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名分(1 / 1)

見氣氛稍微活泛了些,房壯麗出列,道:“陛下,臣有奏。”   “準。”   “黃立極去職,按慣例,文淵閣大學士為首輔,然今文淵閣大學士有二,分別為徐光啟和朱燮元。   朱燮元總督五省,在外,不便署理事務,請陛下明確職權。”   大學士都是五品,一般慣例,文淵閣大學士為大哥、東閣大學士當小弟。   上次皇帝金口一開,加了朱燮元文淵閣大學士,導致名分出了問題。   庶子占了長子名頭可還行?   這問題,說大不大,按照習慣來就行,說小不小,國本之爭的本質同樣如此。   誰都知道針眼有多大,房壯麗不趁著皇帝心情好把事情說明白,隻怕事後要倒黴。   朱由檢說道:“即日起,文淵閣大學士為正一品,東閣大學士從一品。   兩閣大學士皆為欽命輔臣,輔佐皇帝處理國事,若皇帝不能臨朝,則全權便宜處置。   擢袁可立文淵閣大學士,預機務,首輔,徐光啟左輔,待五省平靖,朱燮元回歸中樞,任右輔。   天下事,不過官、軍、民、財,三輔臣總攬之,其中必有人具備軍事經驗,且兼署軍事。   東閣大學士輔佐理政,根據世事需要加設專務,如郭允厚之財政,韓爌之備災,李從心之水務,李國普之人事。   遼東安靖,孫承宗回轉為東閣輔臣。   九,數之極,輔臣額定九員。   現缺一名,諸臣推選,由現任卸任之六部尚書、現任卸任之總督巡撫、侍讀大學士之中產生,內閣審議,朕欽定。”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諸臣真心實意拜下。   太贊了!   國家也是家,皇帝是一家之主,宰相就是主婦,正兒八經的一家兩口子。   主婦不是煮婦,權威幾同於家主。   和和美美,萬事興旺,但是這日子過久了吧,男人總覺得媳婦囉哩巴嗦的,忒煩。   老婆要是個悍婦,男人的日子更沒法過。   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出,還要擔心會不會被綠。   夠了!   削權。   到了老朱,性子一發作,休妻!   結果發現不行,沒老婆的家亂七八糟的事一大堆,處理不過來。   但是又不想找老婆。   怎麼辦?   納妾!   內閣於是產生。   所以大明的大學士才正五品,不加個太保都不好意思出去見人。   沒名沒分,地位太低啦。   如今,皇帝正式給出了名分,你說備胎們興奮不興奮?   即便這次的老婆有些多,依舊是當場就濕了。   這不是一個兩個人的進步,而是文官集團的集體進步,能不誠心實意拜下?   不要說拜,舔都沒問題。   “陛下聖明,厚待諸臣,臣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袁可立心潮澎湃。   “臣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人齊齊表態。   朱由檢笑瞇瞇地說道:“國事艱難,正當上下一心,共克時艱。”   “臣謹遵聖諭!”諸臣再拜。   看向皇帝的目光充滿熱切,看向同僚的目光充滿敵意。   是,大部分無法出閣,但是,誰還沒個大哥啊?   努力伺候好皇帝,抬大哥入閣,小弟們不跟著扶搖直上?   “陛下,臣有奏。”來宗道出列。   “準。”皇帝笑瞇瞇的,開始驗證自己扔出去的骨頭的誘惑力。   來宗道說道:“時近年底,聖誕正旦將至,臣請預備慶典,萬民同慶,為陛下賀,為天下賀。”   聖誕啊,朱由檢有些恍惚。   萬壽聖節,簡稱聖誕,釋義:聖人誕辰。   自古以來,皇帝都是聖人降世,完全沒毛病。   正旦則是年初一,不要說朝廷,就是鄉野人家也得耍兩天。   是的,這兩個節日的最大作用是大家耍兩天。   漢朝做五休一,唐宋十天休一,到了老朱,一年放假五天。   朱老四覺得老爹太狠了,清明中秋等節日還要加班不人性,給增加了假期,後來又增加了朔望假。   但是京官要參加朔望朝啊。   本來吧,早上起來去給皇帝打個招呼,混頓飯吃後出去嗨皮,奈何當今他不當人啊。   就像今天,被彈劾那麼多人,三司不得忙瘋掉。   三司加班,誰敢出去浪?   休不了假你知道不,別提多苦逼了。   除此之外,皇親國戚、重臣大賢死了會放假悼念,比如袁可立要是猝死於工作崗位上,大家假惺惺地擠出兩滴眼淚,然後歡天喜地地休假三天。   “陛下。”房壯麗出列,道:“國事雖難,然聖誕正旦事關國家體麵,亦是陛下展示威嚴所在,所謂禮不可廢,臣請陛下降旨,由禮部籌備慶典。”   “臣請陛下降旨。”諸臣齊拜。   朱由檢想了想,決定給大家發一波福利,道:“聖誕正旦相隔不遠,擬詔,籌備聖誕節,免正旦大禮。聖誕次日起休沐,至年初四上班。   休沐時間,內閣並各司安排值守,若有緊急事務,隨時進奏。”   “臣叩謝天恩。”諸人拜的心甘情願。   臘月二十四聖誕,就算小月隻有二十九,也有八天假,更重要的是,這是官方的,帶薪的,不扣工資。   爽翻了好不好。   就在大家再接再厲準備把皇帝舔舒坦時,有個不識趣的跳了出來。   “陛下,臣有奏。”國子監博士羅元賓出列,道:“天下鹽戶之苦,在於柴草難尋,在於煙熏火燎,在於挑水之難。   耗費多而產出少,生計無著,苦不堪言,逃亡者日眾,鹽政因此多敗。   臣翻閱諸書,發現前元鹽戶建鹽田,以澆灑之法得鹽,其用日曬風吹,幾無損耗,遠勝於煮海熬鹽。   臣請試行之,若成,則天下鹽戶可脫苦厄,而天下則無缺鹽之苦,於國於民,皆有大利。”   曬鹽啊,朱由檢又恍惚了下。   可謂穿越者必備利器。   但是,其實北魏時已經有了曬鹽法,隻是技術傳播不廣,時斷時續的,比如元朝曬鹽盛行,到了大明忽然就沒了。   本來皇帝打算安排人開春後,但既然有人提出來,當然大力表彰。   “觀卿年歲非小,何以為博士?”朱由檢問道。   羅元賓回道:“臣二年方才進士及第。”   朱由檢看向徐光啟,問道:“左輔以為如何?”   “臣以為此法大善。”徐光啟回道:“隻是具體實行,尚需研究一二。”   “此事易爾!”朱由檢笑道:“擇一房屋,仿建鹽田,以鹽水代海水,以火盆仿日曬,以風扇替自然風。   如此,一間屋可設十餘田,亦可研究如何防漏防雨防海潮倒灌……”   羅元賓眼睛越來越亮,徐光啟也是若有所思,其他人聽不懂,但是都作出了一副“皇帝牛逼”的模樣。   狠狠地裝了一波,皇帝隻感覺意猶未盡。   不容易啊,終於碰到一個知音了。   “陛下果真聖人降世,臣受益匪淺,願為陛下牛馬,行曬鹽事。”羅元賓拜道。   朱由檢說道:“擬詔,擢羅元賓右僉都禦史,沿海曬鹽使,研究曬鹽法,開春後擇地試行。地方官府傾力配合。戶部調撥錢糧,勿使有缺。”   “臣必不負陛下重托!”羅元賓拜下,聲音帶著一絲激動。   諸臣都看著他。   正六品跳到正四品倒是無所謂,主要是簡在帝心,以後還不得飛黃騰達啊。   用腳趾頭都能想到,等曬鹽之法成功,肯定成為三品大員,再進一步就是侍郎,隨即就是堂部,入閣。   最多十年。   羨慕壞了。   看著諸臣神色各異,朱由檢忽然懂了孔子那句話的意思。   仲尼聞之曰:“惜也,不如多與之邑。惟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子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禮,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若以假人,與人政也。”   簡單理解,隻要掌握著授予名分的權力,就有無數人哭著喊著來舔。   再簡化,名就是官位,授予官位的權力不能與別人分享。   給閣臣定一品如此,給羅元賓右僉都禦史如此。   東林黨為什麼橫行一時?天啟皇帝失去了選官用官權,其實就是授予名分權力的喪失。   九千歲為什麼能稱霸江湖?因為借用了天啟皇帝授予名分的權力。   小賢子為什麼鋃鐺入獄?因為崇禎皇帝收回了這個權力。   這是皇權基礎。   崇禎不太懂。   自以為廷推人選自己抽簽決定是把握住了授名權,其實廷推得結果還不是朝臣們操縱的結果?   所以朱由檢獨斷專行,根本不跟別人商量。   至於剩下的一個,一方麵是確實想不到什麼太好的人選,另一方麵是給諸臣腦殼上掛根胡蘿卜。   至於這根胡蘿卜什麼時候落下,看皇帝心情嘍。   見沒人有說話的意思,皇帝收起笑容,道:“退朝,賜宴如故。”   狗都不吃的工作餐,溜了溜了,點個外賣加班去。   出了皇極殿,朱由檢忽然頓住腳步,道:“走,去東閣看看。”   “奴婢領路。”徐應元急忙道。   以前一棒子小妾,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得不對管家畢恭畢敬,如今小妾成了妻,可就踩到了管家頭頂上。   由不得徐應元不慌。   不要說王振、劉瑾、魏忠賢,連馮保都做不得。   以後內監的日子不好過了。   許是讀出了徐應元的內心,朱由檢笑著說道:“錦衣衛,天子劍也!東廠,天子耳目也!   唯有耳聰目明,方能持劍殺人。   所以,與其整日在朕麵前打轉,不如想著怎麼把東廠整理好。”   “皇爺,奴婢覺得史千戶做的還不錯。”徐應元真心實意地說道。   “史可法為人剛直,用來反腐固然不錯,可是總會有些上不得臺麵的事,他未必肯做,還得你來。”朱由檢說道。   “奴婢明白。”徐應元立刻覺得充滿了乾勁。   看,這也是名的一種應用,總感覺越來越會做皇帝了呢。   東閣情況尚好,朱由檢吩咐整理乾凈,配置辦公物品,讓東閣大學士們來此辦公。   這屬於器的應用,跟賜座差不多的道理。   最大的器是天子禮器,其次就是天子節、尚方寶劍等,某個劍法高手大呼好用。   最普遍的就是官印。   器和名,皇帝必修科目,朱由檢感覺自己入門了。   去校場,新來的一波軍兵還沒見過皇帝呢。   至於輔臣權力如何分配,朱由檢不打算操心,而是交給袁可立等人操心去。   不趁著老實人在的時候把事情辦妥了,難道還要等周延儒溫體仁之輩上臺來辦嗎?   不合適就調整,皇帝自覺能把握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