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吳下阿蒙,江東鼠輩(1 / 1)

見呂蒙有些茫然的在對麵坐下,魏炎也不打算故弄玄虛了,抱拳道:   “漢中太守魏延,見過東吳大都督。”   “漢中太守?遠隔千裡,怎會插手荊州之事?”   魏炎神秘的湊到了呂蒙身前,低聲道:   “奉軍師令,軍師早就預料你江東鼠輩會趁機偷襲,故派我來此,這是軍師手令,大都督可要一觀?”   呂蒙聞言先是驚懼,這諸葛亮果然多智近妖!   細細回味,江東鼠輩?說誰呢?   正要發怒,卻忽覺自己所行之事卻是小人行徑,這完全就是在打破這個世道的道德底線,隻能強壓怒火。   繼而又自尊心作祟,不願背上此等罵名,憤憤道:   “大爭之世,行些非常手段又待如何?兵者,詭道也!哼!蜀國軍師的手令,我身為東吳大都督怎能接?太守莫要欺人太甚!”   魏炎心中一陣冷哼,看向呂蒙的眼中盡是鄙夷。   雖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千古名言的主角便是呂蒙,但眼前這呂蒙所行之事來看,完全就是一個從小沒受過什麼正統教育,靠著自己摸索一些兵書得來的歪道理,卻又剛愎自用的小人,並無道德底線與戰略眼光。   在盟軍北伐之時背刺,也就這種小人才能做的出來了!   “大都督所言不無道理,但此事若成,這千古罵名看來是躲不過了。我軍師心善,曾言都督若是願意罷手,念在兩國情誼,可既往不咎!”   “諸葛老兒!辱我江東太甚!說好得益還荊,卻隻還了三郡又作何說?”   “漢中初定,關將軍又直取樊城,若是得以入主中原,克復漢室,又豈會缺你南郡這一郡之地?為何如此心急?”   魏炎也怒了,若不是這鼠輩背後捅刀子,義薄雲天的關將軍也不至於落得個身死的下場,蜀漢又怎會一落千丈。   “形勢所迫,若是那關羽得了樊城,轉頭沿江而下,直取建鄴又當如何?”   “嗬,要是有這個打算,那三郡之地還給你們作甚?你們吳侯是漢天子所封,我主奉詔討賊,難不成還與天子唱反調?我主何時做過這種背信棄義之事?”   “益州天險,既是屏障,亦是阻礙,我主取漢中,留南郡,想以此前出討伐曹賊,你們連這點東西都看不出來麼?”   “有這本事為何不去打張遼?你吳侯是那曹賊所封還是漢天子所封?竟能做出如此離心離德之事,白衣渡江之事已做,還想狡辯?”   魏炎直接就被氣笑了,一番慷慨陳詞,直接懟的這吳下阿蒙無言以對,呂蒙羞愧難當,開始耍賴。   “既已拿住,要殺便殺,聽憑處置何須多言?”   “謔,此時又不怕死了?放心,我蜀國珍視盟友,你不是稱病在家麼?此番行動想來並沒有經過吳侯首肯。”   “我不殺你,我當將你白衣渡江的事跡稟告我主,昭告天下,讓天下百姓看看東吳大都督是如何的擁有韜略,吳侯自會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吳下阿蒙,江東鼠輩,千古流芳!”   魏炎的一番陰陽怪氣直接破了呂蒙的防。   “你?!可惡!可惡!士可殺,不可辱!”呂蒙亮出自己手中的短劍便欲往自己脖子上抹去。   可恨啊可恨!前都督周瑜被諸葛亮氣死,今日自己又遇上了一個伶牙俐齒的後輩,難道這蜀國盛產牙尖嘴利之人?   在又一任都督即將夭折之時,王平伸手抓住了呂蒙手中的劍刃,頓時血流如注,但王平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被阻止了自殺的呂蒙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直接癱坐在了地上,竟然開始有些忍不住的抽泣著。   千古罵名,那可是千古罵名啊!死後被罵也就算了,自己聽不到,眼前這小子可是要直接讓自己在生前就聽到啊!   他呂蒙好歹也得了魯肅識別三日的褒贊,自詡也是個讀書人,哪裡承受的起這千古罵名!   如不是還有羞恥之心,他又怎會發奮讀書,大器晚成?   隻可惜一心為主,卻胸無大略,忝坐這東吳大都督之位。   也不怪他呂蒙,在衣冠南渡之前,這吳越之地本就沒什麼文化底蘊,導致江東缺乏人才,在周瑜死後便隻有偏安一隅之眼光和胸襟了。   魏炎一頓輸出之後見起了效果,心中大快,畢竟是一國都督,自己再繼承丞相之風也不好真就讓他這麼頹坐在地上,於是語氣稍緩道:   “大都督,魏炎心直口快,如有得罪,還望海涵,方才所言昭告天下隻是我胡謅之言,軍師有令,令我隻防偷襲,不予追擊。”   “大都督此番請回吧,莫要再動這南郡的心思了,若是我主再興大漢,吳侯還是大漢的吳侯!那些軍士待關將軍凱旋之後便會放還!”   方才還言必讓自己受萬世唾罵,這會兒又不追究了?這就是諸葛亮的攻心計與氣度麼?當真的是自己的主公目光短淺了?   回想起魏炎的一番話,拿下漢中,保留南郡,雙線出擊,以諸葛亮的治國才能,確實是對付曹操最好的戰略形勢了。   自己自詡飽讀兵書,卻連這點戰略意圖都看不出來,隻想著那南郡一郡之地。   那邊張遼剛威奮逍遙津,關羽義薄雲天,幫東吳找場子去了,自己卻又在背後捅刀子,當真是目光短淺,該罵!   一陣反思之後,呂蒙如同當年被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那群腐儒一樣被點醒了,還好對方是諸葛亮,還好蜀國之主是劉皇叔,此番兩國還有回旋的餘地。   “太守所言振聾發聵,老夫深感慚愧,私自帶兵前來,還望太守如實稟明漢中王,此番行徑與吾主無關!”   “那是自然,對了,都督此行,我南郡境內莫非無人響應?”   事情解決了,魏炎自然是要取得證據的,否則假令軍師,自己在諸葛亮那裡本來印象就不好,必然是要被治罪的!   呂蒙略一猶豫,看著那與前幾日晚上那小妾容貌酷似的年輕將領。   即便是自己不說,想必這漢中太守手中也掌握了其他證據,但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那糜芳是劉備的舅爺,總不會被一刀砍了的,於是開口道:   “此番與我裡應外合的是南郡太守糜芳,撮合此事的是公安守將傅士仁,那傅士仁應與糜芳太守轉運糧草不濟被關將軍責問,恐秋後問責,故聯係我願舉郡歸附。”   “我一時鬼迷心竅應允,本想立下大功好去吾主那討要封賞,沒想到早被諸葛軍師算到,險些犯下彌天大錯!替我轉告軍師,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東吳日後必當盡心做漢臣!”   其實原本隻要拿下呂蒙,將一乾人等轉運成都,自己功過相抵,繼續當個漢中太守完全不是問題。   隻不過這呂蒙在背刺了關羽之後不久就死於疾病,要是死在荊州給了孫權借口,以那小人心性必又將圖謀南郡、襄陽。   故此魏炎才繞了個大彎,打算把呂蒙放回去。   “感謝大都督坦率相告!王平,都記下了吧?”   “回太守,都記下了。”   王平遞過來一張紙,上麵記錄著呂蒙方才所言,魏炎看了一遍內容之後滿意的點點頭,又看向呂蒙,咧嘴一笑,道:   “大都督,再借都督大印一用!”   看著那供狀一樣的記錄,呂蒙有些不樂意的說道:“這?不太好吧?告病在家,都督印在軍營之中,並無攜帶!”   魏炎哪會信,說這次行動沒有孫權的首肯那絕對是假的,陸遜那邊說不定都已經在接收公安了。   魏炎朝王平使了個眼色,王平對呂蒙抱拳道:   “大都督,得罪了!”   隨後兩名青壯士卒上前架住了呂蒙,一同翻找之下找到了那手掌心般的都督印,直接在記錄上蓋了一個章,隨後又拿來印泥,將呂蒙的手指印在東吳大都督呂蒙幾字上。   那幾字前還有一行小字:以上內容我已看過,與我所說相符。   撇到一眼小字的呂蒙復又大怒:“魏延!你欺我太甚!”   魏炎不屑道:“你又能如何?王平,送大都督回驛站暫歇!待荊州事了再送回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