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自證清白(1 / 1)

為了澄清事實,宋明也對張永亮主任的綽號進行了調查。根據他的調查結果,最初是有人看到張永亮每天拿著的大哥大像塊板磚,所以就叫張永亮叫張板磚。   張板磚叫的多了轉了音叫成了張板板。板板,仙人板板,這隻是南方的俗語,他們宋莊學校的學生和老師沒有幾個人知道板板是什麼意思。   如果不是這個事件,宋明都不知道先人板板這個詞是哪國外語。   但是張永亮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學生雖然不知道板板是什麼意思,但不代表有的老師不知道。特別是在外麵上過學的老師,他們在外麵會接觸到不同地區的人。所以他認為,說不定就有老師借學生之口辱罵他。   而這個老師,極有可能就是宋明,或者方晴。現在正好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董梨花,而董梨花正是宋明介紹過來的親戚。按照張永亮的邏輯,這是宋明在背後耍的小伎倆,他通過董梨花之口,挾私報復他。這完全符合他原先的猜想,符合他的邏輯,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解釋。   尤其是宋明和方晴在這次反綽號講文明活動中的極不配合,甚至唱反調,更加佐證了他的猜想。   宋明對張永亮發起的這次反綽號講文明的活動置之不理,不允許他班的同學相互揭發。   方晴更是反其道而行之,她認為綽號是中國的一項文化傳統,她竟然還讓學生辦了一份綽號文化的手抄報。讓學生收集歷代著名人物的綽號和他們的故事,明目張膽的和張永亮作對。   現在,宋方兩人的這種行為可以得到解釋了。在張永亮看來,他兩個之所以極不配合,就是因為做賊心虛,擔心學生把他們的尾巴揭露出來。   所以從種種跡象看,他的綽號張板板,不能說百分之百,隻能說百分之一百二是宋明和方晴背後鼓搗出來的。他們說給了董梨花,董梨花把他的綽號散布了出去。當他要追查的時候,他們兩個又極力反對。他們越反對,越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兩個不知深淺的家夥,和他這個老江湖鬥還嫩了點兒。現在,張永亮有充足的證人證言,有完整的證據鏈條,有嚴密的邏輯推理,基本可以證實,他的綽號就是董梨花散布出去的,但懂梨花肯定沒有這樣的水平,能想出板板兩個字來,她的背後一定是宋明和方晴。哼,嗬嗬,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他這個獵人的眼睛。   盡管江主任和張冠騰校長都不同意就此事指名道姓的進行通報批評,但張永亮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最終還是出了一期通報,對學生們舉報出來給別人取綽號的十幾位同學,進行了通報批評。這些學生都是被多人舉報又不能自證清白的學生。雖然通報中沒有指名道姓,但大家心知肚明。   根據張永亮主任提供的證據和他的完美的邏輯推理,最後連杜先枝老師都對是宋明給張永亮起的綽號這個說法將信將疑了。   張永亮公開叫陣,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敢做敢當,有種咱就真刀真槍明槍明劍的乾。做這種陰險下作毀人名譽的事兒。丟了讀書人的臉。可恥。   其實,宋明和方晴隻是認為,初中生的思想很不成熟,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正在形成期,不應該隨意鼓勵學生相互揭發。   給人起個綽號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事,也稱不上是罪大惡極。在這樣的小事兒上,鼓勵學生相互揭發,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引導會出現偏差。   事實也證明,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們相互捕風捉影的揭發告密,有的趁機打擊報復,有的為了自保,反告誣告,種種亂象,不一而足。而卻讓張永亮的正中下懷,他再次強調,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隻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世上就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   在這次通報的學生當中,除了董梨花還有十幾位學生,他們所依據的所謂證人證言,其實都經不住推敲。她們大都是被多人指證,而自己又無法自證清白。   根據張永亮的邏輯,無法自證清白的,那就是不清白。   方晴拿起一篇文章讀給宋明: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讀完後,方晴問宋明,如果當時孔子不相信顏回的話,顏回怎麼證明自己吃的是沾了炭灰的米飯?他怎麼自證清白?   宋明說,那隻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剖開肚子,讓大家看看。看看吃的那米飯上有沒有炭灰。   在方晴看來,張永亮副主任用鼓勵學生相互揭發告密的行為來整治起綽號行為,是在用大惡懲治小惡。鼓勵學生相互揭發告密帶來的危害遠遠大於起綽號的危害。   就像董梨花,她現在對那幾個指證她的人,內心充滿了仇恨。她覺得正是這幾個人,輕而易舉地毀掉了她的名譽,毀掉了她剛剛燃起的對未來光明的期望。   這份通報對董梨花最大的影響就是,她不敢再相信任何人,她對周圍的同學,她的老師,都不再那麼信任。   她的父母曾被本村的鄰居為了500塊錢的獎金揭發告密,逼得他們無家可歸,四處流浪。她媽曾咬牙切齒地叮囑她們,要她們世世代代記住,那家鄰居是她們董家和宋家的仇人,就是那家人全死了也要把唾沫啐到那家的墳頭碑麵上。   現在她又被人捕風捉影的揭發告密,這使她小小年紀就切身感受到了世事的險惡人性的陰暗。   老師們天天在課堂上講的同學之間什麼純真的友誼,什麼相互關愛相互信任互幫互助,都是假的,都禁不住別人給一根棒棒糖就能把它戳破,被戳得體無完膚醜陋不堪。   她不知道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是這樣,為什麼會有鄰居舉報鄰居,夥伴兒出賣夥伴兒?為什麼會有同學告密同學,學生揭發老師,甚在子女揭發生她養她的父母?為什麼?   這些人到底是自己親密無間的夥伴朋友?還是暗藏在身邊的臥底敵人?當麵對你笑臉相迎轉身就把人揭發告密時,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這個世上這些老師這些同學這些人到底都還有誰可以信任?   更讓她疑惑的是,昨天學校還在教育他們要相互信任相互關愛相互感恩,今天就要他們相互揭發相互告密相互忌恨,她想不清,她們到底應該怎麼做?難道讓她去擁抱去感恩這些告密的人嗎?讓她去以德報怨這些肆意傷害她的人嗎?   現在,董梨花除了埋頭學習,她一般很少與人隨意聊天了。她覺得她每說出的一句話,都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她多多少少有些懂得什麼叫學會說話了。學會說話就是學會說別人喜歡聽的話,學會說讓人抓不著把柄的話,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學會話到嘴邊留半句,學會少說話不說話,學會裝聾作啞……   經歷了這次通報,她覺得她成熟了她長大了。當張永亮主任在升旗例會上以勝利者的姿態大聲宣告這次反綽號講文明活動大獲全勝戰果輝煌時,當張主任熱情點名表彰在這次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贊揚她們是充滿了正義感責任感的人,是敢於向陰暗事物宣戰的勇士,是敢於向黑惡勢力抗爭的鬥士,是敢於向醜陋庸俗的綽號說不的可敬可愛的文明的使者光明的天使……   梨花也和所有同學一起熱烈鼓掌使勁鼓掌把手掌拍紅,和所有同學一起高聲歡呼使勁歡呼把嗓子喊啞,她必須讓所有人看到,她和所有人一樣,對這次活動取得的巨大勝利由衷地贊美,由衷地擁護,由衷地鼓掌,由衷地歡呼。   由衷地感謝他們十八輩先人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