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交鋒,落子(1 / 1)

(PS:四千字,二合一,今日一更)   燭光微曦。   暖色調的光線充斥整個軍帳。   帳簾掀開,英布領著一個其貌不揚的男子走了進來。   此人進來的第一時間,目光流轉,先是在章邯身上轉了一圈,臉上隨即露出諂媚的笑容。   作為細節控,章邯將這一幕收入眼底,不禁眉頭微蹙。   以史為鑒,可知興衰。   歷史上其貌不揚的大才不算少數。   齊宣王與鐘無艷、昭烈帝與鳳雛,齊國之晏嬰、西晉之左思……   這都是在相貌上有缺陷卻有經天緯地之能或名傳青史之才。   可這些人腹中有韜略,胸中有溝壑,心裡頭有獨屬於自己的傲氣,絕不會有如此諂媚。   許是各人秉性不同?   且看看,有何能耐!   “奉常衙署、太祝屬官——張思,拜見上將軍。”   張思行了個長輯,兩三秒後才緩緩抬起。   章邯眉頭挑起:“張屬吏不愧是奉常衙署出身,禮數十足。   請坐吧!   來說說您寫在帛巾上的那句話。”   “上將軍,下吏要說的話已經寫在帛巾上,再無言相告,還望上將軍放下吏回轉。”   張思姿態放得很低,腰背微微躬下,垂下頭顱。   見到如此模樣,章邯以為真遇見‘大隱隱於朝’的高士,於是出言試探:“先生已經摻和進來了,又何必想著抽身而去?若是能助邯一臂之力,日後定有厚報!”   定有厚報!   四個字牢牢吸引住了某人的注意。   能讓堂堂大秦上將軍立下承諾,報答會少到哪去?   在誘惑麵前,他沒有糾結多久,就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將胡煒進帳篷後令陳姓屬吏去做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出來,隻不過中間免去了自己在其中的所作所為。   隻言是不忍見到大秦的晴天白玉柱遭受小人暗算。   話音落下,軍帳中陷入沉寂。   章邯沒有開口。   他手指搭在桌子上敲打,心中覺得有些說不上來的古怪,抬起頭,正巧與英布的目光撞在一起。   英布搖搖頭,轉而看向張思的目光中流露出一抹鄙夷。   “先生請於帳中稍待,本將去取些金銀俗物暫且充作與先生的酬謝。”   章邯不動聲色的對英布示意,隨後起身撩開簾子走了出去。   英布領悟,當即跟在他身後。   “你剛剛搖頭是何意?”   章邯走到一處能遮住寒風的角落,轉過身,疑惑發問。   “將軍莫不是真信了他的鬼話?”   剛剛有外人在,英布未曾取下麵甲,是以說起話來翁聲甕氣:   “卑將早些年混跡草莽,見過的牛鬼蛇神多了些,因此會些識人的本事。   此人言語時目光飄忽不定,談及賞賜時神色貪婪,作輯行禮時又異常諂媚,斷不是所謂的大賢。”   章邯雙手背於身後,摩挲著骨節上的老繭,心中也是頗為認同英布之言。   “依你之見,此人為何會來提醒我?”   總不可能是個想以小博大的賭徒,見同僚都將寶壓在趙高身上,他就想來一次爆冷吧?   “奉常衙署的隊伍是兩人一間軍帳,此人性格諂媚,怕是見同僚得上官以重任相托,心中有怨,方才出此下策,妄圖攪壞同僚的好事。   因而,此人隻丟帛巾示警,而非親自出麵提醒。”   “既然如此……”   章邯頷首,定下主意:“且詐他一詐。”   不管這人性格如何,該用還是得用。   ……   軍帳內,張思坐立難安。   他怕睡著的陳屬吏又醒轉,發現自己不在帳中會生出懷疑。   可一想到章邯許下的厚報,以及一會就能到手的金銀財物,他心中就像被潑了一盆水,將急躁心火瞬間壓製。   章邯沒讓這位‘大賢’等太久。   再次進帳時,英布跟在他身後,蒲扇般的手掌中抓了兩塊不規則的金塊。   “這是與先生的酬謝!”   章邯示意英布將金塊擱在桌案上。   明晃晃的金子攝人心魄,張思不過隻是奉常衙署下的一名吏員,哪見過這大寶貝?   章邯看著這人醜態百出的模樣,當即了然,心中嘆口氣。   非酋依舊是非酋,想單抽出五星sp卡,簡直癡人說夢。   他與英布對視一眼,對後者微微頷首。   “噌——”   張思隻聽耳畔一聲破風聲,緊接著脖頸後方一股沁入心扉的涼意傳來。   他神色一僵,意識到脖頸處架著何物,當即跪倒在地,哭訴道:   “上將軍、上將軍這是作何?還請看在下吏為您通風報信的份上,饒恕下吏一條賤命!”   “請先生不要怪罪本將用如此極端的手段行事……”   章邯跪坐在張思對麵,用平淡的語氣闡述著一個至理:“豈不聞: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   先生知道本將的對手是誰嗎?”   張思當然知道,胡煒在帳中已經說得很清楚,可他嘴張開多次,卻啞然失聲,沒能吐出一個字。   章邯沒指望哆哆嗦嗦、魂不守舍的張思能回答,他直接自言自語:   “大秦中丞相——趙高!   始皇帝死後,他矯詔逼死始皇長子扶蘇,而後挾持天子、排除異己,把持朝政、禍亂綱紀,使我大秦民生凋零、叛亂四起...   這是何等的罪過?   而今他見本將功高,懼怕本將會成為阻擋他收攏權力的絆腳石,又意圖將屠刀揮向本將。   先生覺得本將該怎麼做?”   張思哪又心情想這個?   在他眼中,這廝就是個瘋子。   一口一個先生,抽刀架人脖子上的時候卻毫不猶豫。   他感覺又要尿褲子了。   帳外是寒風凜冽,而他趴在帳內卻是大汗淋漓,不斷有汗珠從額間滑落。   “下、下吏不知,還請上將軍能夠不吝賜教!”   好半天,他才哆嗦著將字一個個擠出牙縫。   “本將不會坐以待斃!   趙高想殺本將,豈知本將不想殺他?   誰是獵物,還尚未見分曉。”   確實未見分曉。   張思本以為章邯沒有半分勝算,可現在看了這一出戲,又覺得誰勝誰負尚是兩說。   以兩千騎士敵秦朝國都的守軍,無疑是以卵擊石,除了傻子就隻有瘋子才能做得出來。   可章邯能統率大軍擊潰六國餘孽,會是傻子嗎?   張思察覺到脖子後麵沒有兵鋒抵住,於是微微抬起頭,似乎想瞧瞧眼前這位上將軍是不是患了癔癥。   正巧與章邯的視線撞了個正著,看著那好似古井無波的深邃眸子,他忍不住打了個冷顫,趕忙將頭深深垂下。   “先生,拿上這兩塊金子,成為我的人手,待本將功成,少不了你的厚禮。   若是放棄這兩塊金子,選擇誓死追隨趙高……”   章邯話還沒說完,就見眼前趴著的人像倉鼠一樣將桌案上的兩塊迅速扒進衣裳裡。   “上將軍何不早說,真是嚇煞下吏矣。今後赴湯蹈火,任由上將軍差遣,絕無二心!”   雖然一個時辰前,他才對別人說過這句話,但那又如何?   有節操且又忠貞的人,早已經被趙高自己殺了個精光,能留在朝堂之中的能有幾個不是見風使舵的小人?   ‘若是朝中人人如此,能夠輕易改換門庭……’   章邯覺得自己好像已經猜到歷史上的贏子嬰為何能隻用他自己的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便能除掉趙高。   一切都是趙高自作孽啊!   這些墻頭草不會為了秦國的社稷安危而與趙高為敵,同樣也不會為趙高而與贏子嬰這位手握大義的始皇子嗣為敵。   “既然如此,本將需要先生去辦一件事。”   張思有所揣測:“可是胡煒給予陳屬吏的那張帛巾?”   章邯點頭:“不錯,本將要你偷出來。”   ……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帛巾偷出來了。   壞消息是:當真是小覷胡煒了。   章邯看著攤開在麵前的帛巾,麵色由晴轉陰,逐漸沉下來。   就在張思心驚膽戰時,卻見他深吸一口氣,將心中一切表情都壓了下來。   半晌後,章邯自嘲一笑,與英布對視一眼後,嘆道:“是本將小覷天下人,險些致使計劃功敗垂成。”   奉常衙署的隊伍與騎士們合並行軍不過半日時間,卻被胡煒摸索去了不少東西。   他將帛巾遞出去。   英布接過,看著這一個個蠅頭小隸,不禁皺起眉頭,往燭火邊湊了湊,挑了些重要的內容小聲念道:   “下官太祝令胡煒稽首再拜:   依餘今日之見聞,章邯所部確實人馬具披甲、兵戈鋒銳難擋,盡為精銳。若是步戰,人人皆可以一敵二乃至敵三,且軍心凝聚於章邯一人,萬萬難以降服,應斬草除根……   ……騎士足下踩有銅製鐵鑄之配環,便於上下戰馬,利於疾馳縱橫。如若事起,不能迅速擒殺章邯此獠,恐追之不及,需布置周全……   ……此獠不尊皇命,似乎隱隱有蔑視之感,全然不似奏章之中一心為公、嘔心瀝血之忠臣。餘以為奏章應是此獠惺惺作態,用以麻痹丞相,萬望丞相小心謹慎……”   不念出來還好,一念出來,不論是英布還是張思都大吃一驚。   最後一段話蘊藏的意味可太深了。   什麼叫不似忠臣?   聽了這種話,張思覺得自己怕是不能活著走出軍帳了。   而本就是反秦急先鋒的英布卻正好與他相反,在最開始的驚愕過後,反倒隱隱有些期待。   英布願意歸降,是被章邯神鬼莫測的用兵手段震懾,而不是仰慕秦廷。   麵對兩道情緒不一的灼熱目光,章邯麵色不改,挑眉笑道:“看本將作甚?豈不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不管日後自己的走向如何,章邯現在是脫不開秦廷的大義,有小心思也不能夠表現出來。   “英布,營中有無樣式相同的帛巾?”   為了不讓這倆家夥繼續糾結下去,他選擇跳過,直接插回正題。   “將軍是想重新寫一份?”   英布猜到他的想法,皺著眉頭回想起營中後勤。   可惜,出征搏殺又不是做女紅。   除了主將偶爾會用這東西記載文字,其他人誰會帶帛巾?   “好似...並無。”   “將軍,下吏知曉何處有同樣式帛巾。”   張思見狀,趕忙抓住機會,以期給章邯留個好印象。   “何處?”   “太祝令胡煒處自有此種帛巾!”   英布麵甲下一臉無奈:“還用你說?某豈會不知?可胡煒的帛巾又如何拿取?”   張思訕訕一笑,也沒了主意。   兩人將目光投向主位上的章邯,似乎在等章邯拿定主意。   嘖,該找個謀主了。   否則遲早像諸葛亮一樣積勞成疾。   章邯右手握拳,在額頭敲了敲:   “此事易爾!   胡煒為太祝令,一人一間軍帳。張思尋個借口,將人騙出軍帳來拖延住,英布你派人進去摸出帛巾來即可。”   帛巾這種東西,說厚不厚,說薄不薄。一兩條還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數量一多,就別想在身上藏住。   章邯估摸著應該是在被褥下或是夾在行李衣裳內,總之不會是在軍帳以外的地方。   畢竟被斥候盯得死死的。   “唯!”英布答應得很痛快。   而張思則是一副猶豫為難的模樣:“啊這...”   章邯知道這種墻頭草就是屬驢的,要用鞭子抽才肯往前走。   他撐著桌子,似笑非笑地問道:   “嗯?張屬吏莫非是‘身在章營,心在趙’?”   “豈敢,豈敢?!下吏隻是在思索該用什麼借口誆胡煒出帳篷。”   “現在想好了?”   “想好了!”   張思連連點頭。   ……   好在,上天還是眷顧章邯。   不論是張思還是英布找的斥候,都沒出差錯。   帛巾順利放在了章邯眼前。   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改文了。   原主的刀筆功底深厚,章邯又全盤繼承原主的記憶。   他在自己的帛巾上有模有樣地寫了兩遍,就將胡煒的字跡學了個八九不離十。   “下官太祝令胡煒稽首再拜:   依餘今日之見聞,章邯所部皆是廢物……”   這叫開篇點題。   “……彼輩刑徒,終究難脫本性,軍紀敗壞,不聽號令,章邯本人亦是難以約束麾下驕兵悍將。凡將令下達,必要以金銀賞賜驅使,否則兵將反戈一擊……   ……所謂兵甲鋒利,不過是章邯此獠畏懼丞相,欲裝腔作勢強令軍卒遵從,一眾軍卒怨聲載道,隱有反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