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規劃(1 / 1)

周溯很爽。   哪怕天氣很熱,但在這些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前擁後簇下,周溯也感覺很爽。   “君子,多虧了你,咱們這裡日子可是一天比一天好過,越來越有盼頭了。”   “就是說啊,就連鄰鄉的人看到之後,都大為驚訝,向我們討教製作的方法。”   周溯笑意盎然地點頭問道:“那你又是怎麼說的呢?”   “那當然是按照君子的吩咐,告訴他們去墨家。”   “好。”   作為一個穿越者,周溯是十分贊同項羽那句,人不裝逼,如錦衣夜行的。   但他之前就一直有一個視角盲區,覺得自己將來終有一天,要在那些達官貴胄,歷史名人麵前人前顯聖,甚至跑到始皇帝麵前輸出。   畢竟過去他看過的小說都是這麼寫的嘛。   穿越到明朝,震驚朱重八,穿越到唐朝,震驚李二,三國就是曹操劉備之類的。   誰特麼辛苦穿越到一個朝代,不去用知識服務那些大佬,換取榮華富貴錦繡前程,而是跟一群成天在泥地裡刨土討生活的農民土包子打交道,有意思嗎?   誒,別說,還真有意思。   這些人熱情好客,說話又好聽,他超喜歡這裡的。   周溯甚至聽了他們的吹捧之後,有些飄飄然,不僅額外追加了一些設施的計劃,還在腦子裡有了一些過去沒有的想法。   你看,現在周溯拜入了墨家,是墨家人對吧。   這墨家雖然不如往日那般繁盛,但好歹有著當世顯學這樣響當當的名號,還有眾多實力不錯的弟子,總歸比起其他小門小派來,算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然後再加上周邊這些,原楚地,對秦朝心懷芥蒂的居民。   他完全可以藉此打造一個對沖亂世的基本盤啊。   周溯想好了。   他不會效仿項梁那樣,直接在這裡起義,擁護楚懷王去打什麼天下。   他完全可以學趙佗,擁兵自重,坐觀天下成敗啊。   辛辛苦苦打生打死乾什麼啊,項羽活幾歲,劉邦活幾歲,趙佗活幾歲。   而且會稽郡,東麵靠海,南可至島夷,北可高夷,東可至東瀛。   真要被逼得地上過不去,周溯就效仿徐福,早兩千年開啟大航海時代。   有了這樣的想法,周溯就需要進一步地收買人心,讓這些農夫村人擁護自己。   周溯其實也有這個自信,像那半路出家的張角,靠符水這種東西都能忽悠人,那周溯如果用上青黴素,豈不是活神仙了。   當然,青黴素不好做,沒有太多藥理知識的周溯恐怕失敗居多,但是下階位的替代品大蒜素倒是不難。   既可以抗真菌又可以抗細菌。   再來,周溯可以推廣一下肥皂。   這玩意又簡單,又實用,等到積累了一些勢力之後,他再去讓老鄧弄批馬,召集一批體格健壯的青壯,搞一套騎馬三件套出來。   這個時期的戰爭,騎兵並不是主流。   主要是因為沒有馬具。   而沒有馬具的配合,要想在馬上自由馳騁,得具備極高的馬術和戰鬥素養。   而騎馬三件套就大幅度地降低了這個門檻,周溯要求也不高,就五百人的騎兵,高機動性做為遊擊力量,再配合上他那可以數公裡外狙擊敵將主力部隊的射日弓和殲星炮,守個老家輕輕鬆鬆。   然後再背靠大海,根本不擔心對方截糧道,如果對方真敢到海上來,就教育他們一下什麼叫做未來的大戰船,火炮叩國門。   這便是周溯一時間為自己規劃的宏偉藍圖。   雖說其實還是擺脫不了茍安一方的思想,但比起過去奉行的獨樂樂,孑然一身的想法,算是包含的人數和覆蓋麵更廣了。   當然,計劃是長遠的,還要分步推行。   就周溯來看,自己是有足夠時間的。   現在是秦王政二十九年,距離秦王死而天下崩,還有八年時間。   這八年的時間,足夠周溯在這個遠離秦國中樞,又對其抱有怨憤的邊陲之地,打造一批自己的擁躉。   這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分了項家的羹,因為項梁就是從會稽起事的,但他們現在不是戰略合作夥伴麼,等真到了那地步,再說唄。   大不了前期當個投資人,後期項羽野心膨脹到不能容人的時候,他再從這裡撤資,不是還有劉邦麼。   嗯。   那麼為今之計,就是先搞定這條通往百越國的商路,在接下來幾年的百越之戰當中,狠狠地賺它一筆。   也能為自己日後的發展,積累下起始資金。   周溯認真地盤算了一下。   現在以景丘為主,逐漸輻射出去的周邊,能夠給周溯提供的產品,分別有皮革製品,醃肉,等到稻米成熟,還有一定量的糧食。   但是吧,這些都有其相當大的弊端。   首先,這牛啊羊的確實在養,但是限於地形,產量上不去,現代的海寧皮革,收的也是北方的皮,和其他國家牧場的皮,很少說從湖羊上扒皮的。   其次,稻米也是同樣的問題。   雖說有句老話叫做蘇湖熟天下足,但是溯湖是更北邊一些的平原,會稽限於丘陵地形,很少有連片開闊的耕地,哪怕有了水車,跟真正的產糧大郡也沒法比。   再加上苛刻的賦稅,根本沒撈頭。   所以雖說閩越,南越那邊山地多,糧食少,賣糧是個很有賺頭的東西,但周溯顯然做不成這個生意。   既然如此,他就隻能將商品變換一種形式,然後再賣過去。   首先,是他的高度糧食酒。   這個老鄧把樣品給那邊接洽的項梁和一些貴族看過之後,人家就下訂單了。   火腿,也不錯,但是這個製作工期長,而且有季節限製。   還有一點,這東西沒辦法走量,除非從其他地方引入,但勢必會引起關注。   接下來,馬具三件套不行,這個東西周溯要藏私。   那麼考慮到南邊的環境,周溯覺得,現階段可以賣肥皂,驅蟲膏,這兩樣,都沒什麼技術要求,隻要打個樣,村民自己就能批量生產。   而且這東西,賣到蚊蟲多,環境濕熱的百越,妥妥的一本萬利。   除此之外,周溯還打算推廣種桑養蠶。   絲綢的出現,追溯到黃帝時期的螺祖。   但是興起的時期,是在西漢,而絲綢三大中心也不在現在的蘇杭,而是長安,山東和四川,著名的蜀錦,是不遜色於漆器,玉器的奢侈品。   周溯決定要兩手抓,既要有能夠惠及大眾,薄利多銷的產品,也要有高端消費,讓那些六國貴族,達官顯貴願意心甘情願掏錢的商品。   而這絲綢,就是頂好的東西。   一來,能夠彰顯身份,窮人穿不起,產量少。   二來,南邊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周溯穿這一身長衣都大呼受不了,更別提那邊更接近赤道的溫度。   這玩意如果能夠量產,再配合稍微的暈染或者刺繡,周溯有預感,那些早就提桶跑路到南邊的六國舊貴族們,會排著長隊高價來買他的東西。   念及此,周溯決定,現在就把任務給布置下去,等過個十天半月,第一波釀下的白酒發酵完成時,正好捎上肥皂和驅蟲膏,然後就能委托項家,向南邊發貨了。   當然,人家畢竟是古人。   很多東西你跟他們說半天,人家也弄不明白,用看的,才理解的夠快。   “都聚過來,聚過來。”   亭長,求盜許成,這些都算是熟人,這會由他們帶隊,簇擁在周溯周圍吆喝著。   周圍的村民聽到聲響,紛紛聚集過來,一同的,還有停靠在路邊馬車上的中年,少女,以及兩位親信侍衛。   “發生什麼事了?”   “好像聽說就是那位製造水車的君子,今天來村子了,好像有什麼東西要公布。”   “走,去看看!”中年人對兩個親衛道。   “那我留在這裡照看小姐。”其中一個道。   “嗯。”   就在中年人要點頭應下時。   少女的身影從馬車上跳了下來:“爹爹……我也想過去看看。”   中年人沒疑其他。   畢竟少女平時深居簡出,這算是頭一回來到江南一帶,對當地的風土民情感到好奇也正常。   “那就一起過去看看吧。”   言罷,一行人跟著村民一起,朝著人聲鼎沸處匯聚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