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班的一位男生和八2班的一位女生在樓梯間卿卿我我,被江主任抓了現行。江主任叫宋明和張海要求她們將這兩位學生勸退。 每次學校就所謂嚴重早戀問題的學生要求勸退時,宋明都非常糾結。在宋明看來。這就是學校在逃避風險,推脫責任。 所以,這一次江主任找宋明談話時,宋明的態度很明確,不得因此勸退學生,他不會勸退這個學生。 江主任說,這是看到的,沒看到的呢?現在已經這個樣了,以後還不知會怎樣呢。就算今天在學校看管得了,出了校呢?出了事誰負責?出了事家長來鬧怎麼辦?如果不嚴肅處理,其他學生會怎麼想,怎麼做?一旦出一個事對學校造成的影響,幾年都消除不了…… 張海燕對宋明說說,你不勸退你別勸退,不反正我們班不能再讓她們進去了。如果這次讓她們回班了,以後再有了事就是我的事了。一旦出了什麼事,家長鬧騰起來,我們都得吃不了兜著走。我可擔不起這責任。 她們說的都很現實,也很有些道理,宋明能說什麼呢?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學生的早戀?這些也就場麵上寫寫說說,真正麵對事件現場時,沒有人聽你嘮叨這些的,教師更多的是考慮現實的責任風險,學校更多的考慮學校的聲譽。 近些年來對學校管理的要求幾近苛刻的社會環境,更是讓不少教師風聲鶴唳,對可能的責任風險唯恐避之不及,時時有自身難保之虞,哪裡還能寬和理性的為學生利益著想?更別說什麼為了學生的終生幸福了。 那年有兩位學生江主任抓了個現行,性質嚴重,事實清楚,江主任要求兩位班主任宋明和張海燕當夜要通知雙方家長領回去。 宋明堅決不同意,他主張先與兩位學生談談心,壓壓驚,天明後再作打算,但遭到江主任和值班教師的反對說,如果現在不讓家長領回去,那這後半夜誰來看管,跑了怎麼辦?學生跑丟了家長明天來要人怎麼辦? 宋明主張先與這兩位學生談一談,也建議張海燕老師先找學生談談心。張海燕老師說,我去談什麼,談談她倆不該在學校談對象,談談她倆不該在樓梯間卿卿我我。談談生了孩子怎麼養?有用嗎? 宋明不甘心,他決定親自和這兩位學生談一談。 宋明讓這兩位學生坐在旁邊的沙發上,他看到那位女生的腿在緊張的發抖,就想起了方晴教她的一招,於是就微笑著對她說:“能不能幫我一個忙,把辦公桌抹抹?”又讓那位男生去端了一盆水,配合著女生一塊抹桌子,她們就這樣聊了起來。 宋明向她們亮明了他的觀點: 一、中學生想談對象很正常,談了對象也算不上犯了多麼罪大惡極的錯誤。 二、情不自禁在所難免,但必須學會克製和保護自己。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中學生在學校早戀的成本太高,說嚴重點,可能會因此影響後半生的命運。 三、不希望她們因此失學。有些事遲早要發生,現在發生了不過是早了些,但學習這件事卻耽誤不得。 那位男生說:“宋老師,你們剛才的爭論我們都聽到了,太難為您了。天一明我走就是了。請你們千萬別把這件事告訴她的家長,她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 “隻要能控製住自己,一個也不用走。”宋明說。 “我恐怕時間一長又控製不住讓您難堪。我還是離開吧。”那男生說。 “讓我難堪的事多的去了,不差你這件。把這件事放在人一輩子的時間中,這隻是件小事,無論如何不能因為這件小事不上學,太不劃算。” 最終宋明與他們兩個人達成協議,她們保持正常同學關係,控製自己的親密舉動。每周宋明值班時一塊聊天,聊天時由男生為她們提供一包瓜子,宋明提供開水。 經與她們兩人商定,宋明約見了家長,和家長共同監護她們的行動。不久,八年級和九年級召開了有關青春期教育的主題班會和家長會。會後宋明和張海燕又分別約見了她們的家長,結合實際,重點談了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引導孩子度過青春期的問題。 這場風波就這樣過去了,那位女生逐漸走出了那件事的陰影,調整了和那位男生的關係,每天和她的姐妹們快樂的談笑風生,後來順利畢業。 這件事在學生中並沒有產生江主任預想的那種惡劣影響,也沒有出現有更多的學生效仿。 宋明認為,現在中學生的思想觀念與宋明們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她們中很少有人會因此類事件譴責唾棄當事人。相反,不難發現,個別有此類行為的學生在學生中的人氣指數並不低,甚至會有些同學為她們提供便利成人之美。 有的教師因此概嘆世風日下,其實把眼光稍往後看幾十年,就應該清楚這是一種進步,是對個人權利的一種尊重。隻是當他們看不慣的時候,忘了照照鏡子,看看也許不是學生錯了,而是我們錯了。 宋明之所以每次都反對,不管程度多嚴重都反對勸退學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被勸退的學生很少有成功轉學的,他們被勸退之後大多流落社會。 在鄉村中,一些家長本來對她們的學業就沒有多大期望,又出了這檔子事,有幾位開明家長會再下功夫為她們轉學?她們絕大多數被迫從此失學,並且很快就會有很多人知道她們失學的原因,給她們以後的成長和成家造成不小的困擾。 從一定程度上看,社會輿論對她們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事件本身對她們造成的傷害。而捅破輿論氣球的那根細小的針刺,正是學校的勸退行為。 宋明堅持認為,隻要學校處理得當,不要動不動勸退學生,而是想法提高我們的教育管理水平,多些關心引導,讓她們留在學校繼續上學,隻要不讓事態進一步發展,一般造不成什麼社會影響。 即便又沒有控製好發生了點事,造成些影響,也要放開些眼量。一方麵,出了學校是有責任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能全怪學生,我們應該承擔起我們應盡的責任。 另一方麵,這些影響對學校來說總是暫時的,而對學生來說卻可能是終生的。信息社會的一個特點是一有點事地球人很快就都知道了,另一個特點是,這點事很快就被淡忘了。因為每天都有海量新鮮的信息蜂湧而至,昨天的信息很快被掩埋到今天的地層之下。隻要我們做得對,大可不必在乎這些短命的口水。 後來,九三班又發生一起學生“親密照”事件,按照學校規定仍然是勸退,但宋明仍然堅決反對勸退學生,甚至為此不得不和一些教師撕破了臉皮:你們憑什麼勸退學生,剝奪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是他們傷害了別人違法了,還是妨礙了別人不道德不文明了?或者激起眾怒民憤了?如果你們勸退了學生,家長告到法院,你們誰去應訴? 一位教師說,我可沒有說一句話讓人家回家,是人家自己非要走的。 宋明不禁一笑說,你有本事一句話不說讓她們走了,就一定有本事一句話不說讓她們回來。 周一宋明到八2班上看了看,那位女生安安靜靜的重新坐在了教室裡。宋明不禁從內心感激班主任張海燕老師,感謝她們雖不理解宋明,但仍然大度的支持了宋明,感謝他們為了學生放棄了個人利益選擇了勇於擔當。 也有的教師勸宋明,你何必因為這些小事一個人和這麼多人對著乾? 宋明說,謝謝你的關心。我不為別人,我是為我自己,為我以後遇到這些學生時臉上很自在,想起這些事情時心中很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