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不上感慨,巴爾三人興沖沖地開始整理物品,可以說,這次完全是意外之財。如果不是商隊遇襲,我們碰上那一隊強盜估計就是白給。 “老大,你看這。”巴爾在布袋子裡拿出了一封信,我依稀記得這是那個青年臨死前交給商人頭領。不是,人家死了都把囑托給你,你丟在我這裡算什麼意思。當然吐槽歸吐槽,這估計算是一個任務了。 在遊戲裡,任務分好多種,什麼為商隊保駕護航、兩村因為牛的數量起爭執、替某位大人送信等等各種各樣,報酬也高低不一。我更喜歡做擊殺匪徒的任務,因為他們給的報酬不低,還可以刷村莊的好感度,方便招募和購買補給。 馬車比平時行進的速度慢了許多,畢竟東西多了,早知道問商人多要一匹馬了。我坐在稻草堆上,打開了信。 親愛的薩爾 我的好兄弟,如果看到這封信,說明我遭受了意外。 不要為我難過,家裡人也不要和他們說。跟著商隊走南闖北本就會有意外,之後在城裡遇到我們頭領的話,他會把錢交給你的。 錢很多很多呢,足夠你結婚生子了。我也不再是那個你口中的拖油瓶了。父母的話,還是很對不起他們,所以你要對他們好一點。 別的,就可能是見不到隔壁村的她了,不過也好,保留一點神秘感。 不要想我,你們都要好好的。 弟弟凱特 我看完後又是一陣沉默,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活著,好像跟我也沒什麼不同。我試著碰了碰巴爾,他抬頭看了看我。 肌肉很足,但可能是因為沒洗澡的緣故,戰鬥完的巴爾他們身上有些黏糊糊。我不經意地在稻草上抹了一把,並將肉乾分出來給他們吃。 我用乾凈的左手拿著肉塊,放進嘴裡咬了一口。怎麼形容呢,硬,很硬。要用口水稍微軟化才可能咬得動,肉也很柴,調料估計用了鹽和黑胡椒,味道竟然出乎我的意料。就是不知道,現在我們身上的錢,能買多少這樣的肉乾。我又記起了以前孔夫子周遊列國,並且開教收徒,不也是用肉乾當成學費的嗎?隻是不知道那樣的肉乾,是不是很也很好吃。 肚子的空腹感很真,我摸了摸嘴唇,有些乾。“水呢?”我問巴爾。 他拿出一個小陶罐,打開了上麵的蓋子。我往裡瞅了瞅,的確很乾凈。在遊戲裡,沒有水的這個物品,它似乎作為必需品和空氣一樣,不算在裡麵。可如今我有這個需求,在喝之前,我特地問了巴爾這水是哪來的。 “旁邊的河水啊。”他指了指遠處的河。我有些驚訝,這就直接能喝了? “那國王他們呢?” 他用鄙夷的眼神看著我:“你再怎麼高貴也喝河裡的水啊。” 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對啊,再怎麼樣,國王也隻能喝著河裡的水,最多是上遊,比我們更早喝到,怪不得遊戲裡沒提到水這項最基本的需求。同時,我也想到怎麼不能給河裡投毒,這樣豈不是能快速拿下一個城了。但很快我被我的思想震驚了,我好像有些不擇手段了,而這個遊戲最開始的本意,應該是通過交鋒擊敗對手,無論是正麵廝殺,還是攻城掠地,都是刀與劍的碰撞。 沒有什麼怪味,也沒有什麼甜味,就是一股子水的味道,或者說,一股子生命的味道。我又好奇,既然有水,為什麼不在那裡洗澡? “老大,你到人多的地方可不能這麼說,不然要被抓起來燒死的。水是整個大陸最不缺的東西,哦,除了阿撒拉帝國,因為處於沙漠之中水資源匱乏外,所有人都把水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我們不能直接在河裡洗澡,也不能在河裡洗衣服,都必須運出來用,不能汙染。” “那種地種莊稼呢?” “也是這樣啊。” “那不是很麻煩嗎?” “這是大陸一直以來的傳統,也沒人去打破這項規定。大家都希望出門就可以喝到水,因此種莊稼挑水累一點又如何?更何況,哪怕戰爭不斷,村莊被劫掠,莊稼地和河水是誰都不能破壞的。” “不過沒有村民去耕地,莊家也自然沒有了收成。”巴爾娓娓道來。 我不由得點點頭,這種尊重自然的規則倒也挺好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惜也隻是在這遊戲世界當中,而且我也挺喜歡見到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合為一體。 我拎著那些錢幣,激勵著三人:“等到了城裡,好好地收拾一下,洗個澡,理個發。” 在遊戲裡,可能短短一分鐘就過去了兩天,但如今卻是過了一個夜晚都沒有看到村莊的影子。 越往北走,樹林的茂密程度越盛,明明是夏末秋初,內心的燥熱卻全被樹蔭揮散。巴丹亞不愧是森林之國。 路兩旁,甚至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在覓食嬉戲,有鹿、羊、野豬等等。我突然萌生念頭,照道理來說,我們可以狩獵那些牛羊,畢竟在遊戲中隨軍的牲畜就是備用口糧,隻是因為牲畜和馬匹不同,我們不能把它當成坐騎,騎豬也不會有什麼逼格。而口糧太多,自然會拖緩行軍速度,因此以前都是攜帶大量乾糧行軍。 巴丹亞的人民很有辨識度,他們和帝國的人民從裝束上就能分清,他們一般不會佩戴重甲,而是纏著一層層的獸皮,並且所有的士兵都習慣將顯眼的獸皮掛在兩肩,這似乎是他們的英勇象征。 這一點,連路過的村名們身上就可以得到證實,並且他們天生就是狩獵的好手。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巴丹亞的國家構成更像是部落聯盟,各地方的首領也不是國王,而是稱為酋長,相對應的,在政治製度上並沒有鄰國他們完善,但這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當然,具體是什麼樣的,還得到村莊才能知道的更多。 山越來越多,而遠處飄來的炊煙既是村民們的晚飯口號,也是歡迎外鄉人的無形彩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