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要爆發了(1 / 2)

八月一日,星期一。京城,滴滴總部。

滴滴的CEO柳卿踩著高跟鞋走進辦公樓層中,一路上不斷的有人問好。

“柳[ ]總早。”

“柳總好。”

職場上就是這樣,小員工在路上碰到公司大老板未必會主動打招呼。但到一個樓層之後,在公司裡的層級相差不大反而是需要打招呼、問好。

柳卿在滴滴的經歷頗有些傳奇色彩。她於2002年獲得哈佛的碩士學位,畢業後立即進入高盛工作。國際級的大投行,通常都會招收有背景的畢業生入職。

所以,不要再被雞湯文騙了。人家能進高盛、摩根士丹利和其自身努力的有很大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決定性的是人家的背景。

公知們最喜歡說什麼?國外的職場都是公平的,國外從來不拚爹。嗬嗬!

柳卿作為中國商界公認的第一代盟主柳總的女兒,她進高盛亞洲區工作順利成章。後麵的晉升也是理所當然。

2014年,已經成為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的柳卿在京城第三次和已經聲名鵲起的滴滴創始人程為吃飯:高盛想要投資滴滴,但依舊被拒絕。

真正的原因,當然不是程總傻逼了。而是柳卿在撮合滴滴和快的合並。一輪天使投資肯定不可能值得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接二連三來拜訪。

柳卿說:“不讓我們投資滴滴,那我去給你打工吧。”隨後就加入滴滴。

當然,隻要稍微有閱歷的人都明白,正常的離職交接都他麼要一個月,何況是位高權重的boss。柳卿去滴滴沒那麼快。一句話就搞定,那是小說。

但不管怎麼說,這依舊是一個很傳奇的經歷!因為高盛亞太區的高管去一個創業公司擔任高管,這真不是一般人能乾得出來的。這和當年蔡崇信放著幾百萬美元的年薪不要,去投奔馬蕓拿500塊錢的工資是一個道理。

但是,誰要信這個:賢臣投奔明主的故事,誰是傻逼。真正的加入流程是這樣的。

兩人見麵後,柳卿賭氣說了上述那句話。程總回去就開董事會,說要挖柳卿過來。然後,和柳卿聊了一個星期。程總給她說:滴滴工資的一半是你的,剩下的才是我們的。

再把七八個滴滴的高管叫上,一行人出去走走。先飛西寧,計劃開車兩三天去拉啥。然後,在這個旅途中,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程為再和柳卿徹夜長談。

柳卿當晚哭了,然後才決定辭職,給高盛亞太區的高管們寫信。回到京城,加入滴滴。隨後不負眾望,為滴滴的融資立下汗馬功勞,並擔任滴滴總裁。

所以,雞湯文要少看啊!

為什麼成功者都熱衷於講這些故事?第一,裝逼!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立阿裡巴巴。嘿。第二,一個企業成功的真正秘訣,誰會講出來?

“早!”

柳卿將手袋放在辦公室外助理的工作臺上,吩咐道:“ada,幫我約一下uber的卡蘭尼克先生,我需要再和他溝通一下和uber中國並購的事宜。

另外,通知各部門的主管來開視頻會議,我們要繼續加大補貼力度,給uber中國足夠的壓力。迫使他們求和。”

“好的。柳總。”助理艾達趕緊應聲。

柳卿走到自己的辦公室,打開電腦,正準備工作,她的私人手機忽而響起來。是她的一個朋友打來的。

“Jean,上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