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歲月會改變1切,萬事萬物!(1 / 1)

不得不說,李善長是真的很懂朱元璋,也總會在這位洪武帝稍微有些社死的時候,幫忙出聲。   類似這樣的場景,以前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   每當朱元璋陷入到窘境或者社死的時候,李善長總是能夠第一時間出現,而且幫忙出聲解圍。   正在訕笑的劉伯溫,聽到李善長的話之後,臉上的笑意也是瞬間消失。   這位向來不怕洪武帝放在眼裡的誠意伯,現在慫了。   這一刻,劉伯溫才意識到,就算是朱元璋對他再怎麼恩寵,剛才自己當場笑出聲,而且揶揄調侃三皇子的言行,就頗為不合君臣之禮。   自古以來,君王就沒有不是的君王,隻有不是的臣子。   現在三皇子說破天也是皇子,他身為老臣,不光沒有替皇子們排憂解難,反倒是站在一旁揶揄調侃,多少有些違背君臣之道。   “老臣失言,還請皇上責罰。”   劉伯溫也是立馬就跪拜下來,沖著朱元璋連連道歉,並且態度誠懇的索要懲罰。   如果說放在以前,誠意伯絕對不會這麼世故,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官場洗禮之後,這位誠意伯不得不讓自己變得世故一些。   因為現在劉伯溫已經不是一個人,他身後還有浙東黨,朝堂之上還有無數他的門生。   劉伯溫自己如果被貶對於他個人而言是小事,本身他也不在乎這些功名利祿。   但是如果因為他個人的原因,牽連到身後的浙東黨以及門生的話,那他真的就萬死莫辭。   所以這兩年,原來在朝堂之上被譽為諍臣的誠意伯,也逐漸的變得跟李善長一樣,成為了和事老。   當然現在他身為禦史臺的禦史中丞,還有監察,彈劾百官之責,遇到貪官汙吏,他依然鐵麵無私。   隻不過現在麵對四位皇子拜師許洛這樣的事情,他意識到自己剛才在朱元璋麵前真的太失禮了。   洪武帝和李善長聽到劉伯溫自請罪責,也是有些恍如隔世。   要知道當初除了少年國師之外,這位劉伯溫從來就沒有服過軟。   哪怕是洪武帝親自跟他對峙,這位誠意伯也是分毫不讓。   可現在僅僅因為調侃了幾句三皇子晉王朱棡,就如此著急請罪。   這一刻,朱元璋忽然覺得眼前的這位誠意伯,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看著現在變得如此世故的誠意伯,這位洪武帝內心可以說是五味雜陳。   驚喜?   失望?   感慨?   或許都有吧。   朱元璋驚喜的是,劉伯溫這麼堅持己見的人,經過官場磨礪之後,也會逐漸收斂鋒芒,值得稱贊。   至少證明像劉伯溫這樣的諍臣,也能夠被自己馴服。   朱元璋身為九五之尊,想要的一切基本上都可以得手,現在他更享受這種拿捏人心的感覺。   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皇帝”!   失望的是,這位在他內心當中僅次於少年國師的諍臣,眼看著最終也會變得跟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同流合汙,多少有些痛心疾首。   感慨的則是,歲月會改變一切,萬事萬物,包括人!   當初少年國師在跟朱元璋探討歲月到底能否改變一個人的時候,這位洪武帝還非常堅持,不管歲月如何變幻,有堅持的人始終不會改變的理念。   當時朱元璋就是以劉伯溫為例子,在這位洪武帝的心目當中,劉伯溫就算是再難,也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心意。   結果沒想到這才短短十年不到的時間,這位誠意伯,真的就被歲月所改變了。   這一刻,朱元璋莫名的更加懷念那個可以永遠相信的直臣少年國師!   因為少年國師,在他麵前不管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能夠直言進諫。   當然朱元璋自己內心也非常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少年國師真的對於天下有所圖的話,那就不會有他朱元璋什麼事情。   少年國師和少年軍神,兩位少年天才當中任意一個,但凡有點不舉之心,那麼朱元璋就不可能得到天下,更不可能建國大明,成為大明開國皇帝。   不管是少年國師還是少年軍神,好像對於圈裡功名利祿非常不在意。   少年國師最大的心願就是幫助朱元璋成為亙古未有的開國皇帝。   少年軍神最大的心願則是就是能夠不斷的征戰,一直等到再也沒有任何人敢對大明有不舉之心。   兩位少年天才,真的是上天派下來專門幫助朱元璋建國大明的神仙一樣的存在。   等到大明真的建立之後,這兩位就立馬人間消失,主打的就是一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留下任何痕跡。   不過朱元璋雖然感慨歸感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著下麵跪拜著頗有些誠惶誠恐的誠意伯,也是大手一揮,哈哈笑道:   “伯溫,你起來吧,是咱讓你說的,再說,你又沒有說錯,何罪之有?”   隨後蔣瓛再次講述秦王朱樉打算用錢來收買許洛的時候,朱元璋也是再次無奈的搖頭嘆息道:   “老二,永遠都是敗家子。”   “咱當初就不應該看在皇後的麵子上,就應該好好的治治他!”   李善長則是再次鞠躬施禮道:   “上位,二皇子也就是愛花錢一點,比起過往胡作非為的皇室子弟來說,沒有作奸犯科,更沒有仗勢欺人,老臣覺得秦王殿下,在眾多皇子之中,還算不錯!”   “是嗎?”   “咱跟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在每天為下一頓飯頭疼不已呢,咱看這小子就是欠收拾!”   “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饑!”   朱元璋也是憤憤的罵道,同時還用了一句不太恰當的歇後語。   劉伯溫本來還想提醒一下這位洪武帝,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饑這句話,不能用到這裡。   但是想到了朱元璋從小的出身,就沒有再發聲。   這位布衣天子,從小連吃飯都是問題,更別說讀書識字。   不過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倒是真的勤勉好學,每天強迫自己一定要學習上幾個時辰的聖賢書。   這一點倒是讓劉伯溫挺佩服的,畢竟按照現在朱元璋的身份和地位,就算是他不學習,也沒有人敢指責。   沒有發聲的劉伯溫,也是默默的跟著朱元璋和李善長兩人一起哄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