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帝王宴請8方來朝(1 / 1)

在受到一番悉心教誨之後,王振恭敬地引領我踏入了西苑的領地。   “太子殿下,眼前這片景致便是西苑。這裡乃是皇家禁地,除非遇上特別重大的事務,皇上一般不會在此地設宴款待賓客。回想宣德三年(1428年),皇上曾恩賜楊士奇、楊榮等十八位賢臣同遊此苑,他們遊山玩水之後,還得以乘坐禦舟在太液池上泛舟,享受皇上賜予的香茶與點心,君臣之間其樂融融。那時殿下您尚年幼,未能親歷此等盛景。今日,您首次踏足這片聖地,恰遇如此規格國宴,實乃一次鍛煉眼界的機會。臣懇請殿下務必銘記先前所授的禮儀規範,以彰顯皇室風範。接下來,請隨臣一同步入鬆柏之間,靜待宴席的開啟。”   突然間,我眼前的這位男子令我驚愕不已。在我的認知中,王振這個名字總是與史書上的宦官專權、官場混亂以及野心勃勃的形象緊密相連,是他被視作亂國的禍根,一個活脫脫的禍國殃民之徒。然而,此刻眼前的他,卻是如此地親切和藹。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流露出儒雅的氣質,且對我充滿了尊重。這種轉變令我難以置信,仿佛眼前的他與那個歷史上的王振判若兩人。   我緊隨王振的步伐,緩緩步入西苑深處。正值八月,園內鬆柏蒼翠欲滴,仿佛為這皇家園林披上了一層翠綠的華服。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涼意,令人心曠神怡。或許是因為園內的綠化極佳,山水相依,我竟在這盛夏時節感受到了一絲秋日的清爽。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來到鬆柏間前。隻見門前的臺階上,兩排身材壯碩高大的士兵如鬆般挺立,他們手持巨大的牛角,麵容莊重,威嚴之氣撲麵而來。就在此時,太監高亢而悠長的聲音響起:“酉~時~已~到~”   從最外頭的士兵開始依次向內逐漸吹響了牛角音,那聲音低沉肅穆,深沉有力,逐漸向內延伸。這感覺仿佛穿越了時空,直沖天靈蓋,啊不對,我不就是穿越者嗎。我苦笑一番。牛角低沉的聲音回蕩在這古老的皇家園林之中。聲音逐漸向內延伸,如同一條隱形的紐帶,將整個鬆柏間與這莊嚴的時刻緊密相連。   我與先生王振,被一隊宮女款款引入內殿。宴席之上,一位身著龍袍的男子端坐中央,他的麵容在燭光映照下顯得威嚴而神秘。他微笑著與身旁的官員交談,那笑容中似乎藏著深不可測的帝王心思。   當我們踏入這莊嚴的場合,太監的聲音隨之響起:“太子到——”在這肅穆的皇室氛圍中,先生王振立即跪下,行了個大禮。我身處其間,心中雖有猶豫,卻也在這氣氛的感染下,不由自主地隨著他一同跪下。稱呼一個陌生人為父親,確實讓我感到十分為難,但皇室的規矩,容不得我有絲毫的遲疑。   在跪拜的過程中,我迅速整理思緒,想要說出得體的話語。諸如“皇上您吉祥”之類的言辭,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卻又覺得這些話語過於俗套,難以表達我內心的敬意。正當我猶豫不決時,先生王振看出了我的窘迫。他機智地開口,向皇上說道:“奴才王振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龍體安康,國運昌隆。”他的言辭既恭敬又得體,沒有自稱“臣”,而是選擇了“奴才”,彰顯了他作為宦官的謙卑與忠誠。   接著,我隱約聽到王振低聲嘟囔了一句:“父皇萬安!”這聲稱呼雖輕,卻在這肅靜的場合中顯得格外清晰。我心中一凜,知道自己不能再猶豫了。於是,我深吸一口氣,賠著笑容,看向皇上,恭敬地說道:“皇上萬安!”雖然隻是簡單的幾個字,卻是我內心最真摯的祝福與敬意。隨後那個穿著龍袍的男人笑著示意我們坐下。   宴會之上,眾大臣紛紛出席,其中以“三楊”最為引人注目。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這三位朝廷重臣,在明宣宗時期一直是朝廷的支柱。他們與明宣宗共同謀劃國事,為明朝的繁榮穩定立下汗馬功勞。   宴會尚未開始,鄭和已經身披一襲藍色長袍,步履沉穩地踏入這片鬆柏林中。他臉色雖然有些憔悴,但眼中閃爍著堅定與自豪的光芒。他深知,此次下西洋的任務不僅是對自己的考驗,更是對大明王朝的榮耀與威望的彰顯。   明宣宗見鄭和到來,連忙起身相迎,他拉著鄭和的手,親切地說道:“鄭愛卿,你辛苦了!此次下西洋的任務完成得如此出色,朕深感欣慰。”   鄭和恭敬地回答道:“皇上謬贊了,臣隻是盡了自己的本分。此次航行,我們與各國友好交往,互通有無,為大明王朝贏得了聲譽與尊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此時,楊士奇走上前來,向明宣宗和鄭和表示祝賀。他說道:“鄭公此次下西洋,不僅展示了我國的威儀,更為大明王朝帶來了無盡的榮耀。吾等臣子,當以此為榜樣,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楊榮也附和道:“鄭公之功,實乃國家之幸。吾等當齊心協力,共同輔佐皇上,開創大明王朝的新篇章。”   隨著賓客們陸續到來,宴會正式開始。明宣宗舉杯向鄭和及眾大臣、賓客敬酒,說道:“今日,我們歡聚一堂,共慶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願我們大明王朝與各國友好相處,共創繁榮盛世!”   賓客們紛紛舉杯響應,宴會氣氛熱烈而莊重。席間,明宣宗與大臣們交流了近期朝廷的政務,詢問了各地的民生情況。大臣們紛紛匯報工作,為國家的發展獻計獻策。   此時,明宣宗提及了近期發生的漢王朱高煦之變,他感慨道:“此次叛亂雖已平定,但朕深知國家仍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吾等當以此為鑒,加強朝廷的統治,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楊溥聽後,深表贊同,他說道:“皇上所言極是。國家之治,在於法度之嚴明,吏治之清明。臣等當盡心竭力,輔佐皇上,共同維護國家的穩定與繁榮。”   宴會進行得如火如荼,鬆柏間回蕩著歡聲笑語與祝酒聲。明宣宗與大臣們共同商討國家大事,為明朝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場宴會,不僅慶祝了鄭和下西洋的輝煌成就,也彰顯了明宣宗時期朝廷的團結與和諧,為明朝的繁榮穩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