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帶領家長和學生來到職高學校,這是由原來一所普通高中改建的職業高中,新修的校門,寬闊高大,樓房雖舊,但有一部分進行了翻新,外墻粘貼了水刷石,更換了新的鋼窗,倒也看得穿了新衣塗粉抹脂的中年村姑。 為迎接參觀,學校做了充分的準備。各個專業和場地都有人服務,介紹解說,校園裡還設置了射箭,投壺,跳竹桿等遊戲,參與遊戲優勝者可獲得一個小獎品。 在大禮堂還有文藝匯演,唱歌跳舞戲劇相聲快板,全是學生自己出演。節目主持人也有猜謎,成語接龍,對詩句等互動。 因為有了遊戲和文藝匯演,本來一個小時就能轉完的學校生生延長了不少,不少學生饒有興趣的一會兒跑這裡射把箭,一會跑到文藝匯演上聽唱歌。 學校中午備了午餐,供來參觀的家長和學生免費食用。 宋明帶著學生和家長去孫餐廳,這裡的餐廳共有兩層樓,她們的就餐地點在二層,今天特地給他們準備了燴菜。 據食堂的師傅講,燴菜中的茄子西葫蘆絲瓜青菜土豆豆角都是他們從學校自家的菜園裡采摘的,酥肉也是他們學校自己養的豬,不是吃飼料長的,而是吃剩飯剩菜長的,那肉質很飼料喂養的豬可不一樣。 宋明接過一碗燴菜,果然味道純正,是老家為大事時大鍋燴菜的味道,這讓他胃口大開。學生們也吃豁了鼻子,一個個吃得肚兒滾圓。 都說,宋莊學校的飯食同這裡相比,那就是喂豬豬都不吃的下水料。 宋明吃著想起了方晴,方晴也喜歡吃燴菜。她也會做燴菜。這一段,她雖然忙得顧不上做飯,但她極有做飯的天賦。 同樣學做一道菜,宋明做幾次都做不出味道,照著菜譜做都做不成,方晴原想著等著宋明給她一個口水直流地驚喜,但結果每每常是倒了胃口。 宋明一度懷疑菜譜有問題。明明他擔心菜不香還多放了油,多放了蔥花薑恭茴香菱角花椒,可就是做不出味來。 而方晴隻要做上一兩次就色香味可圈可點。所以,宋明不得不相信,做飯這件事,要做得能吃,下點功夫也許也可以。但要做得美味,必須得有天賦。 就像寫詩,一般人隻要肯下功夫,也能寫得風雅信達,但要人讀了感到渾然天成妙趣橫生動人心弦耐人尋味卻非得妙手偶得和天賦異稟不可。 宋明問廚師,咱學校的菜園在哪裡,怎麼轉了一上午也沒見? 廚師說,都在北墻外,是學校的實踐基地,不但有菜園,還有二十畝果園,種著各種果樹,還有十畝牧場,幾畝漁場,幾畝養殖場。是供學習農牧業的學生學習實踐用的。 宋明本想去看看,但大家吃了飯都趕著回家,他想反正有機會看,也不差還一回。 下午,宋校長通知她們六位九年級班主任,說職高要宴請她們。宋明原不想去,他家正趕著往麥壟裡點玉米。 方晴原說想和他一塊下地點玉米,但上麵太陽烤下麵熱氣蒸得她頭暈,隻得又回來學校了。 宋明跟她說起職高的燴菜真好吃,方晴也想隨她們一起去看看。 宋投長說,去唄,請親戚的隻嫌人不多,越多越有場麵。 這次職高的老師直接把她們拉到了實踐基地,這時已是黃昏,她們走進果林中,到外蟬噪鳥鳴,在暑氣中多了一絲清涼。一位領導帶著她們參觀桃林,向她倆介紹說,這裡種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種桃樹,早熟的五月仙,已經罷市,現在中熟的桃子正是鮮脆,晚熟的秋桃正青澀。還有一種野生毛桃,用來嫁接和雜交的。 她們各摘了一兩個桃子吃了。方晴吃了一口說,嘿,真是脆甜,她在城區從沒有吃過這種味道加桃子。 那領導說,城區怎麼能吃到這種桃子呢?城區賣的桃子都是藥物催熟又噴防腐劑的,不是自然熟,當然不好吃。 為什麼要噴防腐劑呢?方晴問。 因為自然熟的桃子從樹上摘下來,隻泥一兩天就軟腐了,還怎麼賣? 她們又參觀了養殖苑。豬羊兔鹿,雞鴨鵝鴿鵪鶉孔雀,都有不少。 那隻拖著大笤帚一般花花綠綠大尾巴的孔雀嘔呀嘔呀叫著,方晴給宋明說,這世間真沒有完美之物,你看著這孔雀,這麼美侖美奐,但叫聲卻這麼難聽。 宋明說,萬事不求盡如意,萬物不求盡完美,這正是天地造物的完美之處。 完美即毀滅。方晴說,因為完美的東西違背了自然之道,她就要為自己的完美付出毀滅的代價。 宋明說,什麼事讓你這麼一說,醍醐灌頂。 方晴說,對於一些極限概念,我們不能去尋找它的盡頭,那是自尋煩惱。我們要守住她的背麵。 宋明說,你這又讀了什麼書,一番高深莫測的樣子。 方晴說,你天天忙著回家又是收又是種的,也顧不上陪我,我隻有讀書了唄。 那你剛才說以背麵是什麼意思? 背麵嘛,就像這所學校,校園是她的正麵,而這片果林菜園養殖場就是她的背麵。許多事物的趣味,不在正麵而在背麵。方晴說。 你說什麼是自由?方晴問。 想乾啥就乾啥就叫自由吧?宋明隨口答道。 嗬嗬,那這個自由就找不到邊界,你就會陷入無窮無盡深淵,你會永還達不到最大的自由。 那你說什麼是自由?宋明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想不乾啥就不乾啥。這就裡自由。方晴說,隻有這樣,你才能體會到真實具體有邊界的自由。 哦。宋明若有所悟,說,有點懂了。完美和自由一樣,都沒有邊界。若無邊界則不能被定義,當然也無法擁有。 所以呢?方晴抿著嘴含情脈脈地看著他。 這是方晴與宋明一種特有的交流方式,在別人看來有些賣弄風雅故作高深,但在二人看來卻也別有風味。 因為這種談話,僅限於方晴和宋明兩人之間,別人是插不上嘴的,所以就有了獨一無二的專屬性質。 宋明知道方晴想讓他給說一說什麼是完美。但宋明一時順不上方晴的思路,想不出來。 哈哈,方晴笑了笑說, 自足自在即完美。 哦。妙啊。宋明擊掌道。 方晴說,就像那孔雀,有個漂亮的尾巴就自足了,為什麼要再像百靈一樣會唱歌呢? 我在想,是??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就錯了呢?是不是我們太追求完美了呢?方晴說,我們有沒有責備孔雀不會唱歌呢?我們有沒有逼著孔雀學唱歌呢?如果我們非要孔雀會唱歌,隻用唱歌是否動聽來評價它,那它會不會也感覺自己很失敗呢? 所以,咱倆這些考不上重點高中的孩子,是不是唱歌難聽的孔雀呢? 方晴感嘆道:嘔啞難聽的孔雀喲,你隻需打開雀屏,一樣驚艷了時光。 方晴在宋明眼中,就如那鮮脆的桃子,雖然不成熟,有些生硬青澀,但她有著自己的味道。 她自足自在,完美無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