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現鋒芒(1 / 1)

唐末崛起 是錦兒啊 3178 字 8個月前

卯時,長安城,天剛露出魚肚白,晨曦徐徐拉開帷幕,一切都純潔的那麼讓人心曠神怡。   承天門的晨鼓早已響起,長安的宮門、各坊的坊門也相繼打開。   大唐的常參官們早已在大明宮的望仙門等候多時,而此時的李儇正坐在床沿琢磨自己的規劃,一個重現大唐盛世的龐大規劃。   “聖人!”   一聲陰柔尖銳的嗓音驚醒了思考中的李儇,紫宸殿外,幾位身穿白色喪服的宦官宮女推開殿門,低頭小碎步陸續走了進來。   “聖上,奴婢們服侍您更衣,”領頭的宦官田令孜笑嘻嘻地抬頭看向站起來的李儇,迎來的卻是李儇銳利陰冷的目光。   “誰允許你們進來的?”李儇的語氣雖然還有著小孩子聲道的稚嫩,但鏗鏘有力,頓時嚇得眾人紛紛跪下。   李儇緊了緊束衣,拉開屏風走了出來。   聽著愈來愈近的腳步聲,跪趴在地上的田令孜更是出了一身冷汗,額頭抵在手背上大氣也不敢出,他不明白聖上是犯了什麼邪乎,怎麼突然像變了個人似的,往日也沒這些規矩啊?   而此時的李儇正居高臨下,冷冷地盯著田令孜,這個宦官可不得了,前世他在李儇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被封為樞密使獨攬大權,甚至私下裡以皇帝阿父的身份自居。   這個加快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李儇對他自然沒有啥好感,這一世自然是不會再封他樞密使了,但也沒必要殺了他。   畢竟李儇還缺一條好狗、忠狗、會咬人的狗,去背地裡乾一些臟活累活。   宦官太監這類人注定會和朝堂大臣相敵對,沒有皇帝的保護,早晚會被那些利益相悖的朝臣撕成碎片。   隻要自己緊緊栓住狗鏈,把權力牢牢握在手裡,他們一生就隻能成為受人擺布的哈巴狗,而且是一把指哪咬哪的哈巴狗。   聽到聖上沒了動靜,田令孜更是心慌不止,不知如何是好,正當他微微抬起頭,想要瞇一眼時,映入眼簾的正是皇帝的龍頭金絲履鞋。   嚇得他急忙收回目光,此時一道巨力猛地傳來。   “撲通”一聲,額頭與地磚親密接觸,濺起一道血花,隨之而來的便是李儇一字一句帶著怒氣的斥責。   “朕讓你做的,你才能做,朕不讓你做的,你就得把手腳放規矩點!”   李儇抬起腳,對著遠處的宮女招了招手,“你們倆過來,服侍朕更衣。”   在幾個年輕宮女服侍之下,李儇披麻戴孝一身白衣,宮女無微不至的貼身伺候,讓身為現代人的李儇有些不自在,但是他沒有表現出來,而是努力克製住不適。   因為現在的唐朝需要的是一個有魄力,有能力,有威嚴,說一不二的皇帝,想要快速改變手下人的看法,隻能采取一些極端措施。   “你們幾個都出去,”李儇擺擺手,示意眾人離開。   此刻,偌大的宮殿隻剩下李儇田令孜二人。   “朕小時候頗受你照顧,朕很感激,”李儇話鋒一轉,冷冷道,“但是如今朕當上了皇帝,你若不守規矩,就算朕不治你,也會有人參你,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跪在地上的田令孜磕頭如搗蒜,口中不斷低呼道,“謝聖人指點。”   “好啦好啦,起來吧,”李儇擺擺手,示意田令孜站起身來,沉聲道,“安排車駕送朕去廷英殿,另外告訴通事舍人,讓他通知今天不用早朝,朕會在廷英殿宣臣召對。”   “奴婢遵旨。”田令孜低頭趨步離開。   看了看冷清的大殿,李儇升了個懶腰,心中感慨,終於要和大臣激情對線了。   從廷英殿到宣政殿隻有兩三百米遠,這個距離,於大明宮而言,近在咫尺。但於大唐的官員而言,可能需要一生的時間去走完。   望仙門,通事舍人袁士珍正在一板一眼地宣告帝王的指令。   大臣們早已等候多時,有的吃完早點拍拍袖子以免留下殘渣,畢竟誰也不想被人抓了辮子打小報告,雖然唐朝規矩並不嚴苛,不會犯點小錯就關進牢裡砍頭,但沒人想因為這種事惡了聖上。   等到通事舍人講完,數十位大臣分為兩波,中書省門下省以及吏部禮部等官員走向宮內,而其他人則是趕往坊內的工作地點。   而進入含元殿,人流又分為兩派,中書省官員趕往西邊,而門下省的辦公地點在東邊。   而此時的李儇正坐在廷英殿裡悠哉悠哉地處理朝政,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作為歷史教授,他還是能輕鬆看懂唐朝文字的,也不知道其他穿越者是怎麼做到的,既能看懂又會寫繁體文。   唐末的官員李儇自己也記不太清,隻能憑記憶回憶起一部分,順便在宣紙上寫寫畫畫,俗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做好人員變動的規劃後,李儇擺手示意在旁邊侍奉的田令孜上前。   “去把鄭畋,盧攜和鄭從儻喊來,”李儇要組建自己的智囊團,這三個人是少不了的,希望他們幾個這個時候還沒學會踢皮球,不然自己可就痛苦了。   幾百米的距離,加上這是新君第一次召見,三位大臣顧不上禮儀,風風火火地趕向廷英殿,路上,三個人互視,都能看出彼此眼中的火熱與精芒。   尤其是身為翰林學士的盧攜,雖然隻有職務並無官職,但仍然得到了鄭畋和鄭從儻的尊重與重視。   唐朝的狀元,因為沒有履歷,一般都會先在翰林院見習一年,一旦得到了皇帝的賞識,便能很快封侯拜相,一飛沖天。   盧攜感受到自己的激動的身體,作為唐懿宗時期的狀元,在翰林院見習多年,本以為自己一生就要荒唐度過,如今卻得到新君召見,或許仕途就要從今日得以改變。   身旁的鄭畋和鄭從儻早已是朝堂上的老狐貍,想到盧攜的職務,便能推測到有關自己的召令,畢竟,唐朝的宰相之位可是很多的,而能不能吃下這份蛋糕,就看接下來的君臣召對了。   就這樣在一路上的推測思考中,兩隻老狐貍和一隻小狐貍就趕到了廷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