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縱論挖人(2 / 2)

隻不過是時勢造英雄而已。他還真以為他是個人物?”

因為臺積電的存在,不可否認彎彎的半導體是比大陸要強的。全球在芯片代工領域,前五名的是:臺積電、三星、格芯、聯電、中芯國際。

其中聯電也是彎彎的廠。

所以,要挖人隻能從彎彎挖。而井高說契機,原因就在於,像蔣上義、張如京這樣的“大佬”,他們一般入職都會招募來一批舊部,人數最少都是兩三百人。這就是大佬們在行業裡的號召力。

井高現在就是放大這份號召力,砸錢進去挖人。和他在醫藥領域與織女醫藥的競爭策略是一樣。

別人先進,低頭學習這不可恥。這和娛樂行業不同。沒有大陸的電影市場,彎彎那幫在金馬獎上大放厥詞的人算個屁!

但井高的最終目的,芯片領域的技術還是要歸我們自己人來掌握。

至於說工資翻三倍、五倍。這是有先例的。號稱臺積電內部排名前十的技術人員,當年和蔣上義一起支持130nm製程研究,乾翻IBM的梁孟鬆,就是被張忠某閑置之後,被三星以3倍的薪資+尊重給挖走。

2006年蔣上義第一次從臺積電退休,他看好梁孟鬆成為臺積電的兩個副總之一。但是,最終梁孟鬆被壓製,升上去的是他的對手孫元成。

而且,張忠某隨即將梁孟鬆閑置,調離研發崗位。張某某的某些手段還是非常出色的。

2009年梁孟鬆離職,半年之後,三星將梁孟鬆挖走。給出的待遇是:三年賺到在臺積電十年的錢。外加出動行政轉機給他和二十多名老部下往返寶島和韓國。

這就是待遇和尊重。

2011年,通過教書,度過競業協議期的梁孟鬆正式加入三星,並且為三星主持了14nm製程的研發,最後比臺積電早半年完成這項技術,實現量產。

結果是什麼呢?三星就搶下蘋果的訂單和高通的訂單。讓臺積電的股價大跌。張忠某故技重施,就像他當年對付張如京一樣,對梁孟鬆發起長達4年的訴訟。

結果當然是臺積電贏了。2015年梁孟鬆被判不能以任何形式在三星任職,或提供服務。

但是,三星和中芯國際可不同。臺積電可以借著美國爸爸的手,製裁中芯國際,拿到2億美元的賠款和10%的股份,興風作浪。但對三星,那就沒轍。你搞清楚三星的股權大頭在誰手裡呢!

梁孟鬆雖然離職,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但三星的14nm製程技術已經掌握。

所以,臺積電絕對不是什麼鐵板一塊。他作為行業老大,不可否認,人才濟濟。但同時,他內部的位置有限,自然而然的會有人要離職的。真以為人人都是“忠臣”呢?

談起工作,劉蘇眉斂容道:“好的,井哥。”

井高感慨的道:“國內的半導體人才還是缺乏啊。鳳凰集團要和當地的高校多展開合作。”

兩人正聊著,身段豐腴的長腿大嘴助理成瑜從外麵進來,笑著提醒道:“井總,車子已經安排好,我們該出發了。”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458章 縱論挖人)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我是如何當神豪的》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