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判斷(1 / 2)

“我是如何當神豪的 ()”!

“好,晨君,你看著辦吧!我想翟教授的這個判斷大概率是對的。”

中午時分,井高從翟教授的辦公室裡出來,沒有著急著去吃午飯,而是先給鳳凰金融集團的康穩鋒、晨曦銀行的衛晨君分別打電話。聊起剛剛從翟教授那裡得來的信息。

人民幣高概率是往升值方向而去的。像海航、復星、萬達等企業去堵我們的國運衰頹,這是錯誤的,不講政治。

另外一點,翟教授判斷,即便美國基本麵不夠好,但是因為美國掌握著印鈔權,可以向全球征收鑄幣稅,美國的股市高概率是還會繼續上行。但會在某個節點,也就是美國如蘋果、高通、亞馬遜、伯克希爾等大企業歸還企業債的時候,會出現風險。

現在美國企業的股票價格這麼高,原因不是什麼:美股不能崩等等。而是在08年金融危機之後,華爾街的資本已經逐步的喪失了影響美國政治的能力。他們已經無法主導或者引導華盛頓的政策指定。在最巔峰時期,華爾街投行出身的人占據了華盛頓各種崗位的一半多。特別是高盛的董事長保爾森出任美國財政部部長那些年。這種權勢是非常煊赫的。

而做錯事情、犯了錯誤,當然是被叢林裡的其他大鱷取代、吞並。

那麼,新的大鱷是那些人?那就是現在美國的大公司。不僅僅是科技巨頭:蘋果、臉書、特斯拉等,還包括一些傳統的巨頭企業:可口可樂、耐克、陶氏等等。

他們推高股價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用公司借債,回購市場上的股票進行注銷。而這麼做的內生需求何在?當然是他們這些高管、股東手中的股票、期權因為股價的飆升更加的值錢!

但是借錢是要還的。還的錢從哪裡來?答案是沒有。

美聯儲確實可以無限製印鈔,但是一家公司不可能無限製的借貸。等到借新債換舊債那套辦法玩不下去,未來會有一個窗口期,就是他們集中還錢的日子。而這就是美股可能崩潰的時間節點。

衛晨君道:“好的。”說著,柔聲道:“井總,澳洲那邊的金礦不要緊吧?我聽說那邊的環保抗議變得越來越嚴重。”

“讓姚聖明頭疼去吧!”井高在澳洲的金礦投資了5千萬美元,這是他和周明揚的第一次合作,隨著這一年多對金礦的開發,修建道路,大概升值了40%。

而自他和周明揚鬧翻之後,姚聖明以長青集團的名義承接了周明揚的股份,價值約為2.5億美元。姚聖明個人肯定拿不出這麼多錢,但是以長青集團的名義就輕而易舉。

井高內心裡其實並不在意澳洲的這現在價值7千萬美元的投資,當然他得表現出很看重。再大的老板,一筆7千萬美元的生意當然會在其視線中。這可是接近5個小目標的錢吶!

井高體會著大美人對他的關心和親近,笑道:“晨君,改天我們倆一起去澳洲考察一下具體情況。”

衛晨君正在港島中環、晨曦銀行的辦公室裡給井高打這個電話,看著辦公樓外的維多利亞港,漂亮的鵝蛋臉微微泛紅,溫聲道:“好啊!井總,那我等你的電話。”什麼一起考察啊,井高是和她一起約會。這她當然是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