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李氏3兄弟(1 / 1)

我的盛世大唐 扶餘客 3998 字 2024-03-16

李卓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拿出前世網絡上不要臉的水平,一通馬屁奉上,楊廣大為暢快。   “好……大隋就需要你這樣的少年郎……”   大殿裡許多大臣都覺得很意外,搞不明白對世家大族摳摳搜搜,取消了許多爵位等級的皇帝,為何突然這麼大方。   隻有宇文化及和蕭皇後裴仁基等人清楚,這才是真正的皇帝。他看得上的人,或者覺得有用的人,他都會認真看待,不吝賞賜。而跟他不對付的人,不管對方家族如何,都不會多看一眼。   聽到阿史那咄苾潛入洛陽,藏身在突厥使團的時候,楊廣覺得這個突厥狼崽子很大膽,內心深處甚至有些贊賞他。   楊廣當時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讓大隋的年輕一輩和他碰一碰。   可是楊廣思索一番,發現沒有令他眼前一亮的年輕人,才交給裴仁基安排,排了不太出色的毛騰遠,以及還不能獨當一麵的裴行儼。   哪知道那個狼崽子狡詐多端,沿途都有潛藏著突厥人。毛騰遠的兩百人差點吃了大虧,好在有李卓、程咬金、徐茂功三人,帶著家丁仆役,狠狠的教訓了阿史那咄苾,大隋才沒有丟臉。   看著李卓四人朝氣蓬勃的身影,楊廣心中想道:   “有這幾個少年郎挺身而出,阿史那咄苾怕是心驚膽戰,再也不敢小看大隋了吧。”   楊廣為了彰顯這份功勞,表現他的大氣,自然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宣揚,讓隨行的文官妙筆生花的寫下來,讓人在北巡隊伍中宣揚。   幾乎每一艘大船都有一個官吏,大聲朗讀,講述當時的戰鬥場景。繪聲繪色,惟妙惟肖,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楊廣還派出使者到把故事範本發到各州郡,一定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大隋有這樣的好難英雄,有這樣不吝賞賜的皇帝,招攬四方英豪。   傍晚的時候,裴行儼和毛騰遠的賞賜都出來了,都是在軍中效力,得了一個勛官,級別上去了,以後隨時可以升職。   晚上的宴會,楊廣還把隨行的官宦子弟全部召集起來,紛紛給李卓這幾個“戰鬥英雄”,“一等功”獲得者敬酒。   這些宦官子弟紛紛表示,要學習高唐縣侯的大無畏精神,為大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就是朝中重臣,也都表現友善,沒有架子。   李卓恍惚之間,有種回到前世的感覺。   等到楊廣興致盡了,李卓幾人才得以拜辭離開。幾人互相扶持著,下了龍舟,程咬金聽著別人談論,深深感受到他們羨慕的口氣,程咬金也很高興的說道:   “高遠,這次你可是真的長臉了,哈哈,縱橫十裡的莊園,可以收留不少人了……還有郡丞的官兒,也挺不錯……皇帝是個好人……”   大隋的侯爺,李卓不羨慕,但封地是實在的利益。楊廣大肆宣揚,對李卓的聲望也很好。   李卓笑道:   “程大哥,等下次有機會,我們再次攜手並肩,讓你也弄一個侯爺……”   李卓和程咬金從洛陽追來,但一直以李卓為主,後來不管是謀劃還是戰鬥,都是以李卓和五冠莊的人為主,程咬金沒有不服氣。   但作為土生土長的大隋人,地方豪強出身的程咬金,確實比李卓更看重李卓的爵位官職。   另一邊的徐茂功和程咬金差不多,得到了封賞是意外之喜,覺得跟著李卓挺不錯。   徐茂公說道:   “這可是高遠你說的啊,咱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以後共進退,不管如何,一起乾一番事業……”   徐茂公說這話的時候,眼神卻看著程咬金和裴行儼。   皇帝的宴請,裴行儼不是第一次參加。又有他父親裴仁基在,他倒是清醒:   “高遠和茂功都是有大才的人,我們自然跟隨。”   裴行儼屬於不傻,但懶得動腦子的人,遇上他覺得不錯的人,自然傾心結交。而且這一次,他們也勉強算是戰友了。   裴行儼卻不知道,徐茂功是意有所指。   李卓和徐茂功探討天下局的時候,徐茂功就有一些擔心大隋的走向……二世而絕的朝代,大秦和大隋很相似。   當今皇帝野心勃勃,以大業為年號。所做的事情,確實符合這個名字。但另一方麵,也掏空了大隋的家底,惹得民怨沸騰。   不管是大隋朝廷,還是地方豪強,都有人看出了這一點,一直在蟄伏。   程咬金看著徐茂功,說道:   “茂功,你不用看著我。我和高遠認識更久,當然知道高遠什麼人。高遠以後有什麼吩咐,老程赴湯大火,在所不辭。”   楊廣要大肆宣揚,沒有放李卓離開的意思。讓人給他們分了一艘小船。   李卓神情冷靜,說道:   “走吧,我們回去。”   程咬金三人在後麵竊竊私語,李卓下了龍舟走到第二層的時候,聽見有吵架的聲音,好奇的上前查看。   一個少年的聲音響起:   “四郎,不得魯莽。”   四郎的聲音還是童子,年紀不大:   “二哥,你好生沒趣,啥事兒都管著我。要是大哥在,肯定不像你這般。”   李卓心道:   看來是兩兄弟,應該是隨行的官宦子弟。   這個時候,又響起另一個童子的聲音:   “四郎,二哥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說話……咱們李家是什麼身份,你還不明白嗎?父親是隴州刺史,手握兵權。向來就被重點關照,一直小心做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敢行差踏錯。”   “大哥都二十二了,還沒有一官半職。還是父親多方求告,才得到機會去父親那裡,跟著學習本事……”   “就是大哥在這裡,他也不會這麼慣著你……”   李卓望過去,前麵三個孩童年紀都不算大。大的十一二歲,小的八九歲的樣子。   隴州是邊境州,麵對少數民族,刺史手握兵權,楊廣肯定會把他的家人,留在洛陽做人質。   “就是不知道,這是誰家的小孩。”   領頭的那個二哥,身著紫衣,十一二歲,冷靜如水,眼神睿智堅毅。他被頂撞也不生氣,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另外兩個看著差不多高,一個病懨懨的身穿白衣,但非常英俊,粉雕玉琢,非常英俊,隻是臉色慘白。另一個長得有些醜,鼻孔朝天,臉上還帶著些麻子。他穿著最華麗,一身淡金色。暗紋在燈光下晃動起伏,顯現出圖案。   帶著麻子的四郎,滿臉不服氣的看著二哥,對三哥一副病人的樣子,也有些看不上眼:   “哼哼,大哥英雄蓋世,怎麼會如此小心?”   二哥目光沉凝如水,不為所動:   “四郎,我比你年長,當然也比你更了解大哥。謹言慎行,是臨行前母親交代的,你這就不聽了麼?在這龍舟之上,哪個不是權貴之家,哪個不是皇親國戚……”   李卓還想多聽幾句,看看這是哪個權貴家的孩子,居然如此有個性。不想程咬金走過來,腳步聲驚醒了這三兄弟,李卓隻好加重腳步走出來:   “原來是三位李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