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刻。 星輝連接下的另一處,萬般煊赫的鹹陽城。 這座自從孝公以來,就一直作為王都的城池,奮六世餘烈後終於一統中原,成為華夏神州最耀眼最繁華的中心。 萬邦來朝,四海跪伏。 而作為皇帝臨朝議政的鹹陽宮殿,修葺得金碧輝煌,氣勢恢宏遠超歷代。 但是鮮有人知,皇帝平時並不上殿,像是電視劇裡的早朝在秦朝是完全不存在的東西。 隻有大朝議的時候,皇帝才會召集文武進行典禮,但更多的時候,皇帝如果需要議政,都會將臣子召集到自己私人的辦公處,也就是所謂的小朝議,這才是當世最常見的秦朝君臣論正攵的形式。 無論你對當朝皇帝抱有什麼樣的評價,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嬴政的勤政程度遠超歷史上平均水平,隻有屈指可數的幾任精力特別旺盛的皇帝能與之比肩。 除此之外,始皇帝還是個通宵黨。 年輕時征伐六國,經常就是晚上三四點鐘的時候,找李斯等人來開會。 秦朝沒有九九六,而是全日製的。 嬴政的作息通常是在尋常人的早膳之後開始睡覺,而且他的睡眠極短,一天隻三四個小時就足矣。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帝歷來便有暈厥的宿疾。 年輕的時候還好,近些年來,這個病就變得頻繁了起來。 禦醫也束手無策,好在皇帝身邊不乏能人,有術士向皇帝供方,服用丹藥之後,能在片刻後就讓皇帝從無力虛弱的狀態恢復氣血通暢的狀態。 不過,正因為如此,皇帝的身邊總是需要有人伴著,以防他的舊疾發作時,及時地喂他服下救命的丹藥。 這個工作,一直以來都是趙高負責的。 這位假以時日必將位極人臣的大宦官,此刻還小心地蟄伏著,並沒有展露他的鋒芒。 事實上,正因為他的貼心懂事,才讓一直以來都有意限製宦官外戚,甚至是皇親國戚的皇帝,破例為他封賞了一個有實名的官爵,中車府令。 一來,是嘉獎趙高這些年來鞍前馬後的功勞。 二來,也算是專業對口,趙高駕車的車技乃是秦國一絕。 但是哪怕趙高是皇帝的心腹,哪怕趙高陪伴皇帝的時間比他所有的嬪妃加起來都多,但有一些事,也是趙高不能觸及的。 就比如說現在。 趙高一人獨守在廊道的門外,這一整條數十米長的甬道空無一人,隻有墻壁上寂寥的火光在攢動著。 趙高的袖兜裡,揣著一個朱砂紅的丹藥,那是皇帝救命的藥丸。 他的表情有些緊張,一雙單眼皮卻機靈的眼神睨著門扉,耳朵若有似無地向內貼近。 這既是為了想弄清裡麵的動靜,又不是真的偷聽。 知道皇帝性格的人,趙高敢說,普天之下除了他趙高,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什麼李斯,蒙恬都要靠邊站,至於皇太後趙姬那更是沒譜的事情。如果硬要讓趙高找出一個對皇帝了解差不多的人,大概是呂不韋加王翦。 呂不韋乃是天下絕頂最聰明的那撥人之一,可惜他看清楚皇帝的本質太晚,所以算半個。 而王翦則恰恰相反,他因為活得夠久,看穿了皇帝的一些特質,但因為他隻是一介武夫,遠離皇帝所在的正攵治圈子,所以也隻能算半個。 要他趙高來說啊,皇帝既重情又無情,既寬容又冷酷,既禮賢下士,又將他們視為草芥。 在他眼裡,沒有一個人是不可以替代的。 他可以給一個人高官厚祿,轉眼就可以將他打入無底深淵。 這取決於的不是皇帝自身的好惡,而是你有沒有觸犯到皇帝真正的逆鱗。 而眼下這個房間,就屬於皇帝的逆鱗之一。 在這個世界上,知道這個地方的人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甚至連公子扶蘇他們都不知道這個地方的存在。 對於趙高來說,這既是一種榮耀,恩寵,但同時,也是一種不可預估的風險。 已知這個房間是絕對不可以進入的。 就算是聽到什麼,也要當做完全沒有聽到。 可萬一皇帝發病了,向趙高求救了,那時候趙高進還是不進呢? 皇帝會念在他救主的忠心網開一麵嗎? 就像是蒙毅要用軍法處刑自己的時候,皇帝出麵的請求那樣。 這些趙高不敢想。 因為他害怕自己一想,就會魔怔。 他隻能心中默默地不斷祈禱,希望皇帝陛下在裡麵千萬不要出什麼事,希望他趙高能夠在這位置上多享受幾年。 現在的趙高其實沒有多大的野心,因為他還沒有看到能夠攥取權力的機會。所以想著自己能夠跟在皇帝身邊,多伺候幾年,等伺候不動了的時候,希望念舊情的皇帝能夠恩準他安度晚年。 隻要不觸碰皇帝的逆鱗,嬴政對於手下的人還是挺好的。 趙高其實知道這間密室裡麵有什麼。 這不是他故意打探的。 而是皇帝親口告訴他的。 “小高子,你知道這間屋子裡有什麼嗎?”那時候還未是皇帝的秦王曾經這樣問過他。 趙高當時斬釘截鐵地回答:“不知道。” 秦王政又問:“你想知道嗎?” 趙高答:“大王需要我知道我就知道,大王需要我不知道我就不知道。” 秦王政笑道:“這裡麵存放著九鼎,呂不韋滅了東周,就是為了它。” 九鼎,久居宮中博聞廣記的趙高,肯定知道並了解那是什麼,意味著什麼。 並且還知道,早在呂不韋滅東周國的七年前,九鼎就被毀的事情。 但從道理上來說,呂不韋執意滅東周的動機,其實沒那麼必要。 難道這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玄機? 想著這些事,趙高的腦袋壓得更低,視線死死盯著自己的鞋尖。 一直注視著趙高反應的秦王政伺機問道:“趙高,現在你知道這間密室裡有什麼東西了?” 趙高的視線依舊盯著鞋尖,額頭有細密的汗珠滲了出來:“大王恕罪,小高子剛才略有耳鳴,未能聽清主子的話,所以不甚清楚,還請大王您再說一遍。” 秦王政又看了趙高約3秒的時間,然後哈哈大笑:“好,算你聰明,記住,不要試探,不要窺聽,該你知道的你會知道,不該你知道的……” “小高子絕不知道。”趙高依舊盯著自己的鞋尖,看著秦王挪步,推開了眼前的那扇門,然後門扉在自己眼皮之上再度收攏。 從此之後,趙高就知道,這間密室屬於皇帝的逆鱗之一。 皇帝有很多秘密,哪怕每天侍奉在他身邊的趙高都無從知曉的秘密。 他不是不能知道。 而是不敢知道。 因為他知道,皇帝有兩張臉。 一張皇帝願意讓你看到的臉。 一張你看到就會死人的臉。 一直待在距離皇帝最近的位置,他自然見過皇帝的另一張臉,幸運的是,他沒死,因為死的都是別人。 所以,趙高很有自己的分寸,皇帝不是那種喜怒無常的人,在他翻臉前,他一定會給你充分的暗示。 對於皇帝敬佩看重的人,甚至有第二次機會,至於第三次,像什麼韓非之流,在趙高看來真是死不足惜。 王綰至少還是聰明的,但那老頭距離死其實也隻差一步,不過他是呂不韋的弟子,看到過呂不韋的下場,所以知道什麼叫做舍卻功名全身而退。 想到這,趙高開始思索,當今朝堂之上,哪些人是該死的,哪些人是不該死的。 他想到了蒙毅。 這個曾經要皇帝依法處刑自己的人。 他堅稱自己找到了刺客,逼刺客跳崖,卻沒有找到刺客的屍首。 皇帝雖然很大度地表示相信蒙毅,但趙高知道,生性多疑的皇帝隻是表現出那份君臣濡沫之誼罷了。 不然,他也不會到現在還沒有撤回那道天下大肆搜捕刺客的命令。 當然,皇帝安撫中書令的原話是:“這次禍首雖除,但六國餘孽反復的勢頭依舊讓朕心憂,必須嚴刑重典地掐滅這股風氣。” 皇帝還命駐紮在南部邊境的軍隊加緊備戰,按照皇帝的這口心氣,這天下一日不統,他是誓不罷休的。 思尋間,身後有腳步聲傳來。 趙高回頭,隻見一個束沖天冠冕,黑紗遮麵的男子藉著道旁燈火款款而來。 你說一層紗其實擋不住太多的東西,但這人的五官卻很神奇,有一種你前一刻看著隻是雙十年紀,初出茅廬的青年,再復看時,卻有三十歲的剛強不羈,而又一眨眼,血性化作成熟,沖動化作智慧,盈於眉間,沒於唇齒。 這個男人的年紀一直成謎,但趙高卻很清楚他的名字。 徐福。 替皇帝煉藥的方士眾多,出名的如燕人盧生,韓人侯生,都身兼著博士的身份。 唯獨這位名為徐福的方士,雖然沒有具體的官職,但是趙高卻很清楚,皇帝對他頗多倚重,遠超其他方士。 原因趙高隻能自行猜測了。 方士有雲:長生法有二。 服食藥石,可延年益壽。 但要想不老不死,得問仙求藥。 而這位方士徐福的工作,顯然就是為皇帝覓仙尋藥的。 趙高是個有眼色的人,更是懂交際的,這會看到徐福的身影,便是遠遠地伸手一福。 徐福也是來到近處,置身還禮。 “數月未見,中車府令別來無恙。” “徐公才是,風采依然。” 雙方一陣寒暄,再由徐福問道:“陛下可在裡麵。” 這話雖是問的語句,卻沒有問的意思。 想來也是,這間密室建在鹹陽宮之下,鹹陽宮的磚石可是厚到可以用來防挖密道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若是不知道陛下就在這裡,那徐福壓根就不會來這。 但雖是迎逢的場麵話,趙高卻做的滴水不漏,含笑道:“陛下在裡麵,但是陛下想要獨處的時候,我們底下人可不該僭越。” 徐福也笑著回應:“這是自然,我就在這和中車府令一起等吧。” 趙高稱善。 兩人都是能言善道的妙人,徐福說起了自己在外數月造訪仙山的奇聞趣事,趙高則說跟隨皇帝身邊,宮裡宮外一些見微知著的瑣事。 本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二人卻也能相談甚歡。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沉重的石門打開,一身輕裝的皇帝出現在二人的麵前。 兩人都是恭敬地行大禮俯下身去。 皇帝看到徐福略微有些驚訝,但很快麵露期冀地追問:“怎麼樣?” 徐福搖了搖頭。 趙高看到皇帝的眉心蹙了起來,那是發怒的征兆。 但很快,他又收斂了龍顏,將失望的表情藏於笑容之後:“沒事,任重而道遠,這事不是一朝一夕能成,朕信任你,也有這個耐心。” 徐福再度躬身:“謝陛下。” 這段拂過,皇帝又突兀地問了徐福一個問題:“王賁呢?” “大將軍謹遵皇命,做他該做的事。” “好,很好。” 連說了幾個好字,皇帝招呼趙高,為徐福備酒,要夜宴這位方士,但被後者婉拒了。 後者告辭,皇帝也不留。 隻留下聽過餘音的趙高,轉念,便忘了皇帝和徐福有過的這段對話。
第51章.謁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