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君子之心無法度小人之腹(1 / 1)

“馬參軍,沒想到這中軍大營主將竟是你啊!”   魏炎的話中有些興師問罪的味道,馬玄見狀訕笑道:   “先前密使的行動牽扯太大,若是攪得滿城風雨,恐怕今日密使大人見到的就不是我了。”   魏炎仔細一回味,確實是如那馬玄所說,現在馬玄沒有被換下才是最好的結果,這馬氏五常果然還是有些本事的。   “馬參軍手上有多少人馬?”   “五百人,其中一成是重甲精銳,捉拿叛黨應當不成問題!”   算上魏炎自己的一千多人那也至少有兩千之眾了,重甲精銳也有一百人了,對付一個糜成,應該夠了!   “那便有勞馬參軍了,事態緊急,還請糜太守盡快領路去那密道出口捉拿糜成!”   “伯常,這南郡城,今日就看你的了!”   數年了,糜芳是第一次對馬玄如此客氣恭敬,這讓馬玄有些受寵若驚,這老家夥,轉性了?   “太守不必如此,之前我調糧時常遭遇阻攔,看來應都是那糜成有意為之,今日果然叛亂,日後這南郡城中逐項事務還是要太守你親自過問為好,莫要再誤了關將軍的糧草!”   馬玄言語之中的意思再明顯不過,這是王平在信中與他提及的,那便是你糜芳知錯能改,這叛亂的鍋就都由那糜成背了。   這樣一來,南郡保住了,蜀國的顏麵保住了,你糜芳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罪責了。   糜芳聞言有些喜上眉梢,自己行差踏錯卻有人為自己擦好了屁股,找好了背鍋俠,他這張老臉也算是保住了。   “馬參軍,多說無益,請速與我捉拿那叛國逆子!”   “好!太守帶路便是!中軍大營,備馬!出發!”   為了應對不時之需,這中軍大營的500士卒都是配備了戰馬好火速馳援城中各處的。   其實關羽也並沒有演義中的那麼剛愎自用,在出征之前都是做過相關的部署的,南郡、江陵、公安至少也部署了三萬守軍,應對東吳的偷襲完全沒問題。   隻不過以他那義薄雲天的性格,哪裡會想到東吳呂蒙會詐病來一個白衣渡江,而蜀國的國舅爺竟然直接開門投了。   即便是自己手下的士卒都在呂蒙的懷柔之策下作鳥獸散了,他也還是不願意相信這荊州南郡是真的全丟了,否則也不會敗走麥城,去拚那一線之機,完全可以沿漢西進回到漢中,也不至於落得個身死的下場。   以他漢壽亭侯的身份也完全料不到自己會落得個直接被斬的命運,隻能說小人難防,屬實是吃了以君子之心無法度小人之腹的虧。   。。。。。。   東大營,北邊馬廄之下,一塊地窖的門板突然被推開。   孫九費力的將糜成推了上來,正在喂馬夜草的士卒人都看傻了,這怎麼突然冒出來兩個人?看起裝束似乎級別還不低。   “還在那看什麼呢?過來幫忙啊?”   士卒趕忙扔下草料幫忙將糜成搬出了馬廄之外。   孫九一邊喘著粗氣一邊道:   “快,帶我去見你們許三將軍!”   士卒唯唯諾諾的就在前引路了。   。。。。。。   “什麼?糜芳回來了?”許三聞言猛然起身,眼珠子滴溜溜的轉了起來。   雖然他們以雷霆之勢換下了城中大部分的將領,但是誰知道手下還有沒有忠於糜芳的人呢?   這城中不少士卒、士官可是糜芳老部下的後代子孫,糜芳一回來,這些人可就未必受自己管控了。   這千人大營的偏將軍的位置他可是剛坐熱啊!   見許三的眼神有些飄忽不定,孫九自然是明白他在想什麼,給糜成調整了一個舒服點的睡姿,孫九道:   “許三,你不會動了反復之心吧?要知道你可是從一個十夫長直接提成偏將的,沒有糜成你能坐上這位子嗎?”   “那糜芳若是再得勢,你他會不清算叛黨?這老小子可是連自己姑爺都可以出賣的,會對你怎樣你應該清楚,我勸你還是不要動歪心思的好!”   孫九之言如雷貫耳,直接點醒了許三,許三眉頭緊鎖道:   “那此時又該如何?”   “那夥吳兵並非吳兵,而是那諸葛老兒派來的人,城中守軍半數在我們手中,餘下的偏將對吳兵進城定有所耳聞,我們以吳兵作亂為由調動人馬前去太守府平亂,混亂之下直接劈了那老匹夫便是,你意如何?”   許三心思急轉,立刻作出了決定,遲早要被清算還不如搏一把前程!   “這理由好!我馬上派人去通知!來人!火速聯係各大營有吳兵作亂,叫他們悉數前往太守府平亂!”   於是,在相隔不過半刻鐘的時間裡,數十匹軍馬分別從東大營與中軍大營出發奔向了各處大營求援,城中也響起了雙方傳令兵的高喊聲。   “糜成叛亂!各大營即刻前往東大營圍剿叛黨!”   “吳國細作作亂!各大營迅速派兵趕往太守府平叛!”   東大營在東,太守府在城中偏西,一時間城內餘下三處大營一片混亂,大營之中的將領都懵了,這到底是誰在作亂?自己是往西還是往東?   有人領軍去了東大營,有人領軍去了太守府,到了太守府的人隻發現了十幾具屍體,並沒有吳兵的蹤影,隻得又折身趕往了東大營。   東大營外300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孫九、許三帶的人已經迎麵碰上了糜芳與魏炎、馬玄。   “孫九!念在你為你主盡忠,老夫可不計前嫌,放下刀劍,饒你不死。”   糜芳現在端坐在馬背之上,這南郡好歹也是自己經營多年之地,又有了馬玄的五百精銳,他如今底氣十足。   見到糜芳,許三身後出現了一陣騷亂,自是有人認出了糜芳。   孫九瞥了一眼身後的動靜,為了穩住那些士卒混淆視聽道:   “太守大人,您不是投吳去了,怎麼現在又帶著吳人出現在了這裡?是不願意帶著兄弟們一同富貴嗎?”   此言一出,身後的士卒騷動更明顯了,作為底層士卒,他們聽到的消息就是糜芳密謀投吳被糜成發現,糜成不得已大義滅親想要捉拿糜芳,卻被糜芳逃脫了,而糜成為了拿下東吳將計就計放入吳軍,故有今日之亂。   都是糜芳老部下的後代,心中多少還是向著蜀國的,現在他們根本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若是糜芳真投吳,那麼對他們心理上的打擊不是一般的大,現在看那糜芳身後確實都是吳國諜子打扮之人,看來這孫九說的是真的!   一時間那些士卒心中皆是義憤填膺,那可是蜀國國舅啊,怎敢如此?   “孫九!休要胡言!你與那糜成叛亂奪我太守之印,暗通吳人,所幸軍師料事如神,差人扮作吳軍混入城中,可惜被你等逃脫,如今軍師手令在此,你還敢放肆?”   糜芳惱羞成怒,平日裡這孫九唯唯諾諾,不成想今天竟有這般詭辯之才,而令糜芳更為震驚的還是孫九下麵的一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