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銅陵(1 / 1)

看到石頭的表現,孫策不由再次打量了兩眼手中的劍,暗自疑惑著:難道說這把其貌不揚的劍還有什麼特別之處?   石頭看孫策發愣,似乎是猜到了什麼,又開口道:“將軍,可以試上一試。”   孫策聽後抽出寶劍,仔細觀察劍身,其光滑鋒利,寒氣逼人,隱約間競含有一股子殺氣,確實可以說是一把寶劍。   “這把劍是我用宿鐵所打造,錘鍛了整整一百零八天,再以寒潭水淬煉,最後以血祭煉,雖不敢說天下絕頂,但也是少有的寶劍!”   石頭淡淡地說著,話語間竟有一股傲然之氣。   孫策聽了這話,已經愣住了,這石頭竟然還懂得鍛器的血祭之法,這不是頂級大匠才會的技藝嗎?眼前這個看起來十分憨厚的石頭,竟然是頂級大匠?   如此看來,這把劍定然不同凡響,這般想著,孫策揮舞著手中寶劍,砍向了院子裡的一塊石頭,一聲響後,那石頭竟然分為了兩塊,而且切麵十分光滑,足可見孫策手中之劍的鋒利程度。   得此寶劍,孫策自然是大喜,連連贊道:“真是一把好劍!”過了一會兒,他收回此劍,向石頭拱手道:“多謝贈劍!”   見狀,石頭搖了搖頭道:“將軍不必如此,好劍有靈,並非我贈你,隻是你與其有緣罷了!”   孫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問道:“不知此劍可曾命名?”   石頭搖了搖頭,說道:“在下非劍主,怎能擅自命名?如今將軍既已為其主,便替它取個好名字吧。”   孫策點了點頭,想了想說道:“就叫他‘螭虎’好了!”   龐統在一旁聞言,不失時機地恭維道:“好名字好名字,主公虎踞東南、睥睨四方,此劍與主公身份正是相得益彰!”   孫策笑了笑,拿手指了指龐統,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龐統雖然記仇,但是他對自己人還是很友善的。   收了螭虎劍後,孫策心中突然一動,想起石頭剛才所言,他說道:“不知這宿鐵是為何物?”   這一次,石頭還沒開口,胡仲倒是樂嗬嗬地先開口了:“回將軍的話,宿鐵就是鋼,乃是石頭新摸索出來的一種法子,從而煉出來的鋼。”   孫策聽到這裡,心中一動,不禁道:“可是灌鋼法?”   石頭看了孫策一眼,有些驚訝地說道:“這個名字倒是不錯,確實可以叫做灌鋼法,難不成將軍也懂得煉鋼?”   孫策笑了笑,說道:“我不懂,但是昔日曾經聽聞有人如此煉鋼。”   石頭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說道:“如此看來,倒是我小覷了天下匠人。”   頓了一下,隻見他繼續說道:“這‘灌鋼法’之名倒是形象的很,此法一般是先選用品位比較高的鐵礦石,冶煉出優質生鐵,然後再把液態生鐵澆注在熟鐵上,經過幾度熔煉,使鐵滲碳成為鋼,由於是讓生鐵和熟鐵宿在一起,我便把煉出的鋼被成為‘宿鐵’。”   “石大師大才,某昔日曾聽聞鐵匠對工藝極為重視,向來都是保密的,卻不知大師為何要將此法對我和盤托出?”孫策說道。   石頭搖了搖頭,開口道:“這灌鋼法要比百煉鋼法和炒鋼法更加方便,煉鋼速度更快,煉出的鋼品質也更高,一人敝帚自珍有什麼意思,不如拿出來造福百姓,況且,我相信將軍必然不會虧待我。”   說完,他和孫策對視一眼,一同哈哈大笑。   在真實的歷史上,灌鋼法是由生活在南北朝時期的綦毋懷文加以完善和發展的,其煉製方法是“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鋼”,正如石頭所說的一般。   石頭是個人才,一個很有趣的鐵匠,孫策向來喜愛人才,於是石頭便被孫策任命為了鐵監,雖然石頭自己都不了解鐵監具體是乾什麼的?但隻要知道這是個官就夠了。   別說石頭了,孫策也不知道自己一拍腦袋想出的這個官名是乾嘛的,反正既然是鐵監,那就輔助蔣欽好了。   蔣欽的態度還好,有這個一個熟門熟路的鐵匠幫自己,也算不錯,反正他知道自己未來的道路必定不在這裡,一個小小的馬鞍鐵礦怎能困得住他賀公苗?   而石頭自然是高興極了,他家中往上數祖宗八輩都沒當過官,如今有了官身,那自然得高興一下咯。   當然,一同高興的還有胡仲,你問他為啥高興?當然是因為,石頭馬上就會成為他的女婿。   ......   孫策離開馬鞍後,蔣欽也正式走馬上任鐵官長,開始迎接他仕途上的新挑戰。   臨走前,石頭承諾,下一次見到孫策的時候,會送給他一副親手鍛造的甲胄。   孫策開開心心地離開了馬鞍,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銅陵。   此地在馬鞍的西南方位,兩地之間有一段距離。   過了兩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孫策等人才到了銅陵,因為天氣晴朗,微風和煦,所以一行人的心情還算不錯。   銅陵歸屬涇縣管轄,因為挨著長江,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有大規模開采和冶煉銅礦的經歷,至今也有不少的銅礦仍在繼續開采,隻是因為戰亂而導致朝廷設置的銅官離任,官辦的大規模銅礦開采便停止了。   如今銅陵上零零星星的銅礦開采都是私人行為,此舉往大了說就是在盜竊大漢財產,往小了說就是在搶孫策的錢。   不過,作為一方諸侯,總要有些諸侯的氣度和風範,孫策自然不會和那些百姓算舊賬,但他可不能容忍日後還有人染指銅礦。   他當即下達了命令:“往日的盜采行為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從設置新的銅官開始,不得再有盜采行為,否則,便罪加一等,合計並罰。”   孫策作為江東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命令,在江東的效果,和皇帝的聖旨差不了多少,再加上有著超過十萬人的軍隊當後盾,誰敢明言反對?   銅陵的銅礦恢復開采是必然的,但是誰也沒想到,銅陵竟然又發現了新的礦脈,而且儲量極大。   此地的銅礦到底有多少,孫策不清楚,可是他知道一直到後世,此地的有色金屬工業都極為發達,如此想來,他完全不需要考慮銅礦什麼時候被開采完的問題。   當然,銅官上任之後,肯定會有不少問題出現,畢竟敢於盜采銅礦的都是當地的世族豪強,雖然他們明麵上不敢如何,但暗地裡動些手腳還是能做到的,至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要看新任銅官呂壹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