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解決問題(下)(祝考研的書友考試順利)(1 / 2)

最新網址: 鳳凰影視的高管和編劇們在散會後,立即就回到總部大廈裡各自的辦公室和辦公位裡。鳳凰影視要和愛奇藝進行合作,全麵轉向“美劇”模式製作電視劇的消息,瞬間就傳遍了整個公司。

對於鳳凰影視提供電視劇製作方麵的協助,由愛奇藝來報題,組織投標這種模式,鳳凰影視上下到沒有太多的抵觸。

這基本就意味著以後的一劇兩星+一個互聯網平臺的購銷模式會變成為,在愛奇藝這一個互聯網平臺上邊製作邊播出的模式。

當然,這個“正在進行時”的製作模式,並非美日韓電視劇行業裡通用的試播一兩集,而是貼合流媒體奈飛的模式,一次性製作一季出來。

這當然會帶來一係列的問題。比如收入問題,賣是三家變成賣一家。比如說版權問題,這劇製作出來,版權算愛奇藝的,還是算鳳凰影視的?

或者算共享版權。那麼,製作費用又要怎麼算呢?

但是,這個購銷模式的變化,還有劇作中心製度的推動,對於愛奇藝的團隊刺激可就大得多。這幾乎要裁撤、更改所有的愛奇藝部門。對製作部門的權力更是極大的挑戰。

汪海淋曾經公開說過互聯網平臺那些人的問題:煤老板尊重創作人、尊重創作規律,地產商喜歡管理項目,互聯網平臺認識為萬物可以互聯網+,他們在影視劇製作所有環節,什麼都要插手。並且自認為是最懂的。

戴瑩和李蒞櫻兩人是最直接管著愛奇藝自製劇部門的。坐在回去的豪華大巴車中,兩人都是各自的搖頭。

負責采購影片的高級副總裁陳瀟倒是沒怎麼避諱,詢問首席內容官王曉輝:“輝總,感覺井總太兒戲了吧!汪海淋、宋昉金這兩年在網絡上徹底的放飛自我,得罪了不少人,他們固然是娛樂圈行業的資深人士,但也隻是代表著編劇吧?

而恰恰國內現在不是好編劇稀缺,而是好導演極度稀缺,再進一步的說:好演員稀缺。現在去搞提高編劇地位的劇作中心製,感覺是本末倒置啊!

就以我負責的工作為例,那我還怎麼購片?以後全部都買鳳凰影視的作品嗎?這不現實吧?奈飛都沒有全部自製劇的!總之,井總這波操作把我給整不會了。”

王曉輝也沒有透露他鼓動龔宇去對抗井高結果卻失敗的事兒,也沒提龔宇安撫他,說要出搞一個分拆的事,而是道:“我在業內這麼多年,劇作中心製早就有公司在做,但沒有一個做成功,原因是極其復雜的。

井總試圖用工業化的模式去培養編劇,這本身就是個常識性的錯誤。汪海淋、宋昉金兩個是不好澆冷水。畢竟是他們倆鼓動著井總這麼去乾的!

編劇這行非常的吃天賦。而且,很多人能有一部代表作都是非常難得的!最後寫不出好劇來,還是要拍爛的電視劇!”

提起這個,李蒞櫻頓時很有共情,吐槽道:“井總完全就是瞎指揮。劇作中心製正要那麼容易落實,早就落實了。他今天開一個會,投一點錢,下命令該幾個製度,就可以改變一個發展了幾十年的行業?這想想就知道不可能的。”

這話說的大巴車上的所有人都在點頭。

王曉輝感慨的道:“想要改變一個行業,就得先適應這個行業,再一點點的去改造。井總現在是連問題在哪裡都沒搞清楚。他現在是思維、視覺上的問題。

他以為是一個、幾個單獨的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麵的問題。等他發現解決麵的問題,就會發現這是個三維的問題!比如,國內的審核製度,什麼能拍,什麼不能拍,他怕是想都沒想過。審核標準可是幾年一改的。

最後,甚至會涉及有關部門的一些規定,或者因為人的緣故,有些劇當時可以播日後不能播,這樣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

我是不看好他的改造的!娛樂行業這麼些年,不是沒有有情懷有理想的老板進來,但是最終呢?要麼被行業改造思想,感嘆當年太年輕,留下來賺錢,要麼徹底的出局。”

愛奇藝奢華的大巴車,載著他們的內容製作團隊,從製作部門的管理者,到金牌的編劇,從鳳凰影視位於北六環的總部大樓裡出來,逐漸的遠去。

井高和龔宇兩個重新回到25樓的大會議室裡,裡麵正在交談的方少凡、馮婉、謝書彤、宋念伊,汪海淋,宋昉金都停下來。

方少凡在和馮婉、謝書彤閑聊。這位馮助理明顯是井總的“新寵”啊!這肯定得搞好關係。謝書彤是謝望真的女兒,他自然也是要和顏悅色的。

汪海淋和宋昉金一肚子的話要聊,但是沒法當眾聊。隻能安靜的聽著。

他們倆也不是沒譜的人。這幾年一直都在呼籲行業內搞“劇作中心製”,他們能不知道實際的困難嗎?他們想的是一步步的去走。

比如編劇團隊,內容製作。

汪海淋就搞了一個編劇公司。因為行業內,大編劇容易接到活兒,而小編劇連生存都還是問題。他開這個公司的目的就是平衡一下這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