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變(1 / 1)

北宋仁宗年間,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擅權獨斷,欺壓百姓,一時間四海之內民怨沸騰……   眼看大宋國運岌岌可危,名臣範仲淹挺身而出,上書參奏呂夷簡“貪汙受賄,賣官鬻爵,置百姓於水火,欺君罔上,目無王法……”   兵部尚書上官秋月平日為官清明廉潔,公忠體國,愛民如子,常以範仲淹為楷模。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千古名句是他為官多年來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眼下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中飽私囊,為非作歹,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他有心伸張正義為民除害,怎耐自己勢單力孤,人微言輕,躊躇猶豫中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咚咚咚,咚咚咚”,   不知何人深夜來訪,聽這敲門聲如此急迫,定是有什麼要事。   便顧不得穿上長衫急忙出門查看……   “東湖兄,深夜來訪還望多多包涵,我有要緊的事和你商議!”   “東湖”是上官秋月的字,古人見麵一般隻稱字或號而不是直呼其名,否則就會被人認為不懂禮數。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範仲淹,他們兩人同朝為官,朝夕相處,對時政利弊,治國安民之策大多意見相投,因而成為朋友。   範仲淹站在門外,此時他並未穿朝服,而是一身便衣打扮,似乎有要緊的事要和自己說,他已猜得八九分了!   “希文兄,快請進。”   此時明月當空,一株古鬆挺拔身姿站在二進院落的門口,門外兩邊各一個大石獅子,怒目圓睜,威風凜凜,旁邊稀稀疏疏一片竹林,在月光下閃閃發亮。   他們一路穿廊過橋來到正堂,隻見大紅雕花門上一塊大匾,匾額上題寫“公忠體國”四個金色大字,筆力雄勁。   “希文兄請坐,你的來意我大概已猜出七八分了,請恕小弟直言,眼下的局勢我看我們還是不要魯莽行事,奸相呂夷簡為非作歹禍國殃民已非一日,他手下朋黨如雲,此事隻宜從長計議,如果我們冒然參奏隻怕會引火燒身吶!”   “東湖兄此言差矣,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值此國家危亡之秋,你我兄弟更應挺身而出,直言上諫,為民請命啊!如聖上怪罪下來,此事由我一人承擔,絕不牽連別人!”   “希文兄言重了!既然你心意已決,小弟又豈會畏畏縮縮不顧兄弟情誼,明日早朝,我與你共同上奏,彈劾呂賊!”   “如此甚好,我這裡已掌握了大量呂賊貪汙受賄,欺壓百姓的證據,明日定要讓那狗賊身首異處,為民除害!”   ……   他們一直談到子時左右,才互相道別而去。   範仲淹走後上官秋月悄悄來到側室屋外,月光撒在庭院中亮如白晝,不遠處一座八角涼亭矗立院中,亭子上雕梁畫棟甚是美觀,涼亭下溪水潺潺蜿蜒曲折,幾座假山點綴其間亦夢亦幻,正前方是一片靜謐的荷塘,荷花在月光下顯得愈發皎潔清純,幾片荷葉一起一伏,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但是上官秋月此時顧不上欣賞美景,他神情恍惚,似乎還有一絲不安,看到家人已經熟睡便獨自坐在亭子裡飲起酒來。   次日早朝,仁宗皇帝趙禎臨朝聽政。   百官紛紛深深作揖朝拜,山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仁宗皇帝端坐於龍椅之上,儀態端莊,一股威嚴的氣勢早已彌漫在大殿中,他用手一揮示意百官平身。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當值太監剛剛喊完,隻見左邊一班大臣中一人站了出來,他上身穿朱衣,下身係朱裳,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革帶係緋羅蔽膝,頭戴進賢冠,托著一把玉笏板緩緩走出,走到大殿正中間深深作一揖。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哦?範卿有何事要奏啊?”   範仲淹目光淩厲,看向一旁的宰相呂夷簡。   “啟奏陛下,微臣要參奏宰相呂夷簡,他自擔任丞相以來,把持朝政,欺君罔上,貪贓枉法,置生民於水火……,臣這裡有各地官員的聯名奏疏,請陛下禦覽。”   “豈有此理,快快呈上來!”,仁宗皇帝一拍桌子,龍顏大怒。   當值太監接過奏疏,雙手托著一步一步走向寶座。呂夷簡此時汗如雨下,戰戰栗栗的已站不穩了。   “呂相,你可知罪?”,仁宗皇帝看罷奏疏大喝一聲,嚇得呂夷簡險些跌倒。   “啟奏陛下,微臣冤枉!”   “你,有何冤枉?朕不會錯殺一個忠臣,也決不姑息一個奸臣,你且近前回話。”   呂夷簡緩緩走到範仲淹身旁,滿是鄙夷的看向範仲淹,一改剛才戰戰兢兢之態,反而目光中多了一些殺氣。   “臣與範仲淹素來有隙,他這是挾私報復,無故中傷,臣自擔任丞相以來,恭肅勤儉,於上心係家國社稷,於下體恤百姓黎民……還望陛下明察!”   呂夷簡恬不知恥的為自己狡辯著,這時後麵一人站了出來,隻見他威風凜凜,雙目如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此人正是兵部尚書上官秋月。   “啟奏陛下,範大人所言句句屬實,臣也對呂夷簡的所作所為略有耳聞,他曾為了數百兩銀子強占人家土地,霸占人家妻女……似他這等禽獸不如,又何談為江山社稷著想,為百姓黎民解困!”。   一時間朝堂沸騰,百官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吵鬧不休,仁宗皇帝對呂夷簡所作所為其實早已心如明鏡,隻因他權掌中樞,朋黨甚眾,此時不便將他治罪,便說:   “眾卿休要吵嚷,來人,將呂夷簡罷去相權,送回府中,令他閉門思過!”   百官散朝各自回家了,隻有上官秋月和範仲淹怔怔的站在空寂的朝堂上一言不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過了許久,兩人才慢步走出宮門,互相寬慰數言各自回家去了。   馬上就是中秋節了,大街小巷紅燈高掛,所有人都沉浸在中秋節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兵部尚書府中丫鬟仆從你來我往,挑著燈籠,端著果品穿梭在回廊裡,隻有上官秋月眉頭緊鎖,似乎他已經預感到即將來臨的危險了!   “老爺,夫人和兩位公子已在前廳等候多時了!”,老仆人走進書房,立於案前,催促他前去和家人聚餐。   “知道了,你先去忙吧!告訴夫人我隨後就來!”,他揮了揮手,打發走了老仆人自己依舊端坐在書房的黑漆書案前,手中剛拿起筆又放下了,他此時猶豫不定,宰相呂夷簡的為人他再清楚不過了,外表寬和內藏奸詐,尤其對那些和他作對的人可以說是心狠手辣,他必須寫密函邀請一個人來府中商議對策,此人對他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