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八月七日立秋,萬裡晴空無雲,京城已有早秋跡象。街邊的香樟泛著黃。街巷、胡同裡的早餐店都開始冒著熱氣。一層秋雨一層涼。這叫人會忍不住想起一代文學名家鬱達夫的名篇“故都的秋”。
井高和李夢薇是在今天淩晨乘坐飛機抵達京城機場,到家時都已經是淩晨三點,乘坐著來接機的車隊返回到故宮東側的四合院中。
井高心裡有事,睡眠比較淺。早上7點多便起床,“薇薇,時間還早,你接著睡。”在幽靜、長長的胡同裡漫步,見著這充滿著生活氣息的一幕幕。
算一算,他從海州來京城一晃便十一年。
不過京城當地的美食:豆汁,焦圈,他還是沒有適應。炒肝尖他倒是挺喜歡的。
“老板,來碗豆汁,兩個焦圈,再來五個牛肉包子,一碗麵茶。”井高走進一家人流密集的早餐店,買了一份早餐,找張桌子,在門店外坐下來吃。
這幾年以來這種小店他來得少,除非是劉蘇眉帶他找街邊美食。基本上家裡的早餐都是保姆蘭姐兩個保姆阿姨做的。菜譜隔段時間就會更新。或者在外麵住的時候都是酒店裡的大廚做的。
豆汁的味道喝在嘴裡有點怪。井高拿著碗,微微瞇著眼睛。旁邊一個在店門外,慢慢走路,準備進店裡的老大爺搭話道:“喝的習慣嗎?”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井高回道:“平常喝得少,還是不大習慣。”
老大爺帶著帽子,可能是怕秋天的風涼,外麵穿著個背心馬甲,笑嗬嗬的道:“多喝幾次就習慣了。豆汁養胃,促消化。挺好的東西。他們家的豆汁是這附近幾條胡同裡最正宗的味道。全京城的老太太都喜歡喝。”
走在老大爺背後的一個背著布包的老太太就嗔笑著打了一下他的背,“你認識多少京城的老太太?”兩人慢慢的走著,相互攙扶著上了臺階,走進早餐店裡。
清晨偶然的對話就這麼結束。就像是街坊遇到了相互打個招呼一樣的稀鬆平常,平淡而真實!井高看著街道邊枝葉茂盛卻已泛黃的香樟樹,繼續吃著自己在京城十一年從來都不曾點過的早餐。
他在想,鬱達夫寫“故都的秋”時,寫了京城的“清”、“靜”,寫;那種悲涼的美感。寫“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而這些美景、感觸,即便他曾在京中十一年,卻不曾去看過。就像他未曾去喝過豆汁,吃焦圈。就像他未曾遇到世家子弟這個層麵的人給他帶來的壓力。
他在想,剛才的老大爺和老太太是不是夫妻倆,或者是一對兒。人生到老有人相伴,這應當是甜蜜的,幸福的!這種普通人的日子,他看著有點返璞歸真的味道。
他和薇薇的感情在結婚後,是不是也會由濃烈走向平淡和真實?最美的愛情是一生的陪伴!
將最後一個肉包子吃掉,最後一口豆汁喝掉,井高將碗放在街邊的餐桌上,天際邊的朝陽已經徐徐的升起,金紅色的陽光成片成片的灑落下來,清秋時節的清冷正在被驅散。
他舒爽的呼出一口氣,感覺自己煩躁的心反而平靜下來,忽而的想要好好的睡一覺。給李偉發了一個微信,井高邁步回家休息。
…
…
元立強今年24歲,早已經從大學裡畢業。他並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實在受不得那些規矩的約束,而是住在陶然亭公園附近的一個小區裡。
他每天的生活豐富多彩,並不會因為沒有上班大半的時間空閑著而無聊。他這個年齡的世家子弟,身邊不缺人奉承,玩的東西很豐富:賽車、遛狗、泡妞、泡吧、朋友聚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