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一)(1 / 1)

我愛魔人書 沐之妁 6383 字 2024-03-16

“呼~呼~”   青訴捂著胳膊在黑暗中狂奔。身後是一個拿著斧子追著她砍的男子,她看不清他的臉,但是他的笑聲讓青訴汗毛倒立。   救我!青訴體力不支,卻見身後的人越追越勇,又在她身上砍了好幾斧頭。   青訴掙脫,爬起來繼續跑時,一個人突然出現替她擋住了那即將再次落在她身上的斧子。   他擊退男子後拉著青訴往前跑,青訴能看到他身上也被砍中了幾刀。   男子為什麼要砍自己?他又是誰?   在青訴疑惑之際,父親青武的聲音在她耳邊忽大忽小地響起:“青訴,醒醒……”   青訴緩緩睜開眼,青武的聲音越漸清晰:“別睡了,快醒醒。”   做夢?青訴驚坐起,看了眼滿是冷汗的掌心,又檢查了身體,完好無損,她這才想起自己在半小時前躺在躺椅上午睡,原來真的是做夢,她呼出一口冷氣。   青武的聲音繼續在耳邊響起:“快點收拾收拾,隔壁村王家出事了。”   “怎麼了爸?”青訴看向手忙腳亂的青武。   “王亮他媽前天晚上不是死了嘛,今天上山,棺材卻怎麼也抬不動,讓我們過去看看。”青武一邊把各種符紙和黑狗血收了裝進包裡一邊說。   青訴摸了摸額頭,確實有這麼回事。站起身到房間換了套衣服,看了眼桌上的書,跟隨青武去往隔壁村。   在農村實行的都是土葬,人死後會請一位先生到家裡看日子,看風水挑選墓地,也就是挑選良辰吉日把人埋葬旺子孫後代。   王亮母親死那天請青武去擇選埋葬的日子,但墓地卻是王亮母親生前自己選的,青武說那塊墓地不適合她,在那就是大兇,後代容易出事,需要重選,可王亮出了名的孝順,說既然他母親喜歡那裡,就尊重她的遺願,也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青武拗不過,隻好作罷。   到達王亮家,王亮和他妻子和妹妹王梅穿麻戴孝。前來幫忙的親戚也很多。   堂屋的靈堂裡停放著一口棺材,棺材前是張小供桌,上麵擺滿了貢品,印鬥裡全是燃盡的香簽,正在燃燒的三炷香是剛剛插進去的。   在農村過世老人敬香用的都是印鬥,在裡麵裝滿玉米就可以用來插香了。   棺材下是一盞用菜油做的長明燈,也叫引路燈或者是過橋燈。   四周墻壁掛滿了地獄中的各路鬼將,先生在家神前念著經敲著木魚。   根據習俗,抬棺也有時間的,叫出驗。時辰到先生會擲聖杯,擲三次,一陰一陽便要及時把棺材抬出靈堂。但根據先生說,他擲了三次聖杯都是陽,表示不願意走。也就是說王亮母親不願意走。   棺材也抬不動。   青武圍繞棺材看了一圈,又走到門外看了眼掛在竹竿上綁在一棵樹上的招魂幡,問王亮:“王亮,你母親是不是還有什麼心願未了?就比如說沒見到最想見的親人?”   王亮仔細想了想最終搖頭否認:“我媽死前,我全家都在旁邊。”   “那就怪了。”青武盯著招魂幡陷入了沉思。   老人言,若逝去的老人毫無遺願,那麼他的招魂幡的穗子就會打結擰在一起,如果有心願未了,就不會打結是散開的。   招魂幡末端會弄成類似流蘇的樣子,我姑且叫它穗子,風吹時它就會打結擰在一起,但有的卻怎麼也不會打結,但隻要他的子女完成他生前的遺願後就會很快的打結,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說法。   這時王梅走過來不確定地說了句:“哥,會不會是舅舅?”   “舅舅?”青武轉頭看著他們兄妹倆。   王亮似乎也想到了,說:“我媽生前經常念叨‘娘死等舅來,我的兒等娘死了以後,你一定要先通知你舅舅,你舅舅來了,你要一步一磕頭,一跪一聲舅,把你舅舅迎,因為你舅舅是媽媽世上最親的人,也是媽媽唯一的靠山。我的弟弟呀,你遠遠的看到你的外甥,你要三步並作一步走,你要快一點扶起你的外甥,因為地上跪的是你姐這輩子最牽掛的人。’可是在一年前我家舅就死了,我媽有老年癡呆,她鐵定是忘了舅舅已經過世了。”   “這就好辦了。”爸爸一拍手對王亮說:“你去招魂幡下禱告,跟你媽說你快些走,你舅舅在前麵等她,讓她快些走。”   王亮點頭,按照青武跟他說的到招魂幡下禱告,說來也奇怪,他禱告完招魂幡不過一分多鐘就打結了。   但即使這樣,擲聖杯時,她還是不願意走。爸爸拍了拍棺材說:“王嬸,要不我們晚上送你走怎麼樣?”   據說王嬸年輕時就很喜歡和她弟弟走夜路,去山上采摘野菜。   青武這麼一說,聖杯擲成功,三次都是一陰一陽,可爸爸又犯難了,三次一陰一陽,注定還有事。   青訴走進靈堂,一隻蛤蟆跟著青訴跳進門檻進入靈堂咬住她的褲腿不放。青訴嚇得連連甩腳,卻怎麼也甩不掉:“爸。有蛤蟆咬我。”   青武走過來蹲下身子看了眼癩蛤蟆,然後拿著三炷香點燃在癩蛤蟆的身上繞了三圈,又拿出七張紙錢放在癩蛤蟆身邊燃燒,等紙錢燃盡,癩蛤蟆才鬆開青訴的褲腿跳出靈堂。   “怎麼回事啊?蛤蟆怎麼會出現在我家?”王亮不可思議地問。   “蛤蟆咬人,不是災就是禍。還好你穿的褲子是寬鬆的,不然咬的就是你的肉了。”青武站起身皺著眉頭看青訴,“青訴,你有沒有帶著那本書?”   那本書?青訴秒懂,點點頭:“帶了。”   那本書是青訴小時候一個人送她的,她小時候體弱,時常招惹一些不乾凈的東西,說是能保她平安。   青武鬆了口氣:“那就好,今晚你睡覺的時候記得抱著那本書,明白嗎?”   “好。”   青武重新選了出棺的時間,在淩晨五點,是陰氣減弱的時間段。   王亮給青訴和青武安排了一間房。青訴抱著魔人書躺在床上,總覺得不安,心很慌亂。   漸漸的她睡去……倏然間,她被一陣痛感疼醒,發覺被子裡有東西在蠕動,手指傳來的疼痛讓青訴來不及多想,掀開被子,一隻癩蛤蟆在啃她的左手無名指,不對是在吹氣!她的無名指腫起一個很大的泡,似水泡。青訴踢開癩蛤蟆跳下床,發現床上還有好幾隻。   它們把青訴的皮膚咬破然後往裡麵吹氣,使她的皮鼓起來,要是她再晚醒幾秒,她的皮恐怕就被它們吹爆了。   哪裡來的癩蛤蟆?還把她的皮當成泡泡糖吹!   青訴驚恐地掃描昏暗的房間,很寂靜,她大聲喊了幾聲爸爸,卻不見有人無人回應,她就好像被隔絕在這間臥室了一樣。類似夢魘。   青訴一邊把鼓起快爆炸的皮戳破放出裡麵的氣,一邊踢走癩蛤蟆。   可這癩蛤蟆就像狗皮膏藥,踢走又跳到她身上咬著她不放,她跑上床拿起毛毯揮打,正當她急得快哭時,被一隻手拉了倒在床上,他輕輕把手搭在青訴的肩膀上安撫:“沒事,閉上眼睛睡一覺,等你醒來就沒事了。”他的聲音讓青訴莫名安心。   而剛剛那些像螞蝗吸血的癩蛤蟆也不見了,不是不見了,是不敢再靠近她了,它們在床邊叫著,在害怕,害怕她身後的這個人。   青訴像是中了催眠術,迷迷糊糊地閉上眼睛,再次睜眼時,她緊緊抱著魔人書,她坐起來看了眼身上和無名指,完好無損,又是做夢?可那個夢好真實。   不等她思考,青武走進房間焦急地說:“青訴,快跟爸爸去山上王嬸的墓地一趟。”   “怎麼了?”   “別問那麼多,邊走我邊跟你說。”   青訴立馬起身下床跟隨青武還有四個大叔打著手電筒匆匆往山上趕。   現在是淩晨四點半,距離王嬸上山還有半個小時。青武說,引路燈忽然滅了,怎麼也點不燃,他想,可能是墓地出了岔子。   引路燈熄滅,也就意味著魂魄找不到回家的路,會到處遊蕩。   有人不希望王嬸葬在那裡,所以就滅了她的引路燈,讓她找不到路。   王嬸的墓地在她家對麵那座山的半山腰上,山上有村民種的地,所以為了更好走,村民把山路修建得還算平,走起來也不算費勁。   爬上長長的石梯,來到一處平緩的土地,這裡就是王嬸的墓地了。被王亮他們挖得很平整,泥土很鬆軟。   平平無奇,也沒有什麼啊。   黑衣大叔提了一嘴:“也不知道那王家發什麼瘋,會把墓地選在這裡。在二十多年前,劉家媳婦乾活從山頂摔下來就死在這裡,可慘了,眼珠子都砸出來滾得老遠。”   “什麼?出過人命?”青武震驚不已。   黃衣大叔說:“你們不知道吧,不光是劉家媳婦死在這裡過,十多年前程家小兒子貪玩爬山失足掉下來也死在這裡,說來也奇怪,還是同一個地方。”   青武道:“這塊地本就屬陰,做墓地乃兇,又在這裡死過人,這是雙煞!”   黑衣大叔說:“那怎麼辦?眼看出棺的時間就要到了,再選也來不及了。況且王家母親生前死活念叨要王亮把她埋葬在這裡。”   “沒這麼邪門吧?”另一個大叔說。   青武拿著手電筒在墓地周圍走了一圈,對著四個大叔說:“你們用木棒把中間的泥土捶結實,弄成長方形的。”   “好。”   四個大叔找來木棒開始捶打泥土。青訴站在旁邊給他們照亮。青武則拿著紙錢燒在一塊石頭上。   四個大叔將中間位置的泥土捶結實後,長度和寬度剛剛是兩口棺材的麵積。青武拿著石灰粉圍繞著那塊長方形撒了一圈,然後在中間拿著一根小木棍在結實的泥土上刻畫著什麼,紋路太過復雜。刻畫好後,青武又拿著石灰粉撒在他刻畫好的紋路上,漸漸清晰起來——是門,關著的大門。兩邊是個兇狠惡煞的鬼將,就像家裡過年在大門上貼的門神。   “這是什麼?”有個大叔問。   青武解釋:“這是鬼門神,專門用來鎮壓邪氣的。等會兒把棺材抬來就放在上麵,邪氣被鎮壓,應該就沒事了。”   說完,青武又拿著黑狗血撒在石灰粉上。讓青訴拿著三炷香點燃插在四個角落燒三張長錢。   紙錢分兩類,長錢和散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長錢是用七張草紙合在一起為一份,然後用紙鑿子在上麵捶打,讓七張紙黏在一起。而散錢不計數量,也就是說要幾張就拿幾張。長錢三排七個孔印,散錢是正方形四排七個孔印。   也就是說,一張長錢裡由七張草紙合成。而一張散錢就是一張草紙。   一切弄好後,返回王家剛好五點。   十多人扛著出喪棒抬起棺材上路,村裡的男人幾乎出動,棺材一旦抬起便不能落地。   有人在後麵放鞭炮,有人在前麵照亮,好不熱鬧。   青訴走在最前麵引路,青武讓她每走十四步就在路兩邊燒三炷香七張散錢一根紅蠟燭。   到達,棺材穩穩落在那塊結實的長方形泥土上。天漸漸亮開。   青武讓十點再埋,等太陽升起能照到這裡。   青訴跟青武坐在山腳下吃著包子。王梅抱著裕祿罐從家裡氣喘籲籲地跑來:“青叔,你快看看,裕祿罐空了。”   裕祿罐是死人上山前一晚子女裝的五穀雜糧。就是把五穀雜糧裝在一個瓷罐子裡,好像提供給逝者在下麵享用的。   但他們昨晚才裝滿的,今早王梅抱起來的時候就感覺罐子一點都不重,就像空的一樣,她打開一看果然是空的。   青武接過來往罐子裡看了看,將一張符紙點燃丟進裕祿罐裡然後蓋上蓋子,遞給王梅:“你拿回去再裝點,別裝滿,另外再帶一隻公雞過來。”   “好。”王梅抱著裕祿罐返回家。   “青訴,你昨晚可有碰到不好的事?”青武想到什麼突然問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