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幫人到底(1 / 1)

梨花的母親宋紅香找到宋明,想讓宋明幫梨花要回那筆錢款。宋明覺得很為難,因為他知道這錢到了張永亮手中,而他與張永亮關係緊張。   宋明讓宋紅香先找文芳說一說,宋紅香也認識文芳,雖然血緣關係遠了些但畢竟都是宋莊人。   宋紅香找到文芳,對文芳說,妹子,算姐求你了,這筆錢對你們來說不是多大事,但是對我們來說,這不是一筆小錢。化妝品梨花也沒用,還退給你,你們把錢退給我們吧。   文芳說,姐呀,不是我不退,而是沒法退。況且,這也是一個發財致富的機會。文芳又把那一套給宋紅香講了講。   宋紅香不信,她說,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我們現在家裡這麼窮,我們能夠找到的親戚朋友就沒有幾個,有的比我們還窮,根本發展不了那麼多下線,也根本賺不了錢。如果你們能發展起來,你們就找個人,我們轉讓給他,把錢退給我們吧。如果退不全退一大部分也行。   文芳說,那好吧。看看有沒有人加入。如果有人加入的話,我就把梨花這一份兒轉讓給他。   等了兩個星期,文芳也沒能把梨花這份轉讓出去。梨花的親戚朋友們知道了梨花的情況,紛紛來找宋紅香要錢。宋紅香哪裡有這麼多錢,隻得找文芳催要。   文芳無奈,就找江主任和張永亮,看能不能把這份退了。   張永亮說賣出去的貨,哪有退的道理?這是當初已經說好的,合同裡麵也是這麼規定的。無論是誰,買了不能退。   我們必須讓她們置之絕地而後生,別人能做到,她們也應該能做到。她們做不到,這是她們不夠努力,這是他們自己的事。   宋明打聽到,正好有個人,要加入到杜先枝的手下。宋明便找到杜先枝,想把梨花的那一份轉讓過去。杜先枝找到張永亮商量。   張永亮一聽是宋明說的情,就說,原本是不允許的。但如果宋明說的,我看可以這樣。你這段時間不是沒有精力管理班級嗎?不如我們給宋明做個交易,讓宋明幫你打理班級,咱們就允許他轉讓。   杜先枝說,這不好吧?都是同事,哪能這樣呢?   張永亮說,正因為都是同事,我才同意他轉讓。如果不是看在同事的麵子上,我們根本不允許轉讓。這轉讓一次,我們就少收入多少錢?這你是知道的。   讓他替你代管一個班,那一個月班主任費才多少錢?這裡翻外翻,我們賠大了。   咱們不能跟宋明說,你找宋紅香,讓宋紅香去找宋明說。讓他宋明替你管一個班,他宋紅香就能要回這麼多錢,他們賺大發了。你說他乾不乾?恐怕他得求著咱乾。   仙姿呀,做生意不是做慈善。你得這樣想,如果咱不是念同事情,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好事。   咱就這一個條件,他答應了,就給他轉讓,不答應,那就是他們不知好歹。   杜先枝將張永亮的意思說給了宋紅香,宋紅香說,這生意人就是生意人,可真是算計的地道。可這關人家宋明什麼事?再把宋明也攪進去,我們怎麼說的過去呢?   杜先枝說,梨花也是通過宋明來到宋莊中學的,就讓他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   文芳也把這件事說給了宋紅香,他讓宋紅香迅速決斷,機不可失,過了這村可就沒了這店了。   宋紅香不得已,隻好提了一袋小米,找到宋明家,請求宋明幫忙。   宋明說,既然是做生意談條件,他就繼續談。這件事,她文芳也有責任。如果不是文芳把梨花拉入了直銷,梨花也不會加入,也不會被勸退。   他對宋紅香說,你再去找文芳,她們提條件,咱們也提出一個條件,讓梨花重新回到宋莊中學上學。   就這樣,梨花又重新回到了九1班繼續學習。但是,現在離中考隻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盡管梨花拚命學習,但她的成績還是提升有限。   張永亮把錢退給了宋紅香,宋明代管了七二班班級事務,但班主任仍然是杜先枝。   現在宋莊中學的男教師跟著張永亮買彩票打麻將,女教師跟著張永亮賣化妝品賣保健品,張永亮與宋莊中學的這些教師通過麻將彩票化妝品保健品的聯接,也自成體係。   張永亮又跟劉主任打的火熱,比宋青山校長和劉主任的關係還要密切些。   在領導層,他與江主任,連主任,張冠堂校也關係密切,他們幾個人纏成一條繩,基本上能左右學校對一些事的意見。上次提議抽調宋明參加普查工作,就是她們幾個的提議。   張永亮在漁林鎮教師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宋莊中學和周圍一些小學的教師中,大家私下稱張永亮為二校長。   那個周末,張永亮偷偷請了f水先生,來他的辦公室看風S。   走進張永亮的辦公室,先生看到他的西北角放著一個煤球火爐,驚愕大叫一聲,不好。   唬得張永亮渾身一震,問道,這就是個煤球火爐,有什麼妨礙嗎?   這其實是他們慣用的套路,行內術語叫驚堂喝。一下把人喝住唬住,以後就方便牽著主人的鼻子走了。   先生道,西北純金,爐也為金,金多為妻為財。   先生掐著手指頭算了算說,今年夏秋兩季,你的財運和桃花運雙運皆旺,但立秋之後,便進入耗財之運。夏秋所賺銀兩,必耗散過半。   啊?張永亮驚道。   又忙問,為什麼?怎麼破?   先生說,火爐體為金質,用則為火,火將克金,金為火耗。   張永亮聽的是似懂非懂一頭霧水。   又問,先生隻說,怎麼破法?   先生兩眼微閉,掐指沉吟,口中念念有詞。   張永亮趕緊抽出幾張鈔票,揣進先生衣兜說,還望先生成全。   先生又說,此處風水。主你父親有肺火之癥,家中婦人脊背有癬疥之疾。   張永亮一聽,暗自吃驚,說道,先生真是神算。我父親常年哮喘,每到冬天不敢出門。我家媳婦的背部確實有銅錢大小的一片癬疥,久治不愈。   先生說,本當如此,皆為風水氣運所致,累及家人。   張永亮又問,先生可有破法?   先生又做苦思冥想狀。張永亮趕急忙又抽出兩張鈔票,揣入先生衣兜。   先生看著張亮說,你是求發財?求桃花?還是求平安?   張永亮問,不可全運嗎?   先生說,不可。三者隻能取其一。求財,則不可求桃花,亦不可得平安。若求桃花,則財必耗散。   張亮長嘆一聲說,哎,若早遇先生指點,我必不敢貪圖桃花,委屈求安,也不至於落魄如此啊。   那要求平安呢?張永亮問。   先生說,若求平安,則不可求財。命中三鬥止三鬥,不向三鬥之外求。   張亮問,那依先生之見,我就隻能安安穩穩當個窮教師了?難道我就不能安安穩穩發財致富嗎?   先生說,這也是事在人為。恕我直言,你現在德薄心貧,留不住大財呀。   什麼是德薄心貧?   德薄就是積德積的少,對人不夠寬厚誠善。   那心貧呢?是不是就是沒錢呀?窮唄。   心貧不一定是窮。有的人很窮但對人也很大方。有的人很有錢但對人也很吝嗇。因為他兜裡雖然有錢,但他心裡窮。   那就是吝嗇嗎?   也不完全是。心貧的人,不止吝嗇,而且貪心。   王鳳孝先生說過,德薄就像一隻很淺的碗,你無論倒進去多少水,能存留在碗中的水還是那麼一碗底。你倒的快它流得快,你倒的多它渝的多,到最後還是那一碗底水。   心貧呢,是說那心田就像鹽堿地,你就是撒進去金豆子,它也長不出多少苗兒來,心田不純不厚,哪來五穀豐登糧穀滿倉呢?   隻有多積德,才能使這隻碗變深變大,倒進去的水才能留得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張永亮聽了先生的話,陰沉著臉默不作聲。   又問,那我有官運嗎?   先生走進他的臥室看了看說,和財運一樣,都不得長久。   這又為什麼?   你看你這床位,就是一張橫床,橫氣叢生,不順不合,怎麼能得長久呢?   那這倒好辦,我把床調轉方向不就行了?張永亮說。   先生說,境可生心,心可造境。心境相生,方得真境。   先生可直言。   先生說,所謂境可生心,例如常居向陽室院,則人之性情多開朗樂觀。如果常居陰暗室院,則人之性強多沉鬱悲抑。   所謂心可造境,則如身居鬥室而心胸開闊,則鬥室亦無逼仄之憂。身處逆境而豁達剛毅,則逆境亦必為逆風而翔。   這位先生也是王鳳孝的弟子,王鳳孝開創的這派被稱為王派風水,其核心宗旨是借風水之意,勸人德善修為,修心為上,以心化境。   王鳳孝平日和他們交流時常引文言古語,自有高雅風流。但他的這些弟子們沒有他那麼深厚的文學修養,隻是學著他的樣子,在說話時,大多故意咬文嚼字之乎者也,賣弄風雅故作玄虛。   張永亮按照先生的建議,換了一個黑色的火爐,並且調整了火爐的位置。調整了床的方向,櫃子的方位。經常拉開窗簾以透光通風,而不像以前經常拉著窗簾。   購買了鬆竹盆景,擺在了外間北窗戶下方,等等,基本把屋內物件都重新擺設了一通。   至於別的勸戒他是否去做,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