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張允反應(1 / 1)

有好幾次,龐季的人都差點被典校之人的人捉住了,不過他向來是個想得開的人,被捉住就被捉住唄,難不成孫策會把他直接砍了嗎?   那當然不會,龐季的自信是有道理的,而孫策事實上也定然會這樣做,沒辦法,這年頭的讀書人太少了,龐季姓龐,在荊州自然和龐德公有關係,因此孫策看在龐統的麵子上,也不能對他下殺手。   黑胡子和龐季剛上岸,便看到遠處的海灘上一陣火起,隱隱約約之間,似乎還有不小的呼喊聲,兩人瞬間都明白過來,這是鹽灘那邊的戰鬥已經開始了,見狀,黑胡子沒有做停留,直接率眾朝預定好的埋伏地點奔去。   鹽倉的規模已經和一座小縣城差不多了,城頭上守夜之人遠遠看見鹽灘火起,極為驚慌,趕忙向正在鹽倉中巡視的張允稟報。   張允得知情況後皺了皺眉頭,竟然有人偷襲鹽灘,那些灶戶可不是什麼有錢人,難道是為了那些鹽?   鹽灘上的規矩是,生產出的粗鹽,三天一轉運,下一次轉運就是明天,換句話說,此時的鹽灘上暫時存放著這三天生產的粗鹽。   握著刀柄的右手緊了緊,張允有些猶豫,眼下敵情不明,萬一對方的目標是鹽倉,自己去救鹽灘,這鹽倉又如何來守?畢竟,鹽倉才是最重要的,這裡不僅儲存著大量的粗鹽,而且還是精鹽加工之地。   張允是明白鹽倉對孫策意義的,那一袋一袋的鹽對於孫策來說就是軍費的來源,到底該怎麼辦?無法做出決定的他陷入了沉思。   雖然孫策已經掌控了大半個江東,也向大部分百姓提供了相對廉價的食鹽,但是要說這些百姓對孫策有多麼忠心卻也談不上。   尤其是還有世家對他不是很滿意,比如魏羣就是其中的代表,要不然,他也不會鋌而走險來支持龐季找孫策麻煩。   孫策是靠大軍打下的江東,自然是最重視軍隊,張允幾乎可以斷定,整個江東如今都沒有任何人,可以在軍事上威脅到孫策。   不管是山越人,綠林盜匪,或是水匪海賊,在孫策將近十萬人的龐大軍隊麵前都會被完全碾壓,毫無還手之力。   這麼說,現在的情況是不知哪裡來的匪寇昏了頭?張允倒是偶然聽百姓說過,海鹽縣東南部的海域上有一座舟山島,島上住著以黑胡子為首的一群海賊。   可是,自從張允率軍駐守海鹽縣後,那夥海賊便再沒來海鹽縣劫掠過,難道他們忍不住了?   其實張允已經猜的八九不離十了,黑胡子仙子現在真是失了智,他竟然覺得自己見事不可為,臨陣反水也算是立功,孫策不但不會拿他怎樣,還會給予賞賜!   按照一般情況來看,好像確實會如此,畢竟上位者就算是裝,也得裝出一副禮賢下士,千金買馬骨的樣子。   可他不知道的是,孫策壓根不是吃這套的人,況且你黑胡子以為自己是誰?一個海賊罷了,孫策可不會把其當成馬骨,要買馬骨也得買龐季這匹馬,而不是黑胡子!   ......   卻說張允想了又想,確實沒有發現江東有什麼人能對鹽倉造成巨大威脅,山越人和綠林盜匪早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處理得差不多了,海賊也就隻有黑胡子那一家。   至於世家大族,如今江東四大姓之家都與孫策有了合作,想來也沒有出手的動機。   如此看來,想必是孫策霸道的作風觸碰了某個家族的利益,所以其才和黑胡子勾結在一起,想要給孫策找些麻煩吧!   張允很快在腦中理清了這些問題,當然,他不是神仙,不會想到其中還有龐季攛掇的份!   隨後,他便命手下一軍侯領五百士卒駐守鹽倉,並囑咐他嚴密把守,不得有絲毫鬆懈,自己則帶著另外三百士卒前往鹽灘支援。   與顧雍擅文不同,張允自小便對軍事更感興趣,這麼多年鉆研下來,也算有了一定的水平,這也是孫策為何會任命他前來駐守的原因。   張允對於自己親自訓練出來的士卒,那是極為自信,與各方勢力的正規軍作戰都不懼,更何況是一些賊人。   由於孫策對海鹽縣的重視,這些士卒身上的裝備都極為精良,每人一套皮甲是必不可少的,一副方盾,一把環首刀,再加一把弩,這就是司鹽校尉軍的裝備。   張允雖然年輕,卻是極為謹慎之人,在出鹽倉之後,他就令三百士卒呈防禦陣型向鹽灘推進,行軍的速度並不算快。   他相信自己親自訓練的士卒,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一定能夠撐到自己趕去,這可不算難為他們,要知道鹽灘上的兩百士卒可是全副武裝的,聚在一起結陣防守還是不難的。   況且,張允也猜到,敵人有極大的可能是打算在路上埋伏他,或者聲東擊西進攻鹽倉。   所謂的防禦陣型,是他在訓練士卒時琢磨出來的一種利於行軍防禦的陣型,簡而言之,就是持盾使弩而行,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求孫策提供方盾的緣故。   孫策軍中大部分刀盾兵使用的都是圓盾,主要原因是圓盾輕便便於攜帶,當然造價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並不意味著,孫策軍中沒有方盾,方盾要比圓盾的防禦性更加強大,相比輕便的圓盾,方盾麵積更大,同時盾上倒三角形的豁口也更利於弓弩的反擊。   行軍時,士卒以伍為單位,每一伍為一排,伍長在左側,左手持方盾,右手持弩,環首刀則掛在腰間,主要作用是為了防禦左側遭受的進攻。   副伍長,即戰場上伍長戰死後,替補為伍長的士卒,不是軍中的正規編製,副伍長在一排的最右側,右手持方盾,左手持弩,環首刀同樣掛在腰間,其主要作用是為了防禦右側遭受的進攻。   夾在伍長與副伍長中間的三個士卒則單手持盾,環首刀掛在腰間,弩掛在背後,當遭遇突然襲擊時,聽候伍長的命令,選擇用弩攻擊或是用刀攻擊。   作為統帥,張允此時並沒有騎在高頭大馬上,畢竟萬一被敵軍給突突了怎麼辦?他與三百士卒一樣,同樣一手持盾,一手握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