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魏國公有生命危險!(1 / 1)

“從一開始,這次北伐之決策就有點過於莽撞!”   最近半個月劉伯溫在家裡麵天天研究許洛講解的國運之道,越研究就越發現,許洛真的是比諸葛武侯還要厲害的大才!   這一段時間,他一直想要單獨找個機會,跟許洛再好好聊聊治國之道。   但是因為每天朱元璋一早上就拉著他和李善長,商議國事,根本就沒有這種機會。   實際上除了劉伯溫之外,李善長也有這樣的想法。   這位韓國公甚至想要單獨跟許洛聊聊,看他願不願意來到中書省就職。   隻要是他李善長能夠決定的官位,隨便許洛挑選。   隻不過很可惜的是,李善長也沒有這個空閑時間。   本來他還想讓自己的得意門生,胡惟庸去跟許洛接觸一下,但是轉念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雖然朱元璋沒有明說,但是每次去到同福酒樓,謹慎再謹慎,就在傳遞一種信息出來。   那就是現在同福酒樓和許洛,越少人知道越好。   實際上朱元璋已經暗中在方圓五公裡之內,安插了眾多拱衛司和禁軍的人。   這些人最重要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檢查要去同福酒樓的可疑人士。   許洛和福伯一直覺得同福酒樓生意不好,沒有什麼客人,完全是因為地段的原因,卻不知道這幕後主使竟然是當今的聖上,洪武帝朱元璋。   如果讓許洛知曉這一切的話,恐怕這位少年天才,當場就會罵街,甚至直接噴到洪武帝懷疑人生。   正因為如此,李善長才打消了讓胡惟庸代替自己,去接觸許洛的念頭。   胡惟庸也不是什麼平庸之輩,現在朱元璋也非常看重。   雖然洪武帝沒有明說,但是這位洪武帝已經有了想要胡惟庸真正執掌中書省的意願。   現在雖然胡惟庸已經是中書左丞,但是中書省真正的話事人還是他這位所謂的隱居退休的韓國公。   不管是中書省的各級官員,還是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還都是以李善長為首。   隻是現在朱元璋已經有了想要徹底扶正胡惟庸的念頭和計劃,隻是現在還在考察這位胡中丞是否真的堪當大用。   李善長不是沒有自己的想法,他很想再培養一個自己的實力,能夠平衡胡惟庸的權力。   否則的話,到時候朱元璋真的讓胡惟庸成為丞相的話,到時候李善長就真的完全被架空。   沒有人不渴望權力,李善長也是一樣。   去年之所以忽然告老還鄉,完全是因為這位韓國公看懂了朱元璋,想要動一動當初建國的那批老友勛貴功臣。   當時正好借著斬殺左丞楊憲的事情,對淮西勛貴狠狠敲打了一番。   正是這個時候,李善長選擇了急流勇退,然後魏國公徐達則是非常聽話的去駐守北平,安心當個鎮疆大將軍去了,不再理會朝堂政務。   雖然李善長選擇了急流勇退,但是朱元璋是真的不舍得這位老丞相離開自己。   所以才會親自去到李府,讓李善長就跟在自己的身邊,出謀劃策。   李善長非常懂朱元璋的心思,朱元璋也非常懂這位韓國公的心思。   在三人一起聽完許洛關於國運之道的講解之後,經過馬皇後的提醒,朱元璋就開始預防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暗中提前跟許洛聯係。   所以這半個月以來,朱元璋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要帶著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就是不給他們這個單獨接觸許洛的機會。   不得不說,這位洪武帝能夠當上大明的開國皇帝,真不是運氣好或者靠著一點小聰明就可以的。   相反這位洪武帝,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   哪怕沒有人教導他,天生就能夠懂得權衡之道。   更何況在建國之前,跟著少年國師耳濡目染的學習了治國之道以後,朱元璋就對於人心的拿捏和權力的平衡,做的非常到位。   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歷朝歷代,不管任何時候,朝堂之上,就不可能沒有奸臣而隻有忠臣。   不管是朝堂全部是忠臣,還是全部是奸臣都不能夠治理好國家。   隻有朝堂之上,忠臣和奸臣都有,什麼樣的官員都有,大明才有繁榮昌盛的可能性。   這也是當初那位消失的少年國師,教朱元璋的為君之道。   建國五年,這位洪武帝做的很好,也是非常不錯的貫徹了這個理念。   “伯溫,可是咱不想停止北伐,咱就想這次讓天德,直接滅了北元餘孽!”   “否則的話,北元朝廷在一日,咱就睡不了安穩覺!”   朱元璋說的沒錯,現在大明初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除了北疆的北元朝廷之外,南方沿海還有些倭寇之亂外,就沒有其他任何的不穩定因素。   對於朱元璋而言,隻要處理好這兩件事情,那麼大明就可以延續萬世不朽之基業。   “皇上,話雖如此,但是你我內心都非常清楚,魏國公這次北伐已經失敗了。”   “當然同時我們也知曉了,北元朝廷和王保保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孱弱,相反經過這些年的臥薪嘗膽,他們已經跟大明重新有了一戰之力!”   “要知道魏國公可是號稱不敗戰神,但是現在他所率領的中路大軍,卻一無所獲,還連續遭遇到了北元騎兵頑強的抵抗!”   “這對於徐達將軍來說,不勝不敗,就已經輸了!”   “恕臣大膽,如果皇上和魏國公一意孤行,堅持繼續北伐的話,或許到時候北伐不但失敗,很有可能徐達將軍也會有生命危險!”   “到時候北伐打敗,不光是打空了大明五年來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還會給北元重振士氣。”   “相反,如果這個時候果斷退回來的話,按照現在大明的發展,過不了幾年,我們再去北伐,就一定能夠成功,於此同時還可以直接打斷士氣正在上漲的北元氣運!”   劉伯溫情真意切,擲地有聲的說道。   朱元璋再次回味著劉伯溫的話,大半天都沒有說話。   戶部尚書楊思義現在也是正襟危坐,他沒想到皇上和誠意伯,每天原來聊的話題都這麼的大尺度啊。   換做他來的話,可能麵對朱元璋的要求,別說反駁,根本連話都說不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