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3世道神身(1 / 1)

南華仙道 三點去茅房 3298 字 2024-03-16

五日後,太陽初升,日色氤氳,為整個鳳陽嶺蒙上了一層華彩。   方木正在小山中的一座石臺上,沐浴初陽,吐納修煉。   方木其實是想睡個懶覺的,但三年來鬼臺造成的緊迫感,還是讓他早早起來運功打坐,穩固修為。   打坐中,方木聽到後山傳來老道人的聲音:“速來藏經閣。”   方木站起身,呼出一口濁氣,向後山走去。   老道人道號南江子,多年前,來到這鳳陽嶺,在一座小山上開始清修。   這裡前山隻有幾間小屋和一座大殿,老道人平時就在自己房間存放典籍。方木來這裡後,才正式將後山山洞作為藏經閣,並補充了諸多典籍以便方木隨時翻閱。   不多時,方木來到藏經閣,難得見到平日裡沒多少表情變化的師父,今日竟罕見地露出笑容。   “徒兒,自從你來山上我就為你構思的功法,如今也算完善成功了。”老道人清瘦的麵龐笑起來更加和煦。   “多謝師尊,我還想我都開辟靈海,成為修士了,以前的基礎功法是不是該換換了,沒想到師尊已經準備好了。”方木拱手,也開心得笑了起來。   老道人繼續說道:“你的靈海中有鬼臺盤踞,即便已被因果劫力消解封鎮,但其念既稱可墮仙,自不是如此輕易便可對付,你以後修行的功法,還需慎重選擇。”   “如今鬼臺的狀態難保不是順勢而為,借你因果劫力,舍去無用的墮念,蟄伏待發。”說完,老道人瞇了瞇眼睛,將一道金符打入方木眉心。   “你可借此符內視靈海,仔細再看那鬼臺,想來封鎮中的鬼臺,還不至於一點破綻都沒有”   方木也再次凝重起來,透過金符仔細內視金塔封鎮,果然發現了異常。   “鬼臺果真狡詐,而今墮力凝練更勝以往,有一絲幾乎微不可察的墮力突破金塔虛影,在緩慢浸染我的靈海,封鎮難以對其奏效。”方木說完,心中頓時蒙上了一層陰雲。   老道人似在意料之中,將一塊玉玨交給方木。   “此玉玨內有一功法,其名三世道神身。是我以南華真經為基,為你量身打造的功法,若能修成,鬼臺之禍可解,修行亦可有所建樹。”   “修行此功法需以神為引,凝三尊道身,此神即魂中靈念。既已開辟靈海,靈體已生,靈體為神之顯化,則需以靈體為引,裂靈體以成道身。”   “每尊道身修行都需經歷撕魂裂體之痛,非常人所能忍受。而靈體分裂最為兇險,稍有不慎,將靈念盡散,成為癡呆。“   老道人頓了下,向方木問道“如此,你可願修行?”   方木聞言,目中露出堅毅,回道:“自鬼臺盤踞我身魂,混沌蒙昧,漸入沉淪,若非師尊所救,難復清明。”   “鬼臺之種若是爆發,我父親和母親也難逃厄難。若此功法能與鬼臺抗衡,弟子修行便是,魂裂靈散,也好過成為行屍走肉,墮入沉淪。”   老道人點了點頭,繼續開口:   “三尊道身,各有其靈念,可修不同之道,可看作獨立之身,故稱三世。”   “其一身主修佛門之法,作墮念之引,若鬼臺爆發,則可牽製鬼臺,吸收宣泄的鬼臺墮念。”   “其二身主修儒門之法,日日省思,約束己身,以防被鬼臺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心神。”   “其三身為本尊真道,需明悟本我,自悟本真。然茫茫眾生,本自無我,故此身最難修成。”   “若能悟得真我,本尊道成,三世合一。鬼臺,有大來歷,大恐怖,也有大機緣,或可借之.......”   方木明明看到師尊嘴唇開闔,卻並未聽清後麵說的是什麼。   方木撓了撓頭,向老道人問道:“師尊,可借之如何啊,我沒聽到您後麵說的是什麼。”   老道人嘆了口氣,“想來,你還無法承受此間因果,故而無法知悉。也罷,你隻需知曉此功法若能大成,鬼臺倒也不足為懼。其餘之事,你以後就知道了”   “因果嗎。”方木喃喃,將心中疑問暫時壓下,向老道人回道:“那我便參悟修行道身,爭取早日解決鬼臺。”   老道人心知,道身非輕易便可修成,鬼臺也並不是輕易就可解決的,剛剛之言也有安慰方木的意思,於是繼續說道:   “兩月後,蒼蘭學宮招生試煉開啟,你已踏入靈海境,對你而言,此試煉應當可以通過。”   “倉蘭學宮是這倉蘭洲最大的學府,擁有整個倉蘭洲最多最全的修行典籍,匯集諸多修行流派、門派勢力以及世家傳承的修行理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不過在論道中,儒門尤占上風,故而儒法最為昌盛,在倉蘭學宮你可主修儒道之法,築道神身之二。”   方木有些不解,“師尊,我跟在您身邊修行都感覺有修不完的道,學不完的法,為何還要前往學宮修行呢?”   老道人笑著說道:“很久以前,修行的確是各隨其師,各修己道。但修行日漸昌盛,道法繁多,浩如煙海。”   “最開始,一個人能修什麼道,隻能取決於他能接觸到什麼道,並不一定適合他自己。往往修行到了高深的層次,才發現自己真正想要修行的道並非此道。”   “但此時改道重修多有不便,甚至若修行之法沖突,需得一切推倒重來,如此,代價太大。”   “後來便有大修提出兼修明道的理念,意思是說,一個人知道和接觸的道越多,也就越發能夠明悉自己該修的道,該走的路,這便是學宮建立的意義之一。”   “直到上荒之戰後萬民教化,各級學府便應運而生,由諸國勢力各自組建。你小時候開始修行的啟塵和凈靈之法便是由你們當地的學府負責教授。”   “啟塵和凈靈之後,若能開辟靈海成為修士,則可入學宮修行,學宮道法繁多,修行理念紛雜,最適合初階修士在此打好基礎,紮實修行根基,。”   “即便是世家大族,古老傳承門派也會讓弟子前往學宮修行,豐富見識,明悟諸多道法,以便其走出自己的道,提高弟子修行的上限。”   “而更高級別的學宮,往往傾一國,乃至數國之力才可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