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張遼趕來(1 / 1)

劉氏看著孫策大笑的樣子,心中多少有些不忿的說道:“將軍何故發笑?”   孫策看著女人,嘴角劃起了一個迷人的弧度,鄭重說道:“放心,從今日起,你就是我孫家的女人,日後你便跟著我二弟孫權吧!”   此言一出,劉晴的臉上先是有些驚詫,隨即又有些像是被幸福砸暈了頭的復雜神態,但就在她暗自慶幸之時,孫策卻站起身,徑直離開了劉氏的屋子。   孫策自征戰以來,數十天未近女色,但他深知不能被女色支配,讓守在門外的侍女重新給他找了一間屋子後,他便進去休息了。   一夜無話,翌日清晨,孫策用過飯食之後,又交代了一聲將劉晴送去給孫權後,他便離去了。   對於孫策來說,江山美人,還是江山放在前麵,正所謂江山如畫,美人多嬌,他要以江山為畫,而美人不過是孫策修飾這幅畫作的點綴而已。   很快,孫策便到了高郵縣衙,召眾人前來議事。   一道道命令從高郵縣衙中傳達了出去。   首先是孫策否認陳登的廣陵太守之職,任征虜將軍呂範為廣陵太守,以高郵縣為治所,治理廣陵郡政事。   其次是孫策命令呂岱領本部兵馬及韓當所部步卒前往射陽縣,支援韓當。   再然後是孫策命令被貶為別部司馬的陳武、領殘部往射陽縣戴罪立功。   最後,孫策命令各部於高郵縣休整,所缺兵員從廣陵軍俘虜中補充,尤其是升任校尉的呂岱和部下損失較大的淩操,兩人都需要大量補充兵馬。   卻說,縣衙中孫策正在與眾人議事,有親兵來報,說是淩操帶人回來了,不一會兒,一身甲胄的淩操便步步生風地來到了縣衙大堂。   “屬下拜見將軍!”淩操拱手行禮,大聲說道。   孫策點了點頭,笑著問道:“怎麼樣?坤桃,可曾抓到陳登那廝?”   淩操臉色微紅,沉聲答道:“請將軍恕罪,末將未能抓住陳登此賊!”   孫策聞言一愣,不過隨即笑了笑說道:“坤桃無需多慮,韓老將軍已經率軍奔襲至射陽縣,陳登已經無處可逃,除非他去下邳!”   ......   另一邊,從徐州北部進軍青州的臧霸、在得到陳登加急送去的情報後,也得知了孫策率軍北上攻襲廣陵的消息,他立刻派人將消息稟報給了已經將袁軍逼回河北的曹操。   曹操在得知後,也沒有說孫策毀約,畢竟官渡之戰已經算結束了,但他也不會因為孫策幫了一次忙,就將徐州之地拱手相讓,於是他當即便命張遼率眾支援陳登。   曹操曾經稱贊張遼“每臨戰攻,常為率督,奮強突固,無堅不陷”,這樣的評價是極高的,當張遼領兵至射陽城外時,正巧趕上江東軍占領了城池。   從兵力上來看,張遼沒有絲毫的優勢,射陽城中有韓當的五千士卒,其中有一千五百騎兵,三千五百步卒,除此之外,還有潘璋帶來的本部兩千士卒,以及不久前被貶為別部司馬的陳武手下的八百殘部。   如此算下來,整個射陽城的江東軍合計有近八千人,而由於曹軍在前番與袁軍的對戰中損失慘重,張遼率領的兵馬隻有五千人。   其中兩千人是曹軍本部騎兵,另外三千人是到了徐州後臧霸調撥給他的步卒,這五千人沒有絲毫數量上的優勢,再加上韓當手下也有一千五百人的騎兵,張遼的兩千騎兵似乎也沒有多大的優勢。   當然,韓當也明白騎兵作戰靠的不僅僅是數量,裝備和經驗都很重要,雖然他對自己手下的兒郎們十分自信,可他必須承認,自己手下的騎兵盡管不缺武器裝備和訓練,卻從未真刀真槍地和騎兵在戰場進行過對決。   對於騎兵來說,欺負欺負步兵著實沒有什麼好炫耀的,在冷兵器時代,除了重甲步兵之外,騎兵幾乎可以碾壓一切步兵,若要對抗騎兵,隻能是騎兵對騎兵,或者以重甲步兵結成槍陣防禦,像歷史中嶽家軍大破金兀術拐子馬,就是重甲步兵結陣砍馬腿。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軍隊都能做到這一點,戰場上,麵對著朝自己快速奔馳而來的騎兵,能否保持鎮靜便是一個首要的問題   再者,裝備的精良程度,能否讓步兵在砍掉騎兵馬腿之後,避免被強大的慣性撞死或被戰馬壓死,士兵素質的素質以及裝備的精良程度是步兵對抗騎兵的關鍵兩點。   而孫策不認為三國時代會出現宋朝那樣逆天的步人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還有猶如磐石版堅韌且訓練有素的重甲步兵。   雖然許多人人為宋是一個十分軟弱的朝代,但是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宋代的短板在於先天不足,缺乏幽雲十六州以為屏障,也喪失了漢人自古以來的養馬之地,使得馬匹短缺,騎兵不足。   但宋代精良的重甲步兵卻是歷朝歷代中唯一能夠和唐代陌刀兵相提並論的兵種,而且宋代的步人甲要比唐代的明光鎧具有更加強大的防護能力,至於宋代的大刀和唐代的陌刀,應該說各有千秋。   而在三國這個時代,騎兵極為重要,甚至騎兵中的重甲騎兵,也就是甲騎具裝,更是有著能夠完全逆轉一場戰爭形勢的重要作用。   官渡之戰時,袁紹有近三百馬鎧具,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在當時數百重甲騎兵能夠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曹操當時還曾對此嘆曰:“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完全能夠想象得出,在曹操說出這句話時,臉上那羨慕的表情,也正是因為曹操對重甲騎兵的重要作用認識十分到位,才有了之後的虎豹騎。   在官渡之戰後十幾年,曹操與馬超會戰於潼關,那時的曹操已經能夠一次性動用五千重甲騎兵,那規模可謂是“精光耀日”,如此陣仗不得不讓人嘖嘖稱嘆。   說起來,孫策早就想打造自己的重甲步兵了,可眼下江東的條件實在無法滿足孫策這個奢侈的願望。   正所謂“銷則東胡闕鞏,百煉精剛,函師震旅,韋人製縫,元羽縹甲,灼檎流光”,且不說馬鎧和士卒的鐵甲,光是戰馬的要求孫策就無法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