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就是酷訊的這次創業。我是負責技術。
我2008年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呆了幾個月,發現距離用戶太遠,對我想要學習管理沒有什麼作用,因而我就辭職了。
隨後,我參與的了王鑫的‘飯否’團隊,飯否當時是國內最好的推特!本來非常有希望把這個產品做成功,但後來飯否被封掉了。
第四次創業則是在2009年,我獨自創業,創立了‘九九房’。當時是房產類應用的第一名。
我認為這個賽道最終也就那樣,我更感興趣的是信息分發,我認為意義重大。因而在2011年底我辭掉了在‘九九房’的職位,經過一年的籌備於2012年創辦字節,有多款App,其中最好的應用是‘今日頭條’。”
井高品了一口酒,“張總,很精彩的創業履歷啊!我還真沒留意到你和美團的王鑫合作創業過。我隻知道當時是紅杉中國的一位合夥人為你力爭,後來實在沒爭過沈難鵬,出來創立風投給你的字節投資。由此可見,大學生創業是個偽命題啊!”
張一鳴這樣的技術大牛,能進微軟中國研究院的人,基本上在國內的技術水平是有名號的,他創業都是要經歷四次坎坷才會稱呼,何況於其他不懂技術,又沒有家庭背景阻力的普通人呢?
張一鳴笑著搖頭。他發現井高這人除了強勢外,還比較敢說。這話和風向可是相反的。不過這倒是一句實話!
他就是大學出來就創業,對裡麵的酸甜苦辣很清楚。很多人是把家裡的底子都掏空,還失敗了。創業不是那麼容易的!
當然,他在創辦字節之前,這麼幾次創業的經歷讓他的錢在京城而言是夠花的。
井高敢大膽的說話,他要悠著點。
“井總,鳳凰影視還在走A股的上市程序?我聽說科創板要準備上。或許可以考慮去科創板上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井高和張一鳴一起喝了杯酒,道:“下麵的高管在負責,我沒怎麼過問。我還是想在A股上上市。畢竟主板的體量還是大一些。”
張一鳴點點頭,“那也是。”
“你的字節呢?還沒有上市的計劃?”
“計劃中吧,一切再看。反正字節目前也不缺錢。我其實不太喜歡資本把董事會搞得很亂。現在這樣做事也輕鬆些。”
“也有道理。”井高微微頷首,“我去年吧,在美國拜訪過步步高的創始人段勇平,一代商業教父啊,他的觀點和你類似。一個電話就能調來無數資金,何必去上市受資本的製約呢?做企業,本來就是遵從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遵從資本的想法。”
“哦…”張一鳴很有興趣聊這個話題,“井總,你在美國有購房嗎?”
。頂點手機版網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