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1 / 1)

在場的眾人之中,聽到許洛說出這樣的大話,除了朱元璋沒有任何懷疑之外,李善長等人下意識的對許洛說出這樣的話,產生了懷疑。   就連剛剛被許洛瘋狂圈粉的朱標四兄弟,現在也是如此。   但不管是李善長,劉伯溫兩人,還是太子朱標四兄弟,他們內心倒是非常希望,許洛真的能夠提出來有效的解決方法。   因為這樣才更符合,許洛在他們內心當中的大才形象。   反倒是洪武帝,一直對於許洛就是無條件的信任。   除了最開始認識許洛的時候,朱元璋對於這個酒樓小掌櫃多少還有點防備心。   但現在經過這麼久的相處之後,朱元璋對於許洛的信任程度,可以說已經堪比少年國師。   在來之前,朱元璋就已經想好,如果說連許洛都沒有辦法的話,那也就隻能怪徐達命不好。   畢竟北伐之前,徐達也立過軍令狀。   軍令如山,法不容情。   結果許洛還真沒有讓他失望,還真的就有結局方法。   興奮激動起來的朱元璋,也是立馬非常恭敬的沖著許洛拱手施禮道:   “還請小許兄弟指教!”   許洛則是沖著朱元璋神秘一笑,然後再次乾了自己手中的酒杯,才嘿嘿笑道:   “其實吧,這件事情,在我們老家那邊,經常發生。”   “隻不過我們那邊,像老朱你這樣實誠的老板不多,下麵乾活的夥計,也不敢這麼囂張。”   “因為一旦下麵的夥計過於囂張,老板也是分分鐘就讓他們走人。”   “隻是經常會有一些任勞任怨,辦事能力還可以,忠心耿耿的下屬,也會無意間做錯事請,然後給商會造成一定的損失。”   “當然這些下屬絕對不是故意做錯事情,很多時候,他們隻是單純的好心辦壞事,或者被其他奸詐之人坑了而已!”   朱元璋聽到這裡的時候,也是瞬間恍然,然後下意識的反問道:   “那,小許兄弟,按照你現在說的這個意思,是想讓咱給這個老兄弟找個替罪羊。”   “實際上這次老兄弟做的錯事,並不是他個人所為,而是單純的被其他人蒙蔽,或者被其他奸詐之人欺騙了而已?”   “這樣的話,就可以保下這位老兄弟?”   不得不說,這位洪武帝,比想象當中聰慧的多,屬於一點就通的那種。   但是呢,聰慧的程度又非常有限。   許洛看著朱元璋立馬想出來的對策,也是挑眉笑了笑,揶揄道:   “老朱,你很聰明,比我想象當中聰明許多。”   “你說的這個方法不是不行,但是肯定很難服眾!”   “不說其他,就說你在為老兄弟找替罪羊的這個舉動,就肯定會讓跟你一起乾的老兄弟們,心裡麵有其他想法。”   “你剛才不是還說,除了照顧你這個老兄弟之外,還要考慮其他老夥計們的想法嗎?”   “所以啊,你這個方法,隻是下策!”   麵對許洛的調侃,朱元璋反倒是沒有笑出來,而是臉色一臉凝重。   “這不是小許兄弟,你出的主意嗎?”   “怎麼還成下策了呢?”   “關鍵是咱覺得,這個方法也不是不行嘛,反正隻要能夠保下我兄弟就成。”   “其他老夥計就算是有想法,他們應該也不敢表達出來吧。”   “大不了,咱就像你老家的那些老板一樣,多解雇幾個人就好啦!”   看得出來,朱元璋對於徐達是絕對真愛。   在立下軍令狀,然後北伐失敗,如此重大的事情上麵,朱元璋還一直想著格外開恩。   這要是放在其他大臣身上,真的不敢想象,這位洪武帝到底會做出怎麼樣的抉擇和懲罰出來哦。   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聽著許洛提出來的這個下策,也是眉頭緊皺,若有所思。   這兩位說實話,現在除了非常羨慕朱元璋和許洛親密無間的關係之外,也更加羨慕朱元璋對於徐達的無條件恩寵。   雖然說朱元璋和徐達是從小光屁股一起長大的兄弟,後來也是一起出生入死。   但是北伐失利,還能夠免於罪責,怎麼看都已經越界了。   隻不過兩人雖然內心羨慕和覺得朱元璋做的有點過了之外,他們倒還能夠接受和體諒現在朱元璋的心情。   反倒是一旁的太子朱標四兄弟,聽著父皇和小許先生之間的談話,也是早已小聲議論起來。   最先疑惑的就是三皇子晉王朱棡,他跟朱元璋一樣,覺得按照許洛說的找替罪羊的方法,就很實用。   但許洛卻說這個方法竟然是下策,所以他就非常不解的沖著太子朱標詢問道:   “大哥,小許先生說的這個方法,我覺得還成啊,反正隻要能夠保下魏國公,那些朝廷官員,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就算是有情緒,也不能對魏國公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吧?”   “是不是小許先生顧慮的太多了啊?”   “這些朝廷官員,就不應該慣著!”   隻不過聽到朱棡說出這樣的話出來,朱標,朱樉,朱棣三兄弟,同時皺了皺眉頭。   真不知道該說這個老三是真蠢,還是在故意裝糊塗呢?   隻不過朱樉和朱棣並沒有說什麼,太子朱標則是直接微微搖頭,不認可朱棡的說法,幽幽說道:   “老三,此言差矣。”   “你可知道,大明建國之後,少年國師和少年軍神消失,對於父皇是多大的一個打擊嗎”   朱棡三兄弟沒想到朱標竟然會再次提到少年國師和少年軍神兩人。   “這件事情怎麼又跟那兩位牽連上關係了呢?”   朱棡非常不解。   太子朱標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當初少年國師給父皇留下的國策當中,就有一條是要天下歸心!”   “如果想要大明真正的長治久安,甚至超越大唐的繁榮盛世,就一定不能全部用律例來苛責文武百官和大明老百姓。”   “相反,父皇要恩威並濟,而且大明建國前十年,一定要懷柔手段更多一些,盡可能的少用一些雷霆手段!”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父皇這些年,麵對一些文武百官出現了錯誤,並沒有真正的責罰太重,相反還能夠減輕罪責,就減輕罪責。”   “現在父皇一直都在收攏人心,不管是民間,還是朝堂之上,父皇一直在勤勤懇懇的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