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臥底甘寧(1 / 1)

劉表這邊,在陸續丟失了江夏郡和荊南四郡後,他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多次募集新兵。   因而他此時麾下的兵馬總數並不少,至少不比孫策這次出動的總兵馬少。   雖然劉表被不少人蔑稱為“守戶之犬,塚中枯骨“,可是能屹立荊州多年不倒,他自然有獨到之處。   比如說,僅僅南郡,章陵和南陽三郡之地便養了足足八萬大軍,除了士卒足夠多外,荊州的武庫裡也囤積著各種裝備,足以再武裝兩萬大軍,而荊州的糧庫裡更是有多達近八十萬石的糧食。   對於孫策來說,最為緊缺的軍事物資是馬匹,而馬匹劉表在章陵就有近萬匹,這絕對是足以讓孫策十分眼饞的一筆大財。   劉表在荊州積累的各種資產,無論在哪方諸侯的眼中,都是一塊肥得流油的肉,而孫策要想與平定河北後的曹操抗衡,自然是必須吃下這塊肥肉的。   輕咳一聲,身著甲胄的孫策,終於開口了:“幼平。”   周泰聽到孫策叫他,趕忙拱手出列,應道:“屬下在!”   “將黃都督那邊傳來的軍報給大家念念吧!”孫策開口命道。   “屬下遵命!”周泰從袖子中拿出軍報,端在眼前,朗聲讀道:“將軍在上,吾等已達江夏郡下雉縣,望將軍準許大軍沿江而上,以伺機消滅劉表麾下水軍。”   孫策聞言頷首,將目光轉向了武將中,說道:“元代何在?”   董襲聞言一喜,大步出列,拱手應道:“屬下在!”   “命你率本部沿江而上,伺機和上路軍會合,與劉表水軍決戰,務必將其消滅在城池之外,記住,獲勝後爾等要優先拿下章陵隨縣。”孫策下令道。   今日的江東水軍可不是他第一次與黃祖水軍作戰的時候了,無論是水軍裝備,還是士卒數量,都不再是劉表麾下水軍能夠比得了的。   自江夏落入孫策治下後,荊州水軍已然是元氣大傷,雖然有所恢復,卻也不可能人數太多,再加上多為新募士卒,作戰經驗自然也比不上孫策麾下的水軍。   因此,孫策相信,上路軍是必勝無疑的!   得到任命的董襲拱手行禮,朗聲說道:“屬下遵命,必不負將軍所望!”   望著他大步走出縣衙,孫策點了點頭,過了片刻,他又開口道:“子烈,命你所部即刻出發,領直驅南郡州陵縣,務必要將其攻克!”   陳武聞言,領命稱“諾”。   隨縣是章陵郡南方門戶,州陵是南郡和江夏郡的東邊門戶,要想攻下這兩個郡,就要先攻克這兩個郡的門戶。   在孫策的命令下達後,數十名斥候,騎著快馬從蘄春縣城疾馳而出,堂上的眾人也已經走得差不多了。   而典校主事呂壹還沒有走,最後離開的那些文武臣屬,一見此景便明白了過來,顯然將軍和此人有什麼秘事要商議。   “歇會吧。”孫策命親衛給呂壹搬來一張坐塌,呂壹行禮感謝後便入座了,但隻搭上了一點,似乎隨時都準備再起身。   見此情形,孫策也沒說什麼,隨著他的威勢越來越重,所有人在他麵前都不自覺地變得小心翼翼,周瑜、張昭等人無不如此。   “說罷,興霸那邊怎麼樣了?”孫策問道。   呂壹拱手說道:“回稟將軍,甘中郎在得到暗令後,立即帶領兩千部下裝作叛逃,前去投靠了劉表,可惜沒得到劉表的信任,被外放為了華容縣長。”   沒錯,剛升任中郎將兼長沙都尉的甘寧,在收到孫策要再秋收之前出兵攻取荊州的消息後,便自薦前去劉表身邊擔任臥底,說是等日後伺機而動,說不定能成為破城的助力。   按理來說,甘寧投靠孫策後,隻簡單參與了荊南的戰事,還沒有在戰場上打出名聲,又沒有上任多久,劉表那邊應該是不知道他真心投靠了孫策的。   但也許是劉表對甘寧的反復無常感到不喜,又或許是他察覺到了危機,反正他十分警惕地做了防範,將甘寧派到了南郡最邊上的華容縣擔任縣長,遠離了襄陽。   孫策聽了呂壹所說的情況,有些微微皺眉,隻見他抬起雙手,輕輕地按摩著太陽穴,腦海中正思索著是否現在就讓甘寧回來。   對於甘寧此人,孫策還是非常欣賞的,不然也不會一上來就給他封了個中郎將,在他看來,甘寧是一個十分率真之人,同時武藝高強,善於募集人馬,率眾作戰,雖然脾氣暴躁,但又不失為一個帥才,   《三國誌》這樣記載少年時的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   由此可見,甘寧自少年時便是一方頭目,聚眾做出一些遊俠之事。   《吳書》則記載:“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也,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其出入,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繡,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錦維舟,去或割棄,以示奢也,”   甘寧“錦帆賊”的名頭,便是由此而來,然而,若是覺得甘寧隻是個喊打喊殺的賊人,那就錯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吳書》記載:“寧本章陵人,其先客於巴郡,寧為吏舉計掾,補蜀郡丞,頃之,棄官歸家,”   差不多是十八歲左右,甘寧擔任蜀郡郡丞,這個年紀可以擔任太守的副手,能沒有兩把刷子嗎?   此後,甘寧先後率眾依附劉表、黃祖,然而卻始終不得重用,而投到孫策手下後,得到看重的他顯然很想報答孫策的賞識之恩。   於是他才主動提出要做內應,不得不說,當主上的都喜歡這樣的屬下。   一番思慮後,孫策還是決定再等等吧,看看甘寧是否真能建功,反正此次劉表必定是翻不起什麼風浪了。   歷史記載,甘寧剛剛投奔東吳時,便向孫權提出了戰略規劃:“寧陳計曰:‘今漢祚日微,曹操彌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穀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脩,怠於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權深納之”。   此外,甘寧提出的戰略規劃,事實上與周瑜和魯肅的觀點不謀而合,即全據江南,二分天下,先占領江東,後攻取荊州,再進軍巴蜀,這個戰略規劃,無疑是最為合適的。   由此可見,甘寧並不是個簡單的戰將,而是一位頗具謀略的帥才,當然,他為人確實比較急躁,還需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