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因為到雒陽遊學過下,名聲大得很,可他以往乾的就是個幫助孫策管後勤內政的活,雖說不是沒讀過其它方麵的書,但還是有些欠缺經驗的。 “多謝子義為我解惑!” “吳侯派人前去荊南蠻族挑選服勞役之人,不過是為了盡量選出那些在蠻族中不受家眷牽絆者,或是父母早逝,或是無妻無女,或是蠻族中的底層奴隸也行,這樣的蠻人無牽無掛,更容易變得忠心。” 諸葛瑾有些遲疑道:“無牽無掛的,怕是不太好找吧,畢竟這可是要選出七萬多人啊!” 聞言,太史慈搖了搖頭,說道:“那可不一定,子瑜不了解荊南的情況,光武中興,五溪蠻夷酋首田強第一次率兵反叛大漢,其麾下之眾便有五萬,這還僅僅隻是五溪蠻一個部落。 田強百餘年前便能糾結出五萬兵壯叛漢,可能現在的五溪蠻人數不比當年,那就按半數來算,再按一兵能帶四口人來算,德謀公不妨想想,這人口數量會有多麼龐大?況且眼下前來附庸我們的荊蠻可不止五溪蠻一部,而是足足有數十個部落。 諸蠻近百年來屢屢叛漢,基本所有蠻族都在郡中發動過大規模的反叛,在這無數次的叛亂中,死的人可不光是我們漢人,蠻族中人亦是如此。” 諸葛瑾也是若有所悟地附和道:“正因為數十年來戰火不斷,蠻族中死傷遺孤人數激增,因而無牽無羈的蠻民必然也少不了。” 太史慈笑道:“蠻民無正典之法,各部落又無係統官署,以強為尊以弱為奴,部落中的上層人物欺壓底層蠻民更重,如此一來,若是能多多招攬那些底層蠻民,我有自信將他們全部留下。” 能挖蠻族的墻腳挖到這種程度,諸葛瑾心中著實是對孫策愈發敬佩了,不過說來也是,七萬多剽悍的蠻族兵壯成為兵源,而且這個數目日後說不定還會更大。 想到這,諸葛瑾就感到興奮不已,過了一會,他又問道。 “子義,那在益陽設立官營互市,以及五溪蠻首領向你請治水之吏,為何要盡皆應允?” 太史慈答道:“這麼做,既是為了安撫其心,也是遵從吳侯的命令,盡可能地向蠻族眾人傳輸我漢人文化。 吳侯信中有言:若想徹底兼並蠻人,僅靠強製製定戶冊和兵馬鎮壓必然是行不通的,一定要促進文化融合才有希望。” 在孫策的印象中,荊南地區在兩漢前,一直屬於一種被孤立的狀態,再加上其獨立的文化特色,與中原文化有隔閡性。 直到唐宋兩朝,荊南區域的情況才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是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了強化,朝廷將原本的四郡增設到了八郡,使得行政區域劃分越來越精細;二是因為經歷過八王之亂後,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大批士人衣冠南渡,帶去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促進了文化的融合。 歷史上的劉表政權雖然也接收了不少的北方戰亂人士,但因為劉表的主要勢力還是以團結蔡蒯與南陽士族為首,而大部分的南遷士人也都是居於荊北。 這與歷史上劉表收荊南四郡的時間有關,那個時候的荊襄士族過於強大了,甚至已經足以裹挾劉表這個州牧了。 現在荊州提早落入了孫策的手中,他便下定了決心,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荊南提前實現漢人與蠻人的文化融合。 在周泰等人離開建業後,孫策便想起了原本應該由劉表所設的襄陽學宮,立即下令在長沙郡內新建長沙書院,主要招收對象便是荊南四郡的漢民和蠻族。 和當初在建業書院一樣,孫策也定下了規矩,從今往後,進入過長沙書院的學子,在名義上都屬於孫氏門生。 如此一來,今後荊州境內凡是入了長沙書院之人,便都算是孫策的門生了,若是在太平盛世,那些士族豪強對此肯定是不屑一顧,但就現在天下的紛亂而言,他們要麼閑居家中,要麼低頭入學宮。 孫策的命令下達後,原本江東書院的建造者們便立即出發、坐船前往長沙郡,因為此事關係重大,桓階特意去說服了張羨之子張懌,將張氏在城外的莊園貢獻了出來,作為書院的選址。 張懌住在城外的親戚,早在當初劉磐圍攻臨湘城時、就大多死於刀兵之下了,剩下那點人,都是他的直係親屬,桓階出任太守後給張懌的宅院安全夠他們住了。 再加上經過那場戰事後,張懌已經弄清楚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如今隻想安然度日即可,什麼城外沒人住的莊園,拿去便是。 經過匠人門月餘的趕工之後,長沙書院終於得以開啟,早已收到消息的荊南四郡士子紛紛前往求學,一時間,整個長沙郡學風大盛,禮樂重修,設教導化,敘經立誌。 長沙書院的建立隻是開始,依孫策的想法,之後若是能將書院建設到荊南的每個縣內才是最好的。 官學開辦的同時,屯田之事也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經過早先的荊南之戰,荊南士族豪強們無一沒有見識過孫策軍的強大戰力,壓根就不敢與其抗衡,主動上繳了手中的無主荒田,助力屯田之策。 屯田,治學兩項政策順利的進行,而荊蠻那邊,三十六族的南蠻首領各自派遣了兩千名青壯也都到了。 四郡太守事先已經派遣各郡縣吏前往蠻族中,按照孫策吩咐的要求,讓蠻族中挑選兩千名蠻族勞役,結果也如孫策所料,各個蠻族中符合他所提條件的蠻人並不少,因而每個蠻族招符合要求的兩千人並不困難。 招募勞役完畢,那些荊蠻首領為了避免出現混亂,沒有直接讓兩千蠻人跟著各郡派去的人走,而是每族都派了一名蠻將,統領著這些蠻人役夫前來。 四郡各有數萬蠻人出動,聲勢不可謂不浩大,短時間內便使得整個荊南震動、官民皆驚,同時,有關消息也不脛而走。 光是長沙郡,就有兩萬多蠻人,這些人被桓階安排在了城南外已經搭建好的營盤,三十六名蠻將同時進入了長沙,拜見折沖將軍太史慈和長沙太守桓階。
第九十七章 文化融合(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