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來到九月初,黎陽答應作為代表團副團長參加漢城奧運會,離開賽還有兩星期,黎陽得提前回去準備一下。告別了何情幾女,黎陽回到了首都。 黎父黎母看著兒子回到家中開心極了,吩咐他住在家裡,反正媳婦也不在這,黎陽愉快地同意了。 沒過幾天,李成儒回了首都,他之前一直全國到處開店,現在他可是億萬富翁了,他占有特別特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老弟啊,哥現在也是億萬富翁了,和做夢似得,多虧了,老弟你的點子。”李成儒感慨道 “咱哥兩誰跟誰,這幾年,你為了特別特忙來忙去也不容易,吃了不少苦吧。” “比拍西遊記時候好多了,這個有奔頭,賺的全是自己的,西遊記是吃力不討好,不提傷心事了,對了,老弟,今晚我組了個局,給個麵子唄,給哥去撐撐場麵,我可誇下海口了。” “得嘞,我就和老哥你去混點飯吃。” “好,到時間我電話叫你。” “等你電話。” 三裡屯便宜坊 黎陽來到飯桌的時候眾人都到齊了,他還沒來及說話 突然一個其貌不揚,一嘴齙牙的男人,迎了上來,開口道討好道“抬頭看到北鬥星了!” 我勒個去,尖腦殼、三角眼、大板牙,這張其貌不揚的臉對於編劇黎陽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馮小崗對於中國電影,絕對稱得上是個裡程碑式的人物,他開創了賀歲片的先河,他獨特的馮氏幽默在某種程度上,比周星池的喜劇電影,對中國觀眾的影響更為深遠。 這時李成儒走了過來,沒有理睬馮小崗,得意的把黎陽介紹給眾人,海晏,王碩,趙寶剛,還有葉進,傳說中的京圈! 京圈,最早是由一批部隊大院的文化人士立起來的,他們也被叫做大院子弟。大院子弟就是指建國後在京城機關大院長大的乾部子弟,有軍政文工團或者八一製片廠大院等部隊文藝機構背景,以50、60後為生力軍,部分40後做補充。 中國搖滾最早就出自大院子弟林某,他在60末、70初接觸了大量先鋒音樂,並組建了樂隊,在家中、軍隊裡舉辦小型的搖滾派對,好事者還考據出他能聽到的專輯,當時大部分人都還忙著賺飯錢,穿個喇叭褲都能當流氓抓起來的年代,鄧莉君的音樂都還是靡靡之音,有途徑接觸外國文藝,可以不賺錢專心搞愛好,搞搖滾的,可想而知其身份。 最著名的大院子弟有馬位都、王碩、薑紋、鄭小龍、崔建、葉進、葉大英,以及後期加入的張原、徐靜磊、大小王兄弟,甚至還有從2005年就北上極力向京圈靠攏的陳可辛,京圈不隻是一個圈子,它是很多個人脈圈子匯在一起的大圈,基本大多數知名的演員導演都住在京城,在京城居住的導演、演員、編劇基本占到了全國總數的八成,所以這個圈子的機遇也就格外得多。 京圈向外擴展的很慢,進去也很不容易,例如馮小崗,他最多也就算半個大院子弟,在他還沒有成名的時候,千方百計討好王碩,像追求夢中姑娘那麼死纏爛打,後來終於夢想成真,見到真佛取得真經了。 進入京圈的順序很重要,按資排輩的情況明顯。 當然不是說不進入這個圈子就混不下去了,很多人和這圈子沒關係,也照樣風生水起,隻要是能抱上了京圈的大腿,那就不缺電影資源和大導青睞了,因為他們特別喜歡互相介紹提麵兒,用熟人熟臉,京圈也不僅僅是麵上這幾個經常能看見的人,也不僅僅限於內地娛樂圈資源,港臺的資源和歐美的一些合拍片資源也都會融在裡麵。 由此可見京圈是何等牛逼,在西北圈沒有崛起之前,京圈在國內文藝圈,基本上就處在壟斷地位。 王碩,痞子文學的創世人,日後京圈響當當的大佬,外人不清楚這廝的能量,圈子裡的人誰不知道碩爺的大名,那是真正能橫著走的主,馮曉鋼,薑聞當小弟,國師張一謀都要退避三舍的豪橫王。 千萬不要小看京圈的能量,在中國電影剛走上高速路,開始發展的那些年,京圈差不多壟斷了業內一大半的資源。 有句話說京圈捧誰誰火,可沒有一點吹牛的成分在裡麵,看看徐才人,再看看後來走位走位回首掏的小百合,事實上都是因為借助京圈的能量才走上人生巔峰的。 王碩正是這個圈子裡的大佬之一,徐才女就是他捧起來的,圈子裡好些狗屁倒灶事的發起人。 黎陽對王碩的了解,雖然僅限於前世看過的一些報道,還有一些“野史”,可王碩其人應該和報道上寫的相差不大。 要說講義氣,王碩的確也夠意思,就拿馮小崗來說,他不是大院子弟出身,本來沒資格混人家的圈子,可他願意鞍前馬後的侍候,王碩邁不過麵子,也樂意提攜,不然的話,馮小崗能順順當當的進電視劇製作中心? 可要說他不夠意思,在對待馮小崗的問題上,也的確差點兒意思,後來王碩自己開公司,製作電影,馮小崗就是馬前卒,可歸根結底也沒落多少好處。 特別是後來馮小崗打算單乾,這裡麵未嘗沒有王碩欺人太甚,拿著馮小崗當白工的原因。 其餘的還有葉進,這家夥就是《甲方乙方》裡麵趴在土窯上麵哭的尤老板,後來還拍了個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變著法的找了個特型演員演馮褲子,狠狠的把馮小崗給涮了一把,可就這樣,當時已經是國際知名大導的馮小崗居然連個屁都沒敢放。 這位在京圈裡的名氣最小,可實權最大,《甲方乙方》裡麵有場戲是幫著一個書店老板圓將軍夢,需要一個大場麵,有坦克的那種,換做別人估計也就不拍了,可葉進一出馬,直接把劇組拉到了坦克團訓練場,怎一個牛逼了得。 葉大英,這位更牛逼,根紅苗正的三代,別看作品不多,可能量絕對驚人,當年香江藝人來內地拍戲需要走非常復雜的審批程序,還不一定能辦成,可葉大英輕而易舉的就請來了哥哥張國榮給梅姐姐搭戲,一部《紅色戀人》就把梅葶給捧紅了。 還有一位就是鄭小龍,趙保剛實際上就是他的人,而且聽說葛大爺也是這位帶著入的行,不張揚,可卻是名副其實的京圈大佬,王碩都得給麵子的牛人。 這四個人組成的陣營結果就是,捧誰誰紅,推誰誰火,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京城影視圈裡火起來的藝人,有百分之九十都是京圈帶起來的。 京圈成員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大院子弟,雖然也接受外來人員,看踏進這個圈子容易,想要在這個圈子站穩腳跟卻很難。 英噠本人演過馮小崗的電影,他的電視劇有一部還是京圈核心人物王碩給取的名字呢,可誰敢說,他就是京圈一份子了嗎? 很明顯,他不是。 就因為出身不同,頂多算是個編外,可以借用京圈的資源而已。 眾人看到李成儒真的是黎陽大哥都驚呆了,還以為他吹牛呢,看來真不能小看這小老兒。黎陽笑嗬嗬地和眾人打著招呼,沒什麼架子,大家邊吃邊聊。 王碩明顯喝大了,向黎陽吐槽現在的文學都是狗屎,紅樓和西遊記拍的更是一塌糊塗,黎陽心裡有點不高興,可是知道眼前這個人是混不吝的主,也就沒有計較,王碩還想在說什麼,旁邊的葉進用菜把他的嘴堵住了。 前世在一次采訪中,王碩對19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這樣評價道“怎麼能讓一幫子紅學家來改劇本,太可笑了!紅學家就是世界上最無聊的一群人。原著就是最好的劇本了,改的什麼玩意兒!你把紅學家琢磨的這點東西拍出來,全把人物給毀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三不四的!看得我都快吐了。再把臺詞拿普通話一念,太別扭了。” 雖然《紅樓夢》中的服飾有“窄裉襖”“箭袖”的旗裝樣式,但是也有“華冠”“袍襟”這種漢服特征出現。因此,對《紅樓夢》的故事背景,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但是,“必須穿旗裝,說北京話”這才是王碩心目中《紅樓夢》應該有的樣子。都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可王碩眼中的“哈姆雷特”,與王扶林導演的不一樣,他便要大肆炮轟。不光向《紅樓夢》“開炮”,王碩對其他四大名著的影視化,也是毫不留情的一通鄙夷:“拍得太傻了!”王碩說。國產電影就是沒腦子,看武俠和言情就是沒品味,瓊瑤、金庸、四大天王、再加上成龍的電影,在王碩嘴裡成了當時的“四大俗”。 葉進這個人挺有意思的,席間,黎陽出來放水,遇到了葉進也出來上廁所,葉進看到黎陽本錢雄厚,羨慕不已。 “兄臺在哪高就?”黎陽打破沉默道 “別提了,現在在一家貿易公司混吃等死呢!”葉進吐槽道 兩人聊了一會兒,互留了聯係方式,然後一起回到了酒席上。吃完飯後,眾人互相道別。李成儒對黎陽豎起大拇指“兄弟今天真給哥哥麵子,我還怕你當場和王碩翻臉呢,他就是這狗脾氣!” “老哥,你的麵子我還是要給的,咱兩再喝兩盅。” “得嘞”李成儒高興道 接下來幾天,黎陽除了和李成儒喝酒以外,還聯係了葉進,和他出來吃了幾頓飯,一來二去,兩人就混熟了。
第84章 京圈(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