任和宋莊中學連主任在市體育館的遊泳教練,私下關係非同一般。江老師一看陣場不對,急忙找中心校劉主任調解。江老師陪了小賣鋪了損失然後劉主任把江老師調到了宋莊中學避禍。不過,劉主任將他調到宋莊中學卻另有用意。   事件鬧到最後沒人走公家程序,還是由陳校長費了老大勁才處理好,因為此時已經不單單是方便麵開水的純經濟問題了,還涉及兩家人的麵子問題。什麼事一旦上升為麵子問題,就隻能用麵子規則來解決。事已至此,臉皮已撕,兩家更是一個個要戰鬥到底。陳校長協調未果在二中遺留了一個方便麵問題,多年懸而未決。   小賣鋪說冷水是飲料開水更是飲料,理應由小賣鋪來賣開水。食堂說開水是做飯煮湯泡方便麵的,自然不是飲料,理應由食堂來賣開水。   好,你們說的都有理。宋校長就大刀一揮,那把方便麵和開水全砍了,兩家都不許賣方便麵和開水,咱時候協商好了再說。   宋青山汲取了二中的經驗教訓,直接把食堂和小賣鋪承包給了宋青鬆一家,先行交了一年的承包費,保證金等費用。這招果真好用,至少不會像二中那樣鬧起來。   有了住校生就有了晚自習,就得有教師上課,看學生歸寢睡覺,巡查學生在廁所抽煙在宿舍打撲克,在校園的犄角旮旯裡作祟,親熱。防止學生偷盜跳墻砸教室或辦公室門窗搞破壞,等等,多了一大堆事務。   每位教師又分得了不少工作。方晴向宋明發牢騷,說她又分了四項工作,   1,早上和晚上到食堂組織學生排隊打飯。   2,每周增加了三個晚上有晚自習。   3,與晚自習對應的第二天,叫兩個班的學生起床,跑操,上早自習。   4,每周三次巡查學生就寢,一般要到學生就寢安靜後才能回去睡覺。   方晴說,現在她每天累得腳板都一走一疼,要再這樣下去,她也不用減肥了,過不了多久她就能瘦得飄飄升天了。   宋明因禍得福,因為他在外有抽調工作,學校隻給他分配了兩個晚上的晚自習和對應第二天的早自習,沒有組織就餐和晚上值班的任務。   連主任的自習和宋明一樣,另有兩晚帶班,和午餐值班。   但連主任白天正常上課都難以保證,怎麼能奢望她會上早晚自習呢?所以她的早晚自習經常沒人。宋明就協調了課程,將連主任的早晚自習都和他的自習調到同一天,連主任若不來他就一人上兩個班。   方晴值班時他若有空就來替方晴。   方晴聽說了他和如雪的事,但方晴沒問,宋明也沒說。但這件事還是打翻了方晴的醋瓶子,不過她不能確定宋明和如雪的關係到底怎麼樣?她覺得她有必要去看看這個韓如雪到底何許人,如真像人們傳說的那樣和三4班的小鈺瑩韓如月一等姿色,她就敢保證宋明不定是清白的。英雄難也美人關,蒼蠅不盯無縫的蛋。說不定是宋明追的人家也未必一定不會發生。   她沒問宋明,一是她想等宋明主動交待坦白從寬。二是既便宋明給她說給她發誓說他和如雪什麼都沒有,她就真的相信嗎?   為什麼幾十個抽調人員,別人都沒有發生這樣的事就他宋明一個人發生了呢?還去了宋明家,還和宋明一起下地刨紅薯,這讓別人怎麼看?他宋明還有沒有把她方晴放在心上?   尤其是想著如雪和宋明一起推拉紅薯回家的情景,方晴覺得如雪宋明就是小夫妻了一般。她心中就像乾喝了二斤宋家老壇米醋,酸楚了個透心涼。   不行,她得去會會這個情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是人盡知我而我不知人,必敗無疑。   方晴心念一起就急不可待。趁了個沒課的空兒騎車去了郵電所。   那天,宋明的父母讓宋明再給韓如雪送紅薯。   因為那場風波,宋明和如雪一直沒有再見過麵,好在他和如雪本身也沒什麼值得人們茶餘飯後開發閑聊資源的,人們對這件事關注的重點有兩個,一是再次印證了宋家不是出愣頭青就是出硌尥頭的傳言,另一種再次叫響了宋莊宋家在漁林鎮的江湖地位。王x長是官方的老大,而宋莊宋家則是民間盟主,且吾宋家與城北王x公孰美自不待言。至於引發這一事件的導火索,宋明的作風問題,早已無人問津,他和如雪那點寡淡無味的事也很快就人們拋到九霄雲外。   估計隻有宋明的母親還記惦著那天曾允諾要給韓如雪送袋紅薯,這麼好吃的紅薯沒人贊賞分享也實在太寂寞了。而且在農村,對於到家幫忙的人,不送點農產品給人也不禮貌,會被人看作節衣吝嗇鬼可就不好為人了。   當然,也不排除宋明母親的小心思。自那風波以後,宋明母親曾多次有意無意地向宋明打聽如雪。在她看來,如雪要比方晴更適合她宋家門。如雪頭一次到宋明家就下地乾活,沒有一點做作嬌氣。這在宋明母親看來是難能可貴的。現在有的年輕新媳婦嫁到婆家地邊不沾火邊不站,等著婆婆侍候。就像宋紅革的媳婦文芳,確實是個出名的大美女,胸大臀大臉盤大,確也長得十分美艷。是宋紅革花了大財禮才,過五關斬六將沖出十八羅漢陣才抱得美人歸的。但自從文芳嫁到紅革家,就從沒下地乾過一天活,也不做家務。實在閑得無聊了就去找人打麻將晚上在村小廣場跳交誼舞,搞得宋紅革在外開個大車也心神不寧。   方晴也來過宋明家,倒也勤快,又洗衣服又炒萊,看著他家哪裡都是臟亂差,常常這裡下不得腳那裡下不得座,總是讓宋明父母局促不安,不敢動彈。   方晴炒菜時不是用小油罐中的油布頭蘸油滴油,而是直接提著油壺往鍋裡倒,不是炒一鍋菜,而是一定要分開炒幾個盤,說炒成一鍋沖克了各個菜的味道,體現不出各種菜的獨特價值,菜們會很不樂意甚至會喊冤叫屈的。   看這小胖妮說的啥話?菜還不樂意,還會喊冤叫屈?我看不樂意和叫屈的不是那菜,是你小胖妮。你自己嘴刁嘴饞不說還把帽子扣在菜上來,真是個鬼怪精靈的城邊郊區小姑娘。   宋明母看著方晴炒幾個雞蛋就要往炒鍋裡倒小半碗油,那可真心疼得手直哆嗦,要是宋明的妹妹這麼倒油,她肯定不顧老胳膊老腿花豹子一樣一躍而起撲過去把油壺奪過來,抄起條帚敲她這個敗家的醜妮子。   一頓飯就要炒四個菜,唉,看看油壺液麵眼見地撲通撲蹬的降下來,她心疼得吃炒雞蛋都不香了。   她也看出來了,方晴喜歡做些家務,但她既不會紡線織布做針線,也絕不是個能下地乾活的人。進了農家門不乾農家活兒那還是農家人嗎?   方晴會不會也學文芳一樣閑了打麻將貼著身子臉對臉地與人跳舞?   那天鬧的那場風波,她這個好爭臉皮的人卻覺得一點也不丟臉。宋明又不是搞破鞋,有那麼個女孩喜歡宋明,那是宋明的本事,是他宋家的榮耀,她巴不得人們鬧得更兇些說長道短更火爆些,最好他們說的事都成真的才好,她老婆子還省了給兒子找媳婦的心了。   隻是如雪是個女孩,和宋明這大小子不一樣,這麼一鬧,宋明倒小公雞兒上樹梢盡顯擺能耐了,卻讓如雪姑娘受委屈了,這以後姑娘要尋摸親事被人一打聽可不是件好事。   眼看著風頭也過了,也該讓宋明給如雪還還人情了。   宋明用自行車駝了一袋天津紅紅薯去郵政所給如雪送,他走進大廳,看到如雪正忙著給人收信,沒在發現他。   他看到旁邊紙簍裡有寫廢的信封,忽發奇想,從中撿起幾張廢紙疊好塞進信封用膠水封了口。又用筆在半頁空白紙上仿照信封封麵填寫了各項內容,然後又用筆把收信人姓名韓如雪描了描,趁如雪剛坐在櫃臺裡整理桌麵,宋明走到窗口,小聲喊,喂,郵封信。把信遞到窗口裡。   如雪抬頭一眼看到宋明,驚喜得一下跳了起來,叫了一聲,啊,宋老臭,你嚇死我了。又用雙手捂著胸口緊閉著眼睛急促地喘息。她這一聲驚叫惹得櫃臺內外的人都向她倆看來。   宋明笑了笑示意那封信問,韓同學,看看用不用再貼一張郵票?   如雪用手忽扇脖頸兩腮潮紅,說,你真嚇死我了,嚇得我出了一身汗。   說著拿過信封一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封麵上貼了半張信紙,寫著她的名字。   她抄起信封隔看窗口護欄摔向宋明,嗔怒道,宋老臭,你也欺負我!我不活了!嗚嗚嗚。用右前臂揉著眼裝哭起來。   哈哈哈,宋明笑道,別抹鼻子了。你看我給你帶了啥?   如雪隔門看到院子裡宋明自行車上帶著一個裝得鼓鼓囊囊的袋子,問,啥?   紅薯。天津紅。又脆又甜的紅蘿卜紅蘋果。   哦。這紅薯可真好吃。如雪說著走出櫃臺來到院裡,說,就是送的太多了。我恐怕搬不動呢。   宋明說,不用你搬,我今天下鄉正好從你們韓莊過,所以順路給你帶來了。   那我可不客氣了,我可是個吃嘴精呢,總覺得別人家的東西都比我家的好吃。嗬嗬。如雪說,你等我一會兒,我請個假,你給我送到家吧。   如雪請了假,騎了自行車和宋晴一起走出郵政所,上了大路,說說笑笑向如雪家走去。   方晴從東來到郵政所大門口,站在門口東側不遠處兩棵粗大的梧桐樹間,正在猶豫進不進去,卻聽到宋明的笑聲,她好奇地向院裡窺了一眼,看見宋明正和如雪站在宋明的自行車旁說笑。宋明的自行車後座上綁看一袋鼓鼓囊囊的東西,然後和如雪一起騎著自行車出門向西去了。   方晴妒火中燒,氣得渾身發抖牙齒打戰頭脹欲裂肝腸寸斷。她覺得她要崩潰了。   宋老臭,你這該死的負心漢!該死!嗚嗚嗚,她背靠著梧桐樹兩腿發軟,身子順著樹乾跌坐下來,傷心地的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