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五日,星期三 …… (前文兩千字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屬於靈感的草稿,略顯破碎,觀點眾多,建議先看最後五百字的總結再閱讀) …… 經常上網沖浪的人都知道,張翰上個月又拍了一個新電視劇,叫《珠江人家》。 在上個月,我在嗶站的推薦頁麵刷到了了很多次《珠江人家》的剪輯視頻,內容全都是與張翰本人有關。 就比如張翰和陽爍兩兄弟再次相遇,一起走屋子裡麵吃飯的那個場景,這是播放量最多的一個視頻。 …… 起初,我隻以為是張翰本人“死性不改”依舊將油進行到底,惡心觀眾。 我隻是把他當做一個樂子,樂完之後,我就不再去關注了。 (豈知,我這是第一層的想法,完全沒有往深層含義去思考) …… 首先,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 就是導演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求張翰這麼演呢? 這句話是有根據的,因為就整部劇而言,劇情是沒有問題,甚至還有一些精彩之處,算得上一個合格的年代劇。 張翰在劇中的表演,大部分都是正常的。 隻有那個吃菜的場景反常,每一次吃菜都會給人一種很油膩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很明顯的。 經常上下兩段的正反分析,我覺得表演存在故意的成分。 為什麼我這麼說? 這就涉及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導演為什麼要選擇張翰來當男主角? 先從這部劇來講,這就是一個年代劇,說白了就是給中老年人看的,它受眾的是我們爺爺奶奶那輩人, 可以說是跟我們這些年輕人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一般來說,這種年代劇的演員招募,普遍都是找一些剛剛出道,不出名的十八線小明星來出演。 畢竟他們的薪水沒有頂級演員高,而且年代劇也不太要求過高的演技。 由此我認為,《珠江人家》的導演很聰明,有野心。 因為他知道電視劇的流量來源於哪裡,主要來源於明星本人的粉絲,更來源了夠不夠抽象。 不錯,流量的本身就是抽象。 以前我不懂,但自從我經常上網沖浪,和看了十幾個嗶站UP主文西的神劇講解之後,我才得出了這個結論。 類似於《新亮劍:雷霆戰將》這些神劇為什麼會在網絡上有這麼大的熱度? 就是因為演員抽象、劇本抽象、服化道抽象……就是因為這些,才把這部劇抬高到了同行都要仰目而視的高度。 大家都是拍劇的,為什麼大部分人的作品都沒有熱度,而隻有《雷霆戰將》熬出頭了呢? 就是因為大部分導演都太過墨守陳規了,不知道學習進步拍攝手法,所以才會落後於人。 所以,近些年來神劇越來越多就是由於這個原因。 抽象! 就是因為抽出了新高度,才會引來一大批像文西這樣的視頻博主來“批判”它 隻要出門的博主把這些抽象的片段傳到網絡上,引來了其他樂子人來圍觀、來吐槽。 就這樣,在樂子人吐槽的同時,導演需要的流量就來了,就這樣成功了。 所以說,有一些劇就不會讓不出名的小演員來擔當主角,因為他們本身就不存在流量,即使演繹得再好也沒有用。 …… 回到最初的問題。 首先,《珠江人家》的劇本很完美,是合格的電視劇。 但是太正常了,所以才吸引不到更多的人,在網絡之上掀不起大風浪,也就沒有流量。 所以,導演就需要引進流量。 因此,張翰和楊爍上線了。 為什麼張翰和楊爍就有流量了呢? 因為互聯網之上,一直流傳著“現代三大油王”這個說法,其中之二,就包括了張翰和楊爍。 最耀眼的,莫過於張翰。 此前就因為由他本人親自執導並參演的《東八區的先生們》而名噪一時。 (雖然都是罵名,但黑紅也是紅啊!) 你說張翰火嗎? 我覺得大多數人都覺得他很火。 他以演技過分油膩,而聞名於世。 又因為在微博發布的電音版《要聽媽媽的話》,他的唱功之爛,傳遍千裡之外。 我們毫無疑問的認為,他的演技真的非常之爛,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他真的很紅。 我甚至一度懷疑,張翰的“油”是故意的。 為什麼呢? 就因為很多人起初是不知道張翰這個人的,畢竟他的處女作《籃球火》《流星花園》這些劇都是十年之前的事。 但是因為他的演技很“油”,就被一些博主發視頻一直“批判”,就這樣,間接地讓很多人認識了他。 現在有人問你,娛樂圈那個人的演技最好? 我們無從而知,或者是太多人選了,我們也不確定。 那換一個問法,娛樂圈那個人的演技最爛? 同上,選不出來。 那麼好,娛樂圈那個人最“油”,有“油王”之稱呢? 我想,大部分經常上網沖浪或者是喜歡看劇,經常看神劇/爛劇解說的人們。 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 “張翰、楊爍、楊洋” 這是國服版本的最佳答案。 …… (最精彩的來了) 我自認為,演技“油”也是一種人設,也是博取流量,成為出名演員的方式之一。 (就是名聲有點臭罷了) 其他兩個人我不清楚,但我堅決認為,張翰就是準備吃著這個人設一輩子。 那個之前幾個問題的答案也出來了。 導演就是看中了張翰和楊爍兩人背後的流量(油王、爛劇之王) 所以才會讓他們進組,所以才會安排他們在劇中的身份是兩兄弟。 這一切都是提前策劃好的。 (導演:這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 “兩兄弟重逢,一起品嘗家鄉菜肴”這段劇情簡直就是點睛之筆。 張翰和楊爍那用力過猛,極其明顯的“油膩”演技,給這部劇帶來了流量。 在網友的“謾罵”聲之中,導演贏了。 …… (以下是個人臆斷) 至於為什麼張翰仍然執迷不悟下去,不趁著這個機會改變自己?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導演本人的要求,導演認為他維持現狀,更容易收獲流量;其二則是張翰認為不值得; 顧名思義,是《珠江人家》這個舞臺太小了,不值得。 它隻是一個受眾麵很小的年代劇,而不是張翰本命的偶像劇,發揮不出想要的效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觀眾是中老年人,而不是年輕人。 而張翰的粉絲也不可能是前者,所以就很難上熱搜,就白白浪費機會了。 舉個例子吧! 現在最火熱的現代偶像劇《以愛為營》 如果換成張翰出演男主或者男配,並且按照正常狀態來的話,使出七八分孟宴臣的實力(油王心中的理想狀態),就會有這麼一個效果。 張翰去油成功,登上熱搜是很大幾率的。 從抽象人轉回正常人,這個巨大的反差感(類似於黃曉明去油) 隨之帶來的後續效果,足以轟動半個娛樂圈。 因為張翰一直以油王自居,三大油王之首的名號早已深入人心。 但突然間這如同“浪子回頭”的戲碼,對他和所有的粉絲和黑粉而言,是具有一定傳奇色彩的。 就像是,曾經犯下強暴、盜竊等罪名的犯人,刑滿釋放。 在三年之後,因喜歡做善事,成為了當地的大慈善家。 這魔幻般的故事,降臨在身邊。 誰不迷糊啊! …… 流量時代,抽象為王。 最不可能的,反而是合理的。 …… 縱使心中早有草稿,及執筆,不過百言,便是思緒大亂,已不知從何方著手。 耗費一個多時辰,僅得二千五百,已呈油盡燈枯之狀,腦中大空,靈感消頹,再無下文。 成文一篇,效果僅有所思所想十之六七而已。 …… 最終稿完成於:十一月十五日晚上九點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