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初一。 江東,丹徒。 “將軍,北上的人馬與糧草不出幾日便可籌備好,到時大軍便要出發襲取許昌,為何還要去山中狩獵呢?” “往日將軍微服出行時,仆等時常因來不及戒嚴道路而感到煩惱,這樣下去,恐怕會影響到您的威嚴。” 得知自家將軍要輕裝上山狩獵的消息後,孫河匆忙領著一隊親衛營中的騎兵侍從趕來護衛,眾人一路禦馬狂奔下,終於在其剛剛入山時成功追上。 對於自家將軍為何會在此處停下,他心中自是感到十分疑惑,不過還是先朗聲說出了一番勸阻的話語。 雖然類似的諫言虞翻也曾提過,且其不久後就從將軍府功曹轉任為富春長,但孫河卻不得不進行同樣的勸告,因為有一點他心裡十分清楚。 如今江東初定,整個勢力的穩定全靠孫策來維係,若是其遭遇什麼不測,恐怕剛平定不久的各地山越叛亂會再次爆發。 再者,曹袁兩家在官渡已經進入了決戰,若是不抓住這個時間段出兵,往後江東勢力必定再難有這般擴張之良機。 孫河身前兩米處,一名二十來歲的青年男子正靜坐在黑色駿馬之上。 他頭戴戎冠,身著紅色直筒袖襦服,一條黑色錦帶束腰,至於樣貌,麵如冠玉,劍眉星目,看上去十分英武。 孫河的話說完,原本青年緊閉的雙眸,驀然睜了開來。 片刻的時間裡,其目光先是從銳利變得無神,隨即又變得有些混亂,直至最後恢復清明,與此同時,整個人的氣質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嗯~伯海此言說得有理。” 聞言,騎兵侍從們紛紛微張著嘴巴,明顯是被震驚到了。 而孫河似是也沒想到會得到這般答復,愣在原地數息後才回過神來,隨後連忙下了馬,躬身行禮道:“將軍英明!” 過於驚訝的他,甚至沒有察覺到自家將軍身上那明顯不同於往日的氣質。 孫策坐在馬上,環顧著四周的景象,感覺一切都熟悉而又陌生,他輕咬舌尖,一陣輕微的刺痛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夢境。 他這是穿越了! 好消息是他成了已經拿下了江東六郡的小霸王孫策,並且融合了原身的全部。 壞消息則是根據眼下的時間和地點來看,原身應該就是在今日被死士刺殺,導致之後不治身亡。 所以他也顧不得轉變得太過突然了,直接順著孫河所言,放棄了此次登山狩獵。 可轉念一想,向來就有“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既然他已經知道有人埋伏於山中了,若是不在此解決掉這個隱患,難保這些刺客不會再尋找其它機會出手,到時他可就沒有這般先知的優勢了,隻能靠加緊防備。 想到這,孫策再次開口說道。 “伯海啊,剛才我在來的路上,遇到了一個來歷不明的老道,其言說丹徒山中殺機彌漫,不宜進入狩獵。” 孫河一聽,心中暗道:難怪自家將軍今日會一反常態。 可轉瞬間他又覺得哪裡不對,將軍向來信奉兵家之道,應該不會聽信一老道所言才是。 “汝即刻拿著我的佩劍返回營地,調一千親衛營甲士前來,我倒要看看,這丹徒山中到底隱藏著何等殺機!” 正當孫河暗自感到疑惑時,孫策再次說出的言語,終於符合了其在他心中的形象。 於是他上前接過孫策遞過來的佩劍,應道:“還請將軍稍待,仆去去便回。” ...... 大約兩刻時間後,孫河率領大批軍士抵達了丹徒山下。 待其站好陣列,孫策立即就給他們下達起了命令。 “伯海,汝分出兩百人把守各個下山路口,勿要讓任何山上的人逃脫,其餘人全部進山搜索。” “此次入山,爾等要搜遍每個樹叢,但凡遇到活口,都抓來見我。” “若途中遇到有人抵抗,不必留手,直接將其當場格殺便是,隻要記得將屍體給帶下山來便可。” 話音落下,孫河帶著軍士們齊聲唱“喏”,聲音整齊且嘹亮,然後迅速行動了起來。 望著他們的身影整齊有序地消失在山林間,孫策不由在心中感嘆:不愧為原身賴以橫行江東的老兵,果然精銳! 想到麾下似這般素質的老卒還有兩萬多人,他對接下來想要實行的一係列計劃便又多了幾分信心。 ...... 眼下的江東六郡,除了會稽郡太守由孫策自領外,其餘五郡分別由吳景任丹陽太守,朱治任吳郡太守,李術任廬江太守,以及將原本的豫章郡一分為二後,由孫賁任豫章太守,孫輔任廬陵太守。 其中朱治既是孫堅故吏,又是早期跟隨孫策的屬吏,在東漢的二元君主觀的影響下,此人應該不會輕易背叛。 而且孫家本就是吳郡人,原身二弟孫權,叔父孫靜之子孫暠等孫策提拔的孫氏族人,都在郡中任縣官,可以說吳郡和會稽郡就是孫策的基本盤。 而吳景,孫賁還有孫輔三人,雖然也都是孫氏宗親,但原先都曾是袁術的部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們與孫策的關係與其說是上下級,倒不如說是利益聯盟,沒有什麼忠誠可言。 因此,為了避免三人生出什麼不該有的心思,原身就在三郡中分別安插了親信,如命程普率眾鎮守丹陽郡石城,留周瑜率兵駐紮在廬陵郡巴丘,擢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屯於豫章郡海昏等。 至於李術,他能出任廬江太守大多是靠著其家世背景,此人是後漢開國元勛,固始侯李通的後人,其家族在固始縣乃至汝南郡都是頂級豪族。 為了日後北上汝南時遇到的阻力小一些,在李術主動前來投靠後,孫策便對他進行了破格提拔,而且至今尚未來得及在廬江郡中安插親信。 這般算下來,原身占據六郡之地隻能算是名義上的,實際上並不能完全掌控。 可即便如此,也足夠讓現在的孫策感到驚訝了。 後世不少人在評價孫策時,都說他是個軍事才能頂尖,政治才能不及格的莽夫。 如今一看,此言絕對不實! 孫策能想到授兵給自己的屬吏武將們,並委任他們出任各郡的都尉,縣長或是縣尉,從而完成治下的初步製衡,這在自身官職沒有高於麾下其餘太守的特殊時間段內,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應對措施。 即使這其中可能有著張昭等謀士幫忙謀劃,但孫策若隻是個莽夫,也不會看出其中的利弊,從而配合完成部署。 約莫一個時辰後,在孫策仍在沉思著往後計劃之時,孫河等人已經下了山,並重新排好了陣列。 ps:萌新第一次開書,求收藏,求月票,求支持~~
第一章 山中殺機(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