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皇子還沒有察覺的時候,晉王朱棡已經意識到父皇口中的這個大賢之人,非同凡響。 畢竟能夠讓韓國公李善長和誠意伯劉伯溫都佩服的人,除了消失的少年國師和少年軍神之外,還沒有聽過還有誰。 現在父皇卻忽然說大明重新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大佬,關鍵是在朱元璋說這些的時候,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的神色竟然沒有改變。 要知道文人相輕,尤其是劉伯溫這種最孤傲的人,更是如此。 本身自從少年國師消失之後,文武百官也是默認誠意伯劉伯溫,乃是如今大明最聰慧之人。 劉伯溫雖然嘴上說著不追求這些所謂的虛名,但是熟悉他的人,都非常清楚,這位誠意伯還是非常在意這些虛名。 不管是當初的楊憲還是現在的胡惟庸,等新起之秀,稍微依靠著才華在朝堂上闖出了一點名氣之後,這位誠意伯,都是默默的在背後說道了幾句。 當然因為楊憲是他劉伯溫的門生,所以他對於楊憲到沒有多大意見。 如果不是後來楊憲自己作死,居功自傲,引來殺身之禍的話,說不定在劉伯溫的調校之下,真的能夠成為大明新的肱股之臣。 可惜的是,年輕人被朱元璋重用之後,就飄了,結果讓李善長和胡惟庸抓到了把柄,最後落得個身死易處的下場。 楊憲的死,在劉伯溫心中也成了一件難以言喻的傷痛。 除了楊憲,就是現在風頭正盛的胡惟庸,李善長的得意門生。 現在很多人都在傳言,胡惟庸是目前大明朝堂之上,最後可能接替李善長成為百官之首的傳奇。 雖然胡惟庸沒有說什麼,而且一直要求所有人低調一些,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對於這個丞相之位勢在必得。 不是說胡惟庸真的就是外強中乾的類型,相反他很有真才實學,否則的話,也不能跟楊憲鬥爭了那麼久。 隻不過胡惟庸作為李善長的得意門生,有意氣風發,在大明建國初期的很多國策上麵,給出了很多讓朱元璋非常滿意的建議,讓劉伯溫多少有些不太舒服。 雖然說劉伯溫一直嘴上說著要辭官回家,但是一次都沒有成功過。 後世史料記載當中,說劉伯溫之所以一直沒有辭官成功,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 第一個是洪武帝朱元璋的苦苦挽留,說是大明離了劉伯溫,可能會發生動亂。 第二個關鍵人物就是一代賢後馬皇後,因為馬皇後也在暗中勸解劉伯溫,留下來多為大明老百姓做點事實。 就算劉伯溫不願意為朱元璋效力,但是看在大明百姓的麵子上,委曲求全一下。 隻不過這隻是史料當中的記載,在許洛看來,則是這個劉伯溫實際內心還是有想要功成名就的一番野心。 說白了,如果他真的一心想要辭官回家,破罐子破摔,至少有一百種方法,可以成功讓朱元璋放手。 之所以每次都能夠成功的被洪武帝勸解留下來在朝堂做官,真正的原因,實際上還是因為劉伯溫自己想要繼續當官。 人心啊,很多時候,真的很難看透的。 當然說多了,這些都是閑話。 言歸正傳,一句話,說白了,劉伯溫雖然有才學,但是也並沒有像史料記載的那麼大公無私,那麼大愛無疆。 至少在大明建國之後,治國之道方麵,劉伯溫的貢獻真的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多,甚至還不如那個後來被誅九族的胡惟庸。 心思聰慧的晉王朱棡,已經從誠意伯的神色之中,判斷出來,朱元璋說的這個讓他們準備拜師的大才,真的比劉伯溫還要厲害! 當然朱棡也從朱元璋的決定當中,讀出來了另外含義出來。 那就是現在表麵上看,隻是各個皇子各憑本事,去想辦法拜師成功。 但是實際上,這很有可能就是朱元璋專門給眾多皇子設置的一道考驗。 雖然說太子朱標的儲君之位不可撼動,但是世事無常,誰有能夠真正說得準呢? 畢竟聖明如唐太宗,還有玄武門之變的黑歷史呢? 隻要太子朱標沒有真正坐上皇位的那一天,那麼一切都還有可能。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這就是現在晉王朱棡內心最真實的心理狀態。 晉王覺得很有必要,等下立馬回府邸跟自己的謀士好好從長商議一下,該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拜師成功,拔得頭籌! 無論如何,這次能夠在拜師這件事情上,拔得頭籌的皇子,就算是洪武帝沒有特別的額風尚,也一定會被朱元璋刮目相看! 心思深沉的朱棡已經大概的猜出來朱元璋之所以有這樣的安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背後的真正用意,所以神色才會更加的嚴肅認真。 燕王朱棣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神色。 對於這位四皇子而言,現在真正能夠讓他動心的就是上前線打仗。 在當初朱元璋和眾人無限吹捧少年國師和少年軍神的時候,這位四皇子則是一直看不上少年國師,而是對於少年軍神非常神往。 畢竟少年軍神,可是被譽為大明冠軍侯的傳奇。 隻是很可惜的是,四皇子生不逢時,沒有跟著少年軍神一起打仗的機會。 這一直成為了四皇子不為人知的遺憾,但是他也在暗中找機會,看看是否能夠跟隨少年軍神的學生魏國公徐達將軍,一起北伐! 隻不過不管是朱元璋,還是馬皇後,在得知他有了上前線打仗的念頭之後,就瘋狂批評和教育他許久。 身為皇子,有這種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的想法很不錯,但是犯不著現在以身犯險。 皇子身份,何等尊貴? 豈能隨意的上陣殺敵,戰場可不長眼睛,不會管你是平民還是皇子,刀槍無眼,人說沒了就真的沒了! 雖然說朱棣能夠理解自己老爹和老媽的良苦用心,但是他現在的真實心態,就是能夠理解,但是卻不能接受。 正因為如此,這位燕王殿下,現在每天在京師非常苦惱! 原本他就對於學習聖賢之道沒有太大興趣,現在朱元璋又強行安排他們去偷偷拜師,更是讓他頭大! 實在是頭疼,頭疼啊!
第58章 格格不入的燕王朱棣!(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