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過年(1 / 1)

真愛還是黃金 三個娃 3738 字 2024-03-16

時間來到年末,小李期末考試是和初三同學一起考的,成績出來之後不出意外,遙遙領先。這就造成初三年級五個班都爭搶要他,讓校長大為頭痛。   領成績單那天校長特意吩咐,叫他到辦公室來一趟。   領完成績單,他先到一(6)班去和同學們告個別,不管怎麼說也是相處了一個學期,走之前和大家打個招呼。   下個學期開學,他就和初三同學一起上課了,那和現在的同學們就接觸不多了。   班上其它同學倒沒什麼感覺,平常聯係不多,隻是驚訝他太厲害了,初一讀半個學期就跳級到初三下個學期。唯有小強不舍他,以後不能經常在一起玩。   在大家不舍的目光中,離開了教室,往校長辦公室去。   敲門,走進去,“校長好”!   “李天元同學請坐,你參加初三年級期末考試,成績非常好,我教書30年了,以前遇到最多是初一讀完跳級到初三讀,哪像你這怪胎,初一讀半個學期直接跳到初三下學期,你的天賦非常好。”   聽了校長的話,搞得小李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心裡清楚自己哪有什麼天賦.聰明,和普通人一樣。為什麼成績好,隻是多了老李的30年記憶。   “過完年初三下半個學期,你要繼續保持不驕不躁,這樣的話,中考一定能考得一個非常優異的成績。”   “到時錄取學校,縣一中不在話下,市一中市二中應該也是可以隨便挑選的,以你現在的成績,即使考好的中專也沒問題”   90年代,很多農村小孩初中成績很好,都去考上中專,當時是想早畢業,早工作,早掙錢。   當下中專錄取分數比高中高不少。後來這些中專生麵臨的情況是,98年大學開始擴招,中專文憑就不值錢了!   “校長請放心,下半個學期我一樣會認真讀書,繼續努力,爭取中考取得一個更好的成績”   “過完年開學,你想進初三哪個班?他們五個班主任,因為你都爭吵起來了”   “校長,我聽您安排,隨便哪個班都可以。”   “那好,開學後再定,到時通知你”   “校長,那我先回去了,下學期開學見”   出了校長辦公室後,本想找歷史劉老師交流一下,撩撥一番,在年級辦公室沒見著人。   劉老師教歷史懂歷史,小李也喜歡歷史。特別喜歡二戰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國內解放戰爭時期歷史。   兩個人能聊到一起,能聊各自對歷史的興趣,能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沒有代溝。   經過兩個來月的交流,小李對劉老師已經知根知底了。   劉老師叫劉群,家在市區,今年27歲,89年省城師範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市三中教高中音樂,今年響應(市教育局調派骨乾教師支援農村教育)下來鄉鎮中學教書。   由於她喜歡歷史,剛好缺歷史老師,就選擇教歷史了。支教時間是兩年,95年上半年就可以調回市三中,回去之後就能提乾。   她這次下來支教也是受到男朋友出國刺激,想進步!   有無男朋友這個問題試探了好幾次才得到答案,劉群老師有位青梅竹馬戀人,他們高中同班,大學同校。   她男朋友在畢業前考上了京城師範大學研究生,92年去M國讀博士了。   讀完博士會不會回國來就誰也不知道了,現在正是國內第二波出國潮興起時。   小李揣著成績單出了校門,挑小路走回家,走鄉間土路要40分鐘,走田埂小路30分鐘左右到家。   到家進門後,爺爺奶奶父母都在家,兩個小妹沒見著,估計去鄰居家玩了。   成績單先拿給爺爺看,得到一個誇獎字“好”,爺爺今年快70歲了,眼神還很好,平常話不多,很嚴厲。   在家裡是權威,在村莊上說話也是很有威信,村上的(紅白)好事,爺爺都是作為司儀。   每年正月初一,給村莊上前一年新生人口上族譜,都是由爺爺執筆,宗族譜是由爺爺保存,上麵記載了本村500年的人物歷史。   雖然早就知道小李期末考試是和初三年級同學一起考的,但父母看到成績單時,依然很驚訝,這初中隻讀了一個學期,過完年再讀一個學期就畢業了。   這種變化讓他們一下無法接受,難道自家生了個麒麟兒!   奶奶站在旁邊,雖然不識字,但是也很高興,大孫子讀書成績讓她自豪。   1994年2月9號除夕,這個年來的有點晚。恰好2024年2月9號也是除夕,30年一個輪回。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吃飯都比較早,三四點鐘就吃飯了。該忙活的事前幾天都忙完了,農歷二十四是南方過小年,小年後的幾天就是打掃衛生,殺年豬,磨豆腐之類。   小孩子喜歡過年,吃完年夜飯換上漂亮的新衣服,晚上父母又給壓歲錢。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還有錢!   今年也不例外,下午四點多鐘就吃完年夜飯了,小李帶著已穿上新衣服的兩個妹妹出去玩了會兒,回來時天已經黑了。   晚上七點左右時,全家人又圍座在桌上,桌中間放著各類點心,泡好茶。   爺爺下桌進房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出來時手上拿著三個用紅紙折成的紅包,一個厚一點的給小李,另外兩個給妹妹。   父親待爺爺發完紅包後,也拿出三個紅包給他們。   母親在桌上交代他們三兄妹:“壓歲錢今晚你們放在身上,別弄丟了”。明天要過去替他們保管,留著讀書費用。   到了八點鐘每年除夕最後的大餐上場了,春晚開始了。現在娛樂節目少,春晚收視率高,二三十年之後看的人就很少了。   小李拆開爺爺給的壓歲錢,紅包裡麵放著是一枚銀元。(袁大頭)!有“中華民國三年.一元”的字。   民國時期銀元當下市場價在50塊左右,30年之後值六七百塊。銀元有些稀少年份的價格幾千.幾萬.幾十萬的都有。   爺爺還是稍微有點重男輕女,給小李的是銀元,給妹妹她們是十塊錢。   從出生到現在這麼大,每年壓歲錢爺爺都是給一枚銀元,而妹妹她們除了出生第一年是給銀元,後麵都是給錢。   正月初一早上四五點鐘,就被家家戶戶的鞭炮聲給吵醒了,起床洗刷後,先給爺爺奶奶,再接著給父母拜年。   吃完早飯小李帶著兩個妹妹去鄰居家拜年,妹妹她們手上都提著一個袋子,到鄰居家拜年時,會得到很多糖果。   整個村莊六七十戶,每家都會去拜年,一圈下來,袋子裝的滿滿的。   初一是在本村拜年,初二去老舅家拜年,初三去舅舅家拜年,初四之後就是去大姑小姑大姨小姨.等親戚家拜年了。   90年代過年一直會熱鬧到過完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