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浚幾人自李守義進去後便一直守在皇宮門口,幾個時辰過去至天黑仍不見人出來,歐陽浚知道,過去這麼久,李守義即便自己在裡邊不便出來,亦至少會差人稍個口信,如今消息全無,必是在裡邊出了事故,隻是當下他亦沒有其他辦法可想,幾個人仍是在門口守著,直至第二日天明,哪裡有一點音信?歐陽浚於是隻得留下二人仍在門口守著,讓其餘人自去投客棧歇息,隔幾個時辰便來此換班。 歐陽浚自己卻不休息,滿城去找自己當初在朝中的舊相識,得來的消息卻是死的死,抓的抓,罷官的罷官,僥幸仍保得位子的亦難得與皇帝一見,更別提太後之事,哪裡有一點消息。歐陽浚真是焦頭爛額、叫苦不迭,當下也不怪他那驢脾氣的侄子,隻一個勁埋怨自己當時沒能勸阻住他,沒辦法又隻得自去皇宮門口守住,一遇出來的官員太監等人,便上前詢問可知晉王消息,那些人哪認得他這個前將軍,紛紛擺手而去。 且說李守義被關於那殿中,一開始尚呼喊叫門,那守門軍士要麼置之不理,要麼進來用刀槍指在李守義臉上一通斥責,李守義在那殿中,一粒米,一滴水也不可得,可憐堂堂的晉王,竟落到這步田地。那皇帝李守成的意思,乃是要將李守義困死在這殿中,他或許以為讓李守義如此死法他便沒有殺親弟的罪名了吧。如此過了數日,李守義已是餓的奄奄一息,隻能倚梁而坐。一日入夜時分,卻忽見殿門打開,進來一個太監,走近了卻認得是昔日李傳烈身邊的總管太監王得福,李守義氣息微弱的叫了一聲王公公,王得福卻不搭理他,冷傲的“哼”了一聲,扭頭朝後向兩個跟來的小太監道: “帶走!” 於是二人把李守義架起來往殿外走去,王得福在前麵帶路。李守義以為王得福是要帶自己去受死了,也不再找他搭話,路上卻聽得王得福在那裡嘀咕道: “太後一生英明,料事如神,卻如何偏生了你這個倔驢,如今老奴這條命也要被你交代了” 李守義不知其何意,便又用微弱的聲音問道: “王公公,你是要帶我去哪?” 王得福沒好氣的回道: “問那麼多乾嘛,等會你便知道了,且省著點力氣吧” 李守義隻得閉口不言,聽憑他們擺布。王得福卻把李守義帶到一太監的直房,將他置於榻上,又拿出粥食飲水給他吃,李守義這時吃飯的力氣倒還存著,他先是小口小口下肚,繼而變成狼吞虎咽,王得福見狀忙道: “你慢點,慢點” 說著又拿來清水手帕等物,給蓬頭垢麵的李守義清洗整理。李守義吃了些東西,當下身子恢復不少,洗凈了臉,王得福卻給他拿來一套太監的衣服,道: “晉王殿下,就委屈你把這個穿上吧,老奴這就帶你出宮去,遲了怕就來不及了” 李守義知他要救自己出宮,撲通一下跪了下來,道: “王公公,求你再幫我一忙,讓我見母後一麵” 王得福驚詫道: “如今能否逃出性命尚未可知,豈有功夫再去見太後?” 繼而見堂堂晉王跪在自己麵前哀求的樣子又是於心不忍,且知道若不答應他他必定也是不願隨自己出宮的,又無奈地嘆了一聲道: “也罷,橫豎老奴這條命已是沒了,你自己能否逃得過這一劫就看你的造化了” 當下把太監的衣服給李守義穿上,二人朝太後寢宮而去,一路從王得福口中李守義方得知他母後並未得病而是為李守成所軟禁之事。 到得太後歐陽氏的寢殿門口,守門的太監見是王得福,道: “喲,王公公,自新帝登基以來,你可是一次都未曾來過呀,今朝可是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王得福道: “哎喲,趙公公,老朽這老身子骨,聖上那邊的差事就夠我喝一壺的了,哪裡得空再來伺候太後” 王得福此話明麵上是炫耀自己得皇上重用,實際是想以此消除這趙太監的疑心。說完又接著道: “今兒是皇上有口信讓我傳與太後才得空來一趟,以後呀,這差事也用不著我來了” 說著指了指站在自己斜後方裝成太監的李守義。那趙太監心裡罵著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家夥,嘴上卻討好地道: “王公公如今蒙聖上重用,可不能忘了小的們呀,還望王公公提攜提攜,小的如今在這地方呀,實在是悶得慌” 他這麼說著,哪有心思去注意王得福身後的小太監。王得福道: “趙公公既有這心,好說好說” 也不再跟他廢話,帶著李守義走了進去。 進了殿,侍女告知太後已經歇息,王得福讓其進去通秉,就說王得福傳聖上口信,侍女隻得去了。不一會,侍女出來讓王得福進去,自己在外間守候。王得福和李守義進去,歐陽氏已經起來,坐在床榻上,見二人進來,便問道: “王公公,你何故來此?” 王得福趕忙快步走近,至榻邊,方壓低聲音道: “太後,晉王殿下來了” 此時李守義也已來至榻邊,脫去帽子。歐陽氏大驚著把眼睛轉到他這邊,李守義叫了一聲 “母後!” 在榻邊跪伏下來,他見歐陽氏不過兩年餘不見,已是蒼老憔悴如斯,心如刀割,也不知說何言語,隻是一個勁地叫著母後,眼淚撲簌簌掉下來。 歐陽氏伸過雙手,捧住李守義的臉,將他頭抬起,見他形如枯骨的模樣,又是一驚,道: “你如何這般模樣?” 說著又扭過頭,用疑問的眼神看著王得福。王得福道: “太後,殿下被關禁於長門殿,水米未進六七日矣,老奴今日聽聖上與司徒議事,方知此事,才冒死帶殿下出來” 歐陽氏此時又氣又悲,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數落道: “為娘再三叮囑於你,你為何如此不聽為娘之言,你若再來此,為娘必死於你麵前” 嘴裡雖說著絕情的話,身子卻從床榻上下來,蹲在李守義旁邊,將他頭抱在懷裡。兩人就這樣各自為對方傷心掉淚,王得福卻在一旁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當下也不顧他們母子情深了,催促道: “太後,還是讓老奴快些帶殿下出宮吧,再遲怕就來不及了” 歐陽氏這才放開李守義,又將他扶起,扭頭朝向王得福,十分過意不去地道: “王公公,哀家為這癡兒的緣故,竟是連累你了” 王得福當下也是動情的道: “太後何出此言,太後於老奴恩重如山,老奴便是有十條命也不夠報答太後的” 歐陽氏又轉向李守義,道: “你快隨王公公去,為娘不用你掛念也,你今日若喪命於此,為娘亦不用再生矣” 李守義無法,當下又跪下朝他母後行了一禮,道: “孩兒望母後萬要保重” 歐陽氏不再言語,隻是擺手示意其速去。王得福亦於一旁蹲下,著急地拉他的衣袖,李守義隻得萬般無奈的起身,拭去眼淚,戴好帽子,隨王得福離去。 出了太後的寢殿,王得福帶著李守義快步行至宮門,王得福以皇上有要事,需出宮傳喚司徒大人為名帶著李守義出了宮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出得宮門,李守義借著燈籠的微光看見隨行而來的侍衛二人仍守在那裡,當下故意擦身而過,使以眼色,那二人整日間注視著這宮門口,早瞅見隨王得福出來的太監卻似晉王模樣,已是緊覺起來,如今見李守義朝他們使眼色,頓時會意,便隨後悄悄跟了二人。至離宮門稍遠處,李守義便問二人歐陽浚等幾人所在,知是在客棧歇息,方放心下來。幾人快步來到客棧,找到歐陽浚一夥,一番計議,便出來匆匆朝城門而去。當下讓王得福坐在馬車上,其餘數人騎馬,裝扮成侍衛模樣。到得城門,王得福拿出不知如何得來的出城文書,兼他這當紅太監的身份,賺開了城門,李守義於是得以逃出這羅網。 出了城門,幾人又行了一段,王得福方叫停馬車,下車來與幾人分別。李守義心知王得福此番回去必死,道: “王公公,何不與我一道去雲州,回去我那皇兄豈能饒你?” 王得福傷感地道: “晉王殿下好意老奴心領了,如今雖出了城,此時想必皇上定已知晉王殿下出逃之事,追兵倏忽便至,老奴這一身老骨頭,行動不便,豈能誤了殿下,還請殿下速速趕路,不可有半點耽擱也” 李守義仍要堅持,道: “王公公,你冒死救我出來,我焉能棄你不顧?還請與我同行” 王得福知李守義為人執拗,道: “老奴自有脫身之法,還請晉王殿下自去,莫要讓老奴受這奔波之苦也” 這時歐陽浚也在一旁催促,李守義半信半疑間隻得留下王得福,與幾人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