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明朝堂很多文官和言官,都會暗戳戳的言論,當今太子朱標那那都好,就是性格上過於迂腐和柔弱了些。 雖然也能理解,畢竟師從大儒宋濂,太子朱標現在這樣的柔弱性格,反倒是能夠接受! 隻不過世人不知道的是,他們隻看到了太子朱標柔弱的一麵,卻沒有意識到如今很多國事政務處理的殺伐決斷的禦批,都是出自這位太子之手。 隻有韓國公李善長和誠意伯劉伯溫,等為數不多跟隨在朱元璋身前的人,才知道這些真相。 事實上朱元璋有時候也能夠從處理國事政務的態度上麵,可以看出來朱標殺伐果決的隱藏性格。 隻不過現在可能受限於大儒宋濂仁義禮智信的教導,很多時候太子朱標也隻是強行壓製著自己的極端隱藏性格! 這次拜師之行,雖然提前跟大師宋濂通過氣,但是真正執行這個決策的還是太子朱標本人。 所以他在過來的路上,就想好了一切,包括該怎麼通過禁軍和護衛的包圍! 不說其他,單單就現在他直接亮明自己太子朱標的身份,就證明了他這個太子並沒有傳言當中那麼迂腐和柔弱。 當然如果不是少年國師消失的太早的話,或許在少年國師的影響之下,太子朱標的性格會比現在更加的狠辣果敢一些吧。 畢竟當初少年國師和少年軍神,主打的就是一個隨性。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但是你敢惹我,雖遠必誅! 太子朱標跟隨在少年國師身邊,性格潛移默化的也被少年國師的性格傳染。 可惜的就是太子朱標在少年國師身邊隻待了三年不到的時間,否則的話,現在太子朱標說不定已經成長為完美的樣子。 近三個月朱元璋接觸許洛之後,發現這個小許兄弟,除了見識出眾之外,性格也非常豪爽,甚至很多時候,恍惚之間,還能看到少年國師和少年軍神的影子。 正因為如此,這位洪武帝在聽到許洛點評當今太子朱標,在性格上略有缺陷的時候,他沒有任何猶豫,當下就有了讓朱標拜師許洛的念頭! 當然這位洪武帝也沒有多想,就是單穿的想要通過許洛,來影響甚至改變太子朱標的性格。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怕是朱元璋成為了大明的開國皇帝,對於太子朱標而言,他仍舊隻是一個關心兒子未來的老父親。 如今大明人人皆知,朱元璋恩寵太子朱標,但卻不知道朱元璋時時刻刻的為這個長子操碎了心。 大明雖然隻是建國五年,但是這位洪武帝,已經在謀劃著該如何讓太子朱標順利登基一事。 簡簡單單的一個過關審查考驗,朱元璋的幾個兒子的性格就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三皇子晉王朱棡主打的就是一個隨機應變,突出一個心機深沉。 二皇子秦王朱樉,主打的就是一個土豪風格,反正他藏拙到現在,也不介意外人再罵他幾句廢柴。 到了太子朱標這邊,就變成了中規中矩但是又可以臨時變通的君子風範。 雖然朱棡和朱樉兩人已經通過自己的手段,順利的留在了同福酒樓,但是他們並沒與拜師成功。 反倒是給了現在太子朱標一點機會和希望! 隻不過當事人許洛卻沒有想這麼多,當他開門之後,就發現身穿華麗貴服的朱標,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是三鞠躬! 隨後太子朱標身後也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戲班子,開始敲鑼打鼓,吹拉彈唱起來。 原本平時基本上無人問津的同福酒樓,瞬間就變成了這條街最熱鬧的地方! 許洛一頭黑線,什麼情況? 跟在許洛身後的福伯,倒是若有所思的扶須起來。 從昨天朱棡過來強行拜師的時候,他還沒有多想什麼。 到了今天朱樉出現,用金錢來收買許洛,順便拜師的舉動,就讓他有了懷疑。 現在看到太子朱標如此大張旗鼓的拜師,更是讓這位福伯完全擔憂起來! 因為福伯想到了當初一些非常不美好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朱標則是非常恭敬的沖著許洛行使拜師禮,隨後遞出了一張拜師帖。 “恩師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因為學生準備的比較倉促,沒有引薦老師,還請師父體諒!” 嚴格意義上來說,大明想要真正的拜師,是有著非常嚴苛的一套流程。 首先第一步就是學生自己需要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作為自己的引薦人。 這個引薦人可以是自己想要拜師的好友也可以是親朋,總之一定是跟要拜師的對象關係密切。 如果引薦人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學生自己就要備好香,燭,酒,茶,裡脊肉等貴重物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跟隨引薦人一起來到老師的住處。 這一步正是拜師的第一步,引薦! 隨後第二步就是呈送拜師帖! 通過引薦人的介紹之後,學生還要拿出拜師帖,明確表達自己拜師的意願,然後送上禮品。 拜師帖上麵通常也會把學生的姓名,籍貫,學習目的都會詳細的寫出來,讓老師決斷是否要收下這名學生! 當然如果提前協調溝通過的話,第二步的流程就會象征性的走一下。 如果老師不願意收的話,就會直接拒絕接收拜師帖。 當然如果老師願意接收學生的話,那就會接收學生呈遞上來的拜師帖。 第二步呈遞拜師帖,可以說是決定老師是否收取學生的關鍵所在。 隨後如果老師接了拜師帖之後,那麼就會來到第三步。 宣讀拜師帖! 在老師和引薦人的見證之下,學生需要大聲宣讀拜師帖,並且給老師做出承諾。 尊師重道,勤學苦練! 將來功成名就之後,一定要為國為民,孝敬師父師母! 第三步可以說是學生對於老師宣誓忠誠的一個流程。 但是大明朝堂因為建國不久,所以很多文官收學生的方式,很簡單,科舉! 比如說劉伯溫如果是今年的科舉考官,那麼今年高中的進士就全部可以算作是劉伯溫的門生! 隻不過洪武三年,初開科舉,朱元璋發現招收上來的莘莘學子都是歪瓜裂棗,一個賢能之輩都沒有。 一怒之下,這位洪武帝就再次關閉科舉通道。
第67章 沒有那麼簡單的太子朱標!(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