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臨湘入手(1 / 1)

臨湘城外孫策軍與劉磐軍的大戰,自然被城內的張懌,桓階等人全程看在眼裡。   桓階在發現“孫”字軍旗後,便知道是江東軍來了,於是便建議張懌下令、讓城中所有人馬都出城,與江東軍裡外夾擊劉磐軍,可在不少城中豪強家主的強烈反對下,隻好無奈作罷。   桓氏在臨湘並不是一家獨大,有兩家的家勢與其相差無幾,更何況還有另外一些豪強也不支持。   桓階也能猜到那些人有如此反應的原因,無非是孫策在江東對地方士族豪強太狠了,稍有不聽話的,都直接殺了,臨湘這些豪強也擔心自己的小命會不保。   對此,桓階隻是心中笑笑,孫策當初想在短時間內掌控江東全局,這一舉動勢必惹得不少江東士族豪強不滿,孫策對他們采取強硬手段,這種做法雖然有些過於激進,但不得不說,效果卻是極佳的。   在江東地區,這些豪強士族無不畏懼孫策的鐵血手段,無不臣服於他的強大威望之下,而這也正是孫策所想要的,隻有震懾住這些豪強士族,他才能真正掌控江東大局。   可是眼下城內這些人肯定是沒實力明麵上反抗孫策的,卻又擔心自己的小命不保,隻能采取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   莫非以為沒有他們幫助,孫策就贏不下這場戰鬥的勝利不成?   臨湘城守到現在,已經沒有再長時間堅持的能力了,不趁著此時出一份力,博取孫策的好感,之後再想投靠孫策,可沒有當下這麼容易了。   但事到臨頭,桓階可不想給孫策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他知道自己必須得帶人出城。   不過桓階也明白,想要真正投靠孫策,不能僅僅憑借自己的想法和決心,還需要能打動這些豪強士族。畢竟他們都是人精,如果桓階隻是空口說白話,恐怕他們也不會輕易相信桓階。   想到這裡,桓階便開口說道:“諸位大人,我聽說孫將軍在江東的作為,也是深得人心,這才讓我更加堅定了投奔孫將軍的決心。”   桓階的話剛說完,就看到一個家世與桓氏差不多的豪強家主說道:“伯緒所說的話大家也都聽到了,你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但你可知孫將軍在江東的手段是多麼的狠辣?”   桓階微微一笑,“我自然知道孫將軍的手段狠辣,但我也相信孫將軍的為人和能力。他能夠將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必定是有他的過人之處。而且我也聽聞孫將軍待人真誠,對待我們這些外人也是一視同仁。”   桓階的話讓這個豪強家夥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思考方才之,其他的人也都沒有開口說話,似乎都在等著這個豪強家主的表態。   片刻之後,這個豪強家主開口說道:“伯緒所說的話也並非沒有道理。我們這些豪強士族也都清楚孫將軍的為人和能力,他能夠將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也說明他是有真本事的。而且他也待人真誠,對待我們這些外人也是一視同仁。”   隨著這個士族豪強的開口表態,其他人也相繼點頭表示同意。在他們看來,如果孫策是一個陰險狡詐之人,又怎麼可能將江東治理得這麼好?   雖然另外一家家勢與桓氏差不多的豪強仍固執己見地表示不同意出城,但在大多數人已經同意的情況下,他的意見自然是無效的。   至於張懌,如今的他在城內眾豪強的心中,已經成了一個無用之人,畢竟孫策占據長沙郡後,為了防止其再次掀起叛亂,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張懌留在這裡才是。   還有桓階命自家仆人好好照顧張懌,這倒不是他想不到張懌的下場,而是要向孫策證明他的人格。   張懌是前任長沙太守張羨之子,父子兩人都對自己頗為敬重,若是他為了投靠孫策,就對張懌不管不顧,那也太不近人情了,這樣的屬下,任誰也不敢信任和重用啊!   不過這看似簡單的任務,實際上也是十分艱巨的,畢竟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有人在這時為了討好孫策,提前送張懌上路。   桓階可以肯定,要是真發生了這種事,之後的史官大概率會歸咎於他的身上,所以照顧張懌的任務就不得不格外的小心。   張懌身死事小,若是真有這般記載,他桓階就要遺臭千年了,甚至還會影響到長沙桓氏的名聲,想想就可怖。   思來想去,桓階決定將這個任務交給自己的仆人。   仆人名叫阿通,是桓階的貼身侍從,從小就跟在他身邊,忠心耿耿,辦事能力也是極強。   桓階把阿通叫到身邊,將照顧張懌的任務交給他,還把主公孫策的好意一並告訴他,順便給張懌的評價:“他雖然有些貪生怕死,卻也是人之常情,況且也並非一無是處,但在現今的天下局勢中,他是難以立足的。   張羨往日裡待吾家不薄,如今其子可能即將落難,吾定要幫上一幫,汝須得帶人守護好,毋要讓人取了他的性命。”   聽完家主的吩咐之後,阿通十分鄭重地領命而去。   張懌被帶回了臨湘城中的郡守府內,阿通則是帶人過去,親自照料張懌的生活起居,他本身就十分會照顧人,所以張懌與他的相處倒也算和諧。   安排阿通管好張懌的事後,桓階便命人打開了城門,帶著人馬出城、與孫策和周瑜一起三麵攻擊劉磐軍。   桓階與孫策、周瑜形成了三麵合圍的局勢,共同圍剿劉磐軍,他們各自的軍隊配合默契,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攻守有序。   桓階深知此次戰鬥的重要性,他凝神聚氣,用盡渾身解數指揮著人馬作戰,他不斷鼓舞士氣,強調著他們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為了家人和親朋好友而戰。   在他的帶領下,士兵們鬥誌昂揚,奮勇殺敵,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你來我往,攻防轉換迅速。   由於孫策利用地形優勢,指揮軍隊不斷變換戰術,時而突擊,時而防守,時而迂回包抄,所以劉磐不得不重點關注他這邊的動向。   就在這時,孫策和周瑜分別帶領自己的軍隊從兩側包抄過去,與桓階等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瞬間令劉磐軍陷入了絕境。   劉磐部下的士卒原本還在拚死殺出重圍,但見此也紛紛驚慌失措,開始不顧命令,四處逃散。   孫策見狀,立即下令追擊。他命廬江精甲隊沖在最前麵,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在他們的追擊下,劉磐軍的潰敗之勢愈發明顯,不過半個時辰,便已大敗。   好在其身邊有著一支忠心耿耿的護衛,拚死將其送出了包圍圈,才使他得以逃出升天。   可孫策怎麼能眼見著劉磐跑了,他立即就帶人追了上去,爭取將這個劉表的從子直接擒下。   待孫策成功回來後,立馬就有城內豪強上前恭維起來。   “將軍為人豪爽大氣、光明磊落、待人真誠、有情有義、不拘小節、不念舊惡、善於用人、賞罰分明。”   “何止啊,將軍還對待百姓仁慈愛撫、善於納諫、威而不猛、心胸開闊、誌向遠大等都是人所共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