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機會(1 / 1)

我的盛世大唐 扶餘客 4198 字 2024-03-16

裴仁基不想讓裴行儼冒險,但皇帝的意思很明確,他隻好安排幾個武藝高強,老成持重的家將跟著。   裴行儼的四個家將,兩人跟在身邊,護衛左右,說話解悶。   另外兩人駕駛著一輛馬車,車裡麵放著裴行儼的武器鎧甲。   有個三十來歲的家將聽著毛騰遠他們的對話,感覺有些不靠譜,問裴行儼:   “少將軍,咱們怎麼辦?”   裴行儼出身官宦世家,現在隻是個校尉。但裴仁基是左驍衛將軍,家將都稱呼他“少將軍”。   不同於裴仁基的圓滑世故,裴行儼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僥幸撿回來一條性命,但反應比一般人慢半拍,涉世不深。   聽著家將語態輕蔑,裴行儼謹記裴仁基的教誨,說道:   “閉嘴……”   家將神色一滯,尷尬的笑笑,不再說話。   裴行儼渾然不覺,回想起父親的交代,很是疑惑:   “要乾什麼也不說,隻讓我跟著毛騰遠,聽他的安排,其他時候都閉嘴,不得自作主張……”   裴仁基的意思,反正有了功勞,少不了裴行儼的,若是有了過錯,也有毛騰遠承擔。   毛騰遠不知道裴行儼為何會在這支隊伍裡,但也知道裴行儼武藝高強,用好了是一把利刃,就是不知道,裴行儼聽不聽話。   不過麼,現在還是要搞清楚敵人的位置,毛騰遠笑意盈盈的問高什長:   “高大田,你也明白咱們的任務,對方比我們早走一天,最少快我們一百多裡,你說怎麼辦?”   高大田知道毛騰遠的意思,作為巡視四方館的什長,見多了胡人的胡作非為,對突厥人同樣也沒有好感,當即笑道:   “校尉大人,您是要讓我去刺探對方的行蹤麼?”   毛騰遠點點頭,直言不諱的說:   “城衛軍多年未曾打仗,很多人可能連手藝都生疏了,隻能讓你出馬了……”   高大田上過幾次戰場,知道規矩,當即說道:   “請校尉安排十個人給我,給一切通行令牌,十匹快馬……”   ……   程咬金的武器,也在一輛車裡。   “程大哥,這就是你的兵器麼?”   李卓和程咬金相交一個月,還是第一次見到程咬金的兵器。   這個時代的兵器,並不像俠義小說那種,各式各樣,奇形怪狀。   受限於現在的工藝水平和戰爭狀態,很多武將的兵器都差不多,大同小異。   “哈哈,這就是哥哥的馬槊,找了多年老師傅,花了三年時間才打造而成……”   現在的戰場是騎兵為王,馬上接戰,都是一寸長一寸強。馬槊其實很像張飛的蛇矛,都是馬上沖刺所用。   程咬金的馬槊,分為三節,一截鐵棍上麵是一柄雙刃劍,非常尖銳,兩邊的鋒刃也非常鋒利,大概有兩米左右長。   尾端是一米左右的鐵棍,沉重異常。   中間部分是用木頭、藤蔓等材料浸泡,一層又一層的包裹,這個很花時間,而且容易失敗,正因為如此,程咬金花三年時間成功,都覺得很自豪。   這一段主要是手持的部分,不能是純鐵,還得最好防滑,便於用力。   要是三節組裝起來,共有六十來斤。   李卓很難想象,他自己能用這麼重的武器,在馬上馳騁沖殺。秦叔寶的大鐵槍,有八十二斤重,更令李卓佩服。   此外,秦叔寶還有近戰兵器短鐧,是在長槍丟失,或者施展不便的時候,擊殺敵人的武器。   程咬金也是騎將,在馬槊不能用的時候,也有兩把板斧作為短兵器。   程咬金摸著武器,自豪的笑著:   “等找到突厥人,哥哥給你見識一下,咱的武藝……”   ……   阿史那咄苾並不知道,他的身後多了兩支追擊他的隊伍。仍舊按照他的計劃,一路往東行,沿途收攏散在這些地方的護衛,同時觀察大隋虛實。   雖然元宵節剛過,北方還是一片冷寂,但突厥人住的地方比這還惡劣,對他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甚至,他們很喜歡這種天氣騎馬奔馳。   在修武歇了一夜,後續一路奔馳,第五天就到了黎陽倉。   黎陽倉西邊是永濟渠,東邊是黃河,水運極為便利。   從各地運來的糧食,都先集中於此,然後再由永濟渠或黃河運往需要的地方。   在楊廣的計劃中,用兵高句麗的時候,也是把江淮運來的軍糧儲藏在這裡,然後由永濟渠運往東北。   黎陽倉雖然是修建不久的糧倉,但也是一個城池,有完整的防備工事,城墻又高大又厚實,還有護城河。   即便被敵人包圍,有足夠的糧食,也可以支撐很久。   孫運時看著黎陽倉,提醒道:   “三王子,前麵就是黎陽倉了。”   黎陽倉太高大巍峨了,早就進入阿史那咄苾的眼裡。   “哈哈,南朝無人……”   阿史那咄苾勒住馬,放聲大笑:   “我隱身在使團中一個月,居然無人發現,大隋腹心之地,我來去自如……黎陽倉如此重地,居然任我參觀……”   孫運時也覺得這一趟很順利,帶著恭維的笑容,說道:   “黎陽倉據說藏糧百萬石,武器鎧甲無數,是天下第一大倉……”   阿史那咄苾大笑過後,神情嚴肅的分析:   “此地交通便利,如果騎兵南下占據此地,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定然引起大隋震動,可以支撐到後續兵馬到來。可惜離我們駐地太遠,騎兵突擊都難以達成目的。”   “不過此地實在是關鍵,若有人能占據此地,必可引得大隋天下大亂。”   在歷史上,隋末幾次征討高句麗,都曾派人在此督運漕糧。楊玄感據黎陽反隋,經濟上即憑借了倉內的儲糧。   李密據有黎陽倉,開倉救濟民眾,很快就招募二十萬大軍。後來竇建德占據黎陽,堵住其他勢力的兵馬,可以從容攻占山東之地。   阿史那咄苾果然厲害,隻是走馬觀花,就看見了幾年後在此地發生的事情。   如果李卓知道,必然更加忌憚。   阿史那咄苾點評江山,意氣風發。   他是漢人裝束,隱藏在這裡的護衛都是逃到北地的漢人,都會說漢話。雖然口音怪異,但這個時代的官話不普及,也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覺得很安全。   黎陽倉靠近永濟渠,大道上人來人往。許多被征發來的人,幸運的活了下來,正在回家,但也有很多人,長眠於運河兩側。   皇帝楊廣下旨北巡涿郡,已經有許多官吏北上安排。   阿史那咄苾的護衛裹挾東海鹽工,在人群中並不起眼。在天快黑的時候,前麵山邊忽然升起五彩雲煙。   被裹挾來的東海鹽工首領唐世金,看著那五彩雲煙,眼中閃過一抹喜色。   “這個時代,隻有五冠莊有製造五彩雲煙的秘方,咱們作為信號使用,你們謹記在心!”   這是郎主李卓親口所說,唐世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