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日記載) 早上9:00—10:20, 玩遊戲《大周列國傳》 …… 這個檔,我保存了大半年的時間,中間因為學業問題,斷斷續續的, 從四月份封存,時隔五個月,到現在又重新開始了。 …… 我玩的是周朝劇本,時間大概是在春秋末,戰國初的這段時間。 其中好像還有一個典故,是周室東遷洛邑之後,威嚴一落千丈。 導致周圍的諸侯國都很怠慢周室,其中最囂張的就是中原霸主—鄭國。 當時的周王年輕,氣不過,就要禦駕親征,親自教訓鄭公。 但是在邊境,周軍與鄭軍交鋒時,周王在陣中被鄭軍射中肩膀,周王狼狽落馬,可謂是丟盡了臉麵。 …… 我的任務,就是重振周室昔日天下霸主的威嚴, 順便收拾舊山河,重新統一天下,廢除諸王,確立皇帝製度,確立三公九卿製,推廣新的官僚體係,廢分封,行郡縣…… …… 從莊王姬陀(在位五年)、嬉王胡齊(在位三年)到現在的孝王姬虎。 …… 孝王十三歲靈前登基,至今已禦極四十五載。 在位年間,掃滅八方,使諸國臣服。 莊王時,擴城四座,威壓河洛,然英雄氣短; 嬉王時,擴城七座,定鼎關東,然體弱多病; 孝王時,西討贏秦,北擊三晉,東征鄭、陳,南連熊楚, 二十年橫掃北地諸國,擴地一百八十八座, 以此至偉之功,周室威權一匡天下。 …… 王有八子十女, 嫡長子伯煜,資質平庸,性情乖張,素為王所不喜。 孝王三年,王冊立太子,伯煜以嫡子身份上位。 孝王七年,王聽太師之言,為周朝百年計,欲廢黜伯煜,改立太子。 伯煜憤恨,派門客出刺王父,然事敗。 後以謀反罪被廢黜,驅逐出境。 孝王十九年,王顧念父子之情,遣使從魏國將其接回洛邑。 伯煜居王宮,形同監禁,不久就無疾而終,無後嗣。 …… 次子瑺,以孝心見著,最為王所愛,然英年早逝,王甚哀。 …… 三子玴立為太子,此子天資仁敏,以儒術聞名中外(儒家上士),早為王之輔政。 遷居東宮十三年,兢兢業業,對國政無感怠慢。 在內孝親王父,在外播仁萬民。 孝王二十二年,隨天子六師出征討秦,負有軍功。 然天不假年,太子玴於孝王四十年,病逝了。 是年東征大捷,王先是大宴群臣,得此噩耗後,大泣三日,幾近氣絕。 …… 四子徑,母為熊氏(楚先王之妹),此子身姿挺拔,容顏俊逸,好習儒術(儒家上士),素有忠孝之名。 王常嘆之,子徑俊朗類父,勇猛、謀略亦不輸子玴。 太傅百裡奚曾言道,四王子文韜武略,聰慧過人,有武王之風。 孝王四十年,徑時年十六歲。 王令出鎮藍田,為一方大吏,兼領都督南征諸軍事,主持關南一帶的戰事。 孝王四十一年,大勝,擴城三座,回師洛邑。 當年夏季,即被冊立為新太子,移居東宮。 …… (其餘四子皆年幼,有的芳年七、八歲,有的尚在繈褓) 年長五女,均已下嫁朝野重臣、軍中將帥為妻, 兩幼女早夭,三女尚在繈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