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8號 來到戛納後,黎陽很快就找到了程凱歌一行人,沒辦法戛納非常小,程凱歌一行人在白人裡非常顯眼。程凱歌看到黎陽後,鬆了一口氣,有黎陽在這裡,他就有了底氣。 戛納國際電影節,也被稱作康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和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其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創立的宗旨在於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臺。 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革,如今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作的平臺。整個電影節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影業同時進行。時至今日,還不曾有哪一位中國導演真正觸碰過那代表著最高榮譽的金棕櫚大獎。 後來很多來自內地的導演經常做的事就是拿著自己的作品來到戛納,擺出一副懷才不遇的樣子,吸引歐洲片商的注意力,這一招無往不利。 中國電影和戛納電影節的緣分,還始自於1959年,田深的《蕩.婦與聖女》成為首部正式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中國電影。 到了60年代,邵氏大導演李漢祥的《倩女幽魂》、《楊貴妃》和《武則天》曾三度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楊貴妃》更是因其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首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橙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全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正式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然後一直到1983年,岑樊的《阿Q正傳》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內地電影。 緣分頗深,但是,時至今日,還不曾有哪一位中國導演真正觸碰過那代表著最高榮譽的金棕櫚大獎。 穿越之後,黎陽還是第一次來歐洲,五月的戛納,氣候倒是比香港那邊舒服了許多,至少這裡的溫度沒有香港那麼炎熱。 “老程,張國榮人呢?”黎陽看到一行人裡沒有張國榮不禁疑惑道 “他昨天打電話告訴我今天晚上到。”程凱歌無奈的說道,黎陽和張國榮這兩個大爺一個比一個能拖,也不知道是誰學的誰。 “我還是第一次來法國呢!?” 鞏俐拿著相機,不停的對著街邊的建築按動快門。邊拍照邊興致勃勃的望著周圍的一切,她之前去過柏林電影節。 黎陽和程凱歌對視一眼,都覺得無語。或許他們倆都太土了,欣賞不來這個法國小城的美。 不過,那些破房子有什麼可拍的,看著好像是中世紀的產物,但實際上,全都當地借著戛納電影節的名頭,當地的旅遊產業被開發之後新建的,有個屁的文化底蘊。 京城的一條胡同,那些個清磚明瓦,隨隨便便挑出來一塊,就能完爆這裡的一切。 “程導,明天怎麼個流程?” 黎陽是第一次來參加這種影展,以前隻是聽說過,具體的流程和主辦方組織什麼活動,他是一概不知道。 “明天主要就是展映,進入主競賽環節的電影都有三天的展映時間,後麵就是評委會投票,這期間獨立電影可以得到展映的機會,好些人,都指望著這段時間賣片子呢!” 程凱歌說的這種現象十分常見,每個電影節永遠少不了的就是蒙事兒的,尤其是歐洲三大這樣有影響力的。 那些所謂的導演每逢這個時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都會集體出動,從世界各地趕過來,然後擺出一副懷才不遇的樣子,隨便找家電影院門口一蹲,然後隻要等著有人過來搭話就行了。因為總有傻子希望能做發現千裡馬的伯樂,也有很多片商希望通過這種廣撒網的方式,讓自己發家致富。 後來這一招被中國的導演運用的如火純青,很多拍完電影,卻拿不到批號,作品沒辦法上映的年輕導演就會前仆後繼的來歐洲三大,往往他們的片子總能賣得出去。這概率可比當年周閏發西裝革履的站在電梯門口等邵大亨發現高多了。 到了天黑的時候,張國榮姍姍來遲。 “老張同誌,你怎麼這麼不積極,是你競爭影帝還是我競爭影帝。”黎陽吐槽道 “主角都是最後登場的,況且你有什麼資格說我,上午程導打電話還和我吐槽你人還沒到。”張國榮是一點麵子都沒給。這時候程凱歌尷尬了,畢竟不應該背後吐槽自己的老板。 “你的影帝是不想要了吧”黎陽這話說的帶著威脅的意味 “你答應過我的,如果我拿不到影帝,你得再給我一個劇本。” 張國榮和黎陽兩人是針鋒相對,程凱歌和鞏俐無奈的對視了一眼,這種情況他們在劇組就見識過了。 “算了,我大人不記小人過,既然人都到齊了,現在我帶著你們去吃法國大餐,敞開了吃。”黎陽大方的說道 “雖然很不爽你用大餐來討好我,但是該吃還得吃。”張國榮還在嘴硬 黎陽也沒說什麼,帶著這一行人奔著附近最豪華的酒店而去。
第133章 戛納電影節(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