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電話(一)(2 / 2)

...

...

井高看了一下通話記錄,電話是目前負責優步的柳臻打來的。聊了幾句,歐陽婉進來喊他去吃晚飯。

在稍晚一點的時間,華燈初上之時,郭思月打來電話。這是通過北鬥連接信號的衛星電話,無懼法國情報總署的竊聽。

東西走軍工那邊的渠道拿到的。這條線說起來也是順理成章!

井高設在金陵的芯片廠:青銅時代。目前正在由當年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具備愛國情操的張如京先生負責,組織技術人才全力攻堅全國產的芯片製造線。

所謂的“國產”,就是要求一條芯片製造產線上的所有機器、零部件都可以實現國產化。最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無懼日後美帝的技術封鎖。

一定要達到這個程度。

在這一過程中少不了和國內高精尖的各研究所、高校教授們打交道。譬如製造光刻機的魔都微電子,還有國防七子大學的教授們、團隊。

與此同時,因去年參觀華為,井高和安小茜兩人各自的觀察點不同,得出的結論不同。

安小茜明確的向他提出建議,關於芯片產業的布局,自研自造並非一日之功,應當在全球範圍內大手筆的采購中低端的芯片製造設備。高端芯片市場依舊屬於少數。

最頂尖的7nm、14nm的製程技術根本沒必要。市場上的需求大部分都是中低端的製程技術就可以滿足。

譬如那些lot(運動穿戴)的芯片,使用90nm製程技術就可以滿足。

譬如:電動汽車的芯片使用28nm的製程技術基本可以滿足。

所以,井高下令對芯片製造設備大采購。不僅僅是買目前主流的芯片製造設備,已經被淘汰的日苯的芯片製造設備,他都派人去買了幾套回來。

這些設備分別給了位於京州的朱雀集成電路、位於金陵的青銅時代集成電路。

而張如京不負他建廠狂人的美名。很快,就用這些采購來的二手設備搭建起了兩條65nm、45nm的芯片製程線。

在互聯網上很難搜索到一個信息,那就是號稱中國芯片製造的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在2000年張如京創建之初,他利用其在半導體製造行業的人脈購買機器,就有一個最初的限製:禁止中芯國際給軍方流片。

流片是個行業內術語。芯片在設計出來之後,需要到晶圓廠的芯片生產線去製造出來,這就叫“流片”。

芯片設計出來之後,是騾子是馬,要拉出來溜溜,用實踐來檢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有問題就要改進設計。

擁有著先進製程技術的中芯國際是不能幫國內的研究所做這事的。所以,當青銅時代忽而有這麼兩條芯片製造線時,就有人問過來:能不能安排流片。

井高作為一個中國人,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他願意給軍工企業做“流片”。

所以,這條關係線就建立起來。得益於當今傳媒的發達,斯洛登現在還在毛熊那兒吶!井高在來法國之初就有所準備。衛星電話就是從軍工那邊搞來的東西。

電話裡,幽靜華貴的成熟美婦人笑吟吟的說道:“小井,你頂不頂得住啊?怎麼你去法國之後,感覺昭世集團的形勢反而更加的衰?”

語調帶著調侃。

作為根植於港島、內地的越秀財團的掌門人,她看問題自不會那麼膚淺。而且,她知道井高的資金很充沛!但,她依舊會給他打這個關心他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