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秦檜與金國不共戴天!(1 / 1)

趙構此刻怒目圓瞪,揮舞著拳頭,胸膛起伏,竭嘶底裡的吶喊著,好似一個為了大宋未來而拚命的勇士。   眾多官員都聽呆了,趙構這番話,煽動性實在是太強了,此刻要是金國使臣來此,不用侍衛動手,他們這些文臣,都能把使臣打死。   他們何曾見過這一幕,聽過這樣的言論啊!   不過……聽起來還真是鼓舞人心啊!   此刻,群臣眼睛眨也不眨,死死看著上座的趙構。   趙構接著說道:“我大宋子民世代生活在中原流域,是天下最優秀的民族,勤勞、淳樸、熱情……可如今呢?金國暴征橫斂,欺辱百姓,叫我們這些宋人為“兩隻羊”,中原流域更是淪為一片鬼蜮,這是奇恥大辱啊!”   “諸位,你們是想當一輩子的懦夫,還是要當彪炳史書的英雄?”   “回答朕!”   趙構掃視下方群臣,洪亮的聲音在大殿回蕩,好似響在眾人心頭,經久不息。   群臣盡皆全身顫抖,驚愕的看著趙構。   “君辱臣死!”   張浚率先跪地,紅著眼睛大叫道:“官家,臣願為先鋒,此生誌在收復中原,倘若失敗,請官家立斬吾頭!”   “卿家不必!”   趙構落寞的搖頭道:“是朕的錯,是朕這些時日太強硬了,沒有對金國妥協。朕應該縮著頭,像條狗一樣,對著金國搖尾乞憐!”   “朕應該遂了諸位大臣的心意,遙尊金國為上國,自己則為臣民……我漢家子弟綿延數千年的歷史,就要從我們這一代斷絕了!”   “我們不是歷史的罪人,我們是整個華夏文明的罪人!”   趙構雙眼通紅,癱坐在龍椅上,說道:“秦相啊,既然金兀術寫了信給朕,朕理應回信。你替朕寫吧,金國提什麼要求,朕都一口氣答應下來,絕不會反駁。”   “反正,咱們大宋也要亡了,咱們漢家也要滅絕了!”   這一刻,秦檜隻感覺頭皮發麻,他能感受到,大殿上百雙紅眼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隻要自己答應下來,恐怕當朝會被打死。   “臣……”   “怎麼,秦相不願意嗎?秦相今日逼宮,不就是想讓朕遂了你的心意嗎?”   趙構嗤笑不已:“朕已經同意下來了,正如卿家所說,好死不如賴活著,無非是付出一些錢帛,背負一些罵名,朕承受得起,這樣不好嗎?”   此時的秦檜隻想罵人。   他麼的真服了。   把這個難題丟給他,要是回答的不正確,鬼知道以後的史官會如何罵自己?   還有這滿朝公卿,會不會放過自己?   秦檜顫顫巍巍舉起拳頭,大罵道:“臣秦檜,與金國不共戴天!”   “哦?秦相若是見到金兀術,會不會改變主意呢?”   秦檜咬牙切齒的說道:“就算有人把刀架在臣的脖子上,餓死,從黃河邊跳下去,也絕不叛國!”   “看來朕錯怪卿家了啊!”   趙構嘆口氣,微昂著頭,緩緩說道:“溯往矣,伏羲神農,顓頊堯舜,篳路藍縷開創我華夏,泱泱之國傳承千載,若為水匯湍流而成汪洋矣。”   “然金國日漸式微,言辭行止之間莫不蔑譏本朝貧瘠孱弱。朕欲承先祖之誌,此生以復國為願,不再改變其方向,諸位愛卿不必再說!”   此次朝議時間非常久。   雖然沒有講多少政事,但是給群臣的震撼非常大,官家什麼時候如此擅長言辭了?   最後,趙構說的口乾舌燥,便讓宮中的太監端來筆墨紙硯,親自寫了回信,並交給秦檜,讓秦檜簽上自己的大名,表明自己的決心。   這回信很短,秦檜兩眼就看完了,頓時覺得天旋地轉,臉色嚇的慘白。   “官……官家……”   “這封信,就由你交給金兀術,並告訴他,最好洗乾凈脖子,等著朕來砍下他的頭顱!”   趙構傲然說道。   在群臣的注視下,秦檜隻能不甘心的簽上自己的名字。   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今日朝議,本來想發動群臣,集體向官家發難的。   可這卻成了官家表演的舞臺!   他說出的話振聾發聵,讓人聽了熱血噴張,就看那後排一個個高昂的武將,就知道……此次議和失敗,宋金兩國大戰,已經成了定局。   接下來,要考慮如何對金作戰了!   走出朝堂時,秦檜隻覺得全身發軟,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才落寞道:“此次我們敗了。”   王繼先急忙說道:“官家剛才那番話,還真是激動人心啊!我覺得咱們大宋隻要眾誌成城,必然能擊敗金國,收復中原!”   秦檜和王次翁扭過頭,麵無表情的看著他。   好家夥,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   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不對,王繼先又趕忙說道:“其實議和也挺好的哈,咱們大宋地大物博,付出一些錢帛也無所謂……不過,萬一咱們真的能擊敗金國呢?”   “那樣的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咱們就可以青史留名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啊!”   王繼先隱隱有些興奮。   王次翁不滿道:“王繼先,認清你自己的位置!你……”   “行了,別說了!”   秦檜訓斥一聲,又沉默了下來,良久後說道:“就連咱們內部也出現了裂痕,可想而知,官家這番話會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吧。”   “是啊。”王次翁點頭,內心是格外的復雜。   昨日,他們還想逼迫官家服軟,再次處罰那些主戰派,將他們貶到遙遠的南方。   而到了如今,他們卻什麼都說不出口了,再說的話,就是謀逆了啊。   官家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堅定。   這位漂泊半生的皇帝,似乎覺醒了體內的戰鬥血脈,要像太祖太宗看齊,平定蠻夷。   秦檜此刻有點懵,等走出皇宮時,他嚴肅道:“官家逐一巡視了軍營,施恩武將。如今又安定了文臣的心,現在能阻止官家的,怕隻有一條路了。”   “什麼?”   “江浙士族!”   秦檜說道:“江浙一帶自古繁華,如今更是大宋稅賦重地,能夠支撐整個國家日常運轉及戰爭支出。倘若官家要想用兵,必然加大稅賦,那麼各大士族就會暗中對抗。”   若論誰最不願意支持北伐,那無非就是江浙士族們了。   他們紮根於江浙地區數百年,各方勢力相互聯姻,早就成了根深蒂固的地頭蛇。   相反,趙構和一些南渡的臣民,才是外來戶。   若是他們聯合起來拒不納稅,恐怕趙構也拿他們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