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通過方晴,與城區的四中取得了聯係,學校同意將器材借用給宋莊中學,還將部分過時陳舊的器材捐給了宋莊中學。 袁保全老師如獲至寶,興奮不已。有了器材,講課時方便多了。唯一讓他頭痛的是,在教室演示時,學生們看到這些稀奇玩意兒,就跟看西洋景似的,一擁而上,圍在講臺前,秩序混亂。 演示倒不難,難的是維持秩序。 精心準備的演示教學,在課堂上被亂哄哄的學生沖擊得支離破碎,隻得草草收場,和預想的效果相差很遠。 沒有器材講不清,有了器材亂哄哄。袁保全一下課就抱著一堆器材往辦公室的墻邊一放,鬱悶而又有些頹喪地對宋明說。 大家看著他那樣子哈哈大笑起來。 袁新林說,我剛當教師第一次做演示時,還不如你呢。一群學生擠過來,當場把唯一的一隻酒精燈報廢了。 多做幾次,學生的新鮮勁過去就好了。 你不必糾結課講得精彩不精彩,你隻要能把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給學生講清就可以了。 其實,吹得花哨的一瓶頂兩斤麥子價格的飲料與白開水能有多大差別?不都一樣解渴嗎?所以,講課講清楚就行,不必非要講那麼精彩,精彩是奢侈品。 別看咱天天講什麼公開課優質課,那都是演戲糊弄人的。教學真正的功夫並不在講課上。 當老師的誰都知道,即便你的課堂講的再精彩,但如果抓不好學生的練習,落實不到學生身上,那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講好課隻是學習的一個起點,是一個基礎。 課講好了,不等於學生就學好了。 講了要練,要大量做練習。學生做了練習要批改,要檢查出具體的錯誤,讓學生改錯,總結。不少的問題需要反復練,反復改。 相對而言,讓學生練習,批改,糾錯對成績的影響作用超過課堂講授的作用。 如果課堂講的很精彩,但是對學生練習做的不夠紮實的,成績一般不會太好。 相反,哪怕上課講的很一般,就是沒什麼滋味的白開水,但學生練習做的很紮實的,成績一般不會差。 大多數教師講課的水平相差不大,真正能使學生成績拉開差距的,並不在講課是否精彩上,而在對練習的處理上。 在教學上取得優異成績的老師,無一例外,是盯學生盯得緊,抓練習抓的實的老師。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給你說明這一點。給學生身上使勁比跟自個身上使動管用。 袁新林老師說完,拿著教鞭上課去了。 袁保全說,盯學生,抓作業,說的輕鬆。我教著六個班,三四百位學生,單單批改一次作業都需要三四個小時,能批改完都很難,別說再督導學生改錯了。 像我這樣,課堂講的不夠好,作業也難以落實了,這可怎麼辦呢? 崔瀅瀅說,帶著五六個班級的老師,基本上不再全收全改,更不會非常具體認真仔細一道題一道題改,因為這樣改一次作業改到猴年馬月了。 李祖翰說,有的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布置作業之後並不批改,而是利用課堂時間給學生對答案講解,讓學生自己批改,然後讓組長檢查,打上批改日期。 也有的老師將作業對了答案講解之後,收上來自己批改。但不會一道題一道題認真仔細批改,而是每頁上打上幾個大對號,大筆一揮,打上一個瀟灑的批號。 對重點學生的作業,能夠圈上幾個圈的,畫上幾道的,已經是良心之作了。 宋明說,這往往導致一個惡性循環,教師不認真批改,學生就不認真做。批改了,指不出學生的錯誤,學生就有可能一直錯下去。 以致即便到了期末考試,仍有為數不少的學生連一些解題的基本格式都寫不規範。 宋明又對袁保全說,去年,蘇秋紅老師和你現在一樣,六個班三四百學生。她批改作業一直堅持全批全改,每道題都改的非常認真,而且還要督導學生糾錯,工作量非常大。 蘇秋紅對自己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基本上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完,不批改完不睡覺。所以蘇秋紅很少在晚上12點之前睡過覺。 袁保全說,我聽人說過,她經常半夜裡吃豬頭肉。 宋明說,確實有這麼回事。她這樣做體能消耗太大了,不吃點肉根本頂不住。 崔瀅瀅說,像她那樣乾,一般人都頂不住。我跟著她也學了一手,隨身帶學生作業檢查名單。蘇老師對學生盯得也非常緊,她手裡時時拿著一個作業名單,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碎片時間,自習課、課間、課外、就餐時間,隨時都能對著名單點幾個學生過來批改講解。 袁保全說,怪不得在校園裡,經常看到蘇秋紅無論走到哪裡,身邊總是要跟著一幫學生。 崔瀅瀅說,蘇秋紅吃飯的時候,身邊都要圍著幾位學生,吃頓飯十分鐘二十分鐘的也能輔導幾個學生。 袁保全說,果真是名副其實的拚命三娘。 崔瀅瀅說,你也可以做拚命三郎啊。 袁保全說,這就是一份職業,咱努力乾好就行,合不住拚命啊。沒有人能拚得過她呀,像她這樣拚命工作,她取得多好的成績都不驚奇。 李祖翰說,許多同事都認可蘇秋紅的成績,但並不認可蘇秋紅的能力和蘇秋紅的做法。 每次當聽到學校表揚蘇秋紅時,總有老師說,我要像他那樣做,我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肯定比他還好。 問題是,很少有人那樣去做。大家總是把重點放在了講課上。看誰講的精彩,看誰講課的花樣多,看誰講課能講的熱熱鬧鬧。怎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怎麼關注全體學生?什麼課堂的參與麵? 這些當然很重要。但正如袁新林老師所說,真正的功夫卻不在這裡。有不少的教師,精心製作了幾節公開課,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評。他就滿足於自己講課講的好,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優秀的好教師,就不肯再深入學生下苦功做細活,自然難以教出好成績。 宋明說,我們應該學習蘇秋紅老師的乾勁和精神,但是在具體做法上,我們可以更多的借鑒袁新林老師。 袁新林老師提倡少講精練。他上課就講10~15分鐘,從不多講。但這10~15分鐘,卻對學生聽講要求極嚴。 袁老師的眼光很毒,學生稍一走神,就會被他逮住,就算當場不被訓斥不挨教鞭,但下課後被叫到辦公室訓誡一通是免不了的。因為講解的時間短,所以學生們絕大多數都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的認真聽講。 因為誰都知道,他講完之後就是立即測試。也不多,每次測試都是5道題,隻要你認真聽了,答上來都不難。 測試完之後,就是做練習,學生邊做練習,他邊批改糾錯,邊輔導講解。 下課前5分鐘,不管同學們做到了哪裡,做完了沒有,都要全部停下來,對本節課進行小結。梳理一下重難點,明確一兩個疑難點。多數情況下,一節課隻強調一個重難點,一個疑難點。幾句話,甚至幾個詞,很簡潔,然後讓學生做筆記,背誦復述。 所以,在袁老師的課堂上。學生隻需要集中精力聽10~15分鐘課。剩餘的時間,都在練習,批改糾錯。 袁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為難學生。這就是袁老師教學的信條。 無論是講課還是作業,都不為難學生。學生一節課的注意力,就那10~15分鐘,所以,不要講的時間太長。你一講一節課,還嫌學生不注意聽講,其實那是因為咱講的時間太長了,超出了學生的適應範圍了。 讓學生課下做作業遇到難題,有時候確實讓學生很傷腦筋,很費時間。所以,袁新林老師的布置的化學作業也是盡量在課堂上完成的。 在課上做作業,學生不會了,可以找同學或找老師幫助。糾錯也在課堂上完成。因為在課下,他們需要做的作業都一項趕著一項,根本就沒有時間再去回頭翻看上一次作業,哪有時間再去糾錯? 所以你要讓學生做什麼,就要給學生相應的時間和條件,不要為難學生。 袁心林老師聽課評課時,經常說,這節課講的太多了,咱倒講完了,學生沒有時間練,他就學不透。 上次聽課時,一位老師一個總結就寫半個黑板。袁老師說,你總結的也太多了。咱得知道,學生今天不止隻學咱這一節課,他上一節課已經灌了一腦袋,下一節課還要繼續灌。咱這節課給他灌得多他傾灑的多。還不如簡單些,每節課的總結最好是一兩句話,幾個詞。這樣他們才容易記住。 跟其他學科教師不一樣,袁新林老師很少布置課外作業。他的作業基本上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學生在做練習的過程中,不會了,當麵問,錯了當麵改。 袁保全老師說,那他的教學進度,能趕得上別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