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格蕾絲(1 / 1)

雖然現在有太多的謎團困擾著自己,但此時他還麵臨著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生存。   不管外邊的世界變成什麼樣,自己還活著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而想要活下去就必須想辦法獲得食物,飲水還有可以對抗輻射的手段。   要首先想辦法保證自己的生存然後再去尋找其他人,隻要能夠找其他人現在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還有一點就是這個人工智能到底能幫助自己多少?   理清了思路之後他問道:“我到底冬眠了多久?對於外邊的情況還有這個地方你知道多少?”   “我也不清楚。”   “你不是個人工智能嗎?怎麼什麼都不知道?”   “在你進入冬眠後我也進入了休眠狀態,資料還是你冬眠前輸入的,我需要連接到現在的設備上才能更新信息。”   人工智能的解釋讓他十分不滿可又沒什麼辦法,隻得繼續說:“就撿你知道的說。”   “我最後的時間戳是2067年7月16日,最後標記的地點是位於法國加萊海岸西北方約10公裡一座隸屬於北約的水下基地。”   水下基地?   聽到這個他差點沒笑出聲來,這家夥是在開玩笑嗎?這裡哪有什麼水啊。   不過轉念一想它也沒有騙自己的必要,如果不是在冬眠後又轉換了地點,就是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遠超自己想象的變化,總之現在隻能假設他冬眠這段時間沒有移動過。   “加萊西北方?也就是說隻要往東南方走我們就能回到陸地?”   “是的。”   “但外邊都是輻射我需要一些防輻射的裝備另外還要找一些食物,你有什麼線索嗎?”   “這裡有基地的平麵圖,我把有倉庫的地方標記出來了。”   人工智能說完他的眼前就突然出現了整個基地的平麵圖,倉庫的位置也用紅色標記出來,甚至還能隨著自己的意願放大縮小。   麵前明明隻有漆黑的一片這個地圖到底是如何出現在他眼前的呢?   “真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全息投影?不像啊?”   “是我直接將資料通過腦波傳遞給你的大腦,你隻是以為自己看到了但實際上……。”   “行了,不用解釋原理,說了我也不懂。   我隻需要知道你有哪些功能就可以。”   預感到這個人工智能似乎要開始講一些自己根本不懂的東西,他趕忙打斷對方接著問:“其他的東西也能顯示嗎?”   “是的,隻要是我資料庫中有的信息都可以傳送給你。”   “還真是方便。”   “謝謝。”   “你說這裡是個軍事基地,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是軍方的人?”   “是的,我的注冊信息顯示,我是屬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海軍技術發展局的財產,至於你除了那個編號我沒有其他資料。”   男人聽了以後不再說話,軍方的水下基地不是什麼人都能進來的。   自己既然出現在這裡腦袋裡又裝了屬於軍方的設備,那麼自己大概率也是個軍人,這多少也算是個線索吧。   接著按照人工智能的指引來到倉庫,發現這裡還儲存著堆積如山的裝備。   在四處散落的裝備箱中,他找到了一件MK3型防輻射作戰服。   這種作戰服采用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在具備防彈防輻射能力的同時還有外骨骼提供支撐,可以在高輻射環境下幫助士兵進行長時間行動。   另外還有1把M57型6.8毫米突擊步槍,以及一把9毫米格洛克手槍都是北約士兵的標準裝備。   另外還在路過食堂的時候找到了幾包生產日期為2061年的MRE野戰口糧。   每一包口糧都可以提供士兵戰鬥一天所需的能量和水分,接下來的幾天起碼不用擔心食物問題了。   接著他便開始熟練的操作起來,首先當然是檢查作戰服是否完好有破洞。   然後是槍支的情況,槍機,撞針,保險等裝置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真可笑,雖然我根本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但是卻還清楚的記得這些裝備的使用方法。”   他一邊說一邊熟練的操作著麵前的各種武器。   “身體的技能會被儲存在小腦裡一旦掌握就永遠不會忘記,認知記憶儲存在大腦中兩者並沒有關係,而且記憶是不會憑空消失的它隻是一想不起來。”   “也許你說的對。”   人工智能毫無感情的解釋並沒有讓他感覺好一點。   檢查完畢把全套裝備穿戴好,男人隨便活動幾下激活防護服上的電腦,開始進行設置完成自檢。   “我是人工智能,隻要數據沒有錯我就不會出錯。”   “我知道,我就是開個玩笑。”   “抱歉,容量所限我沒有安裝情感核心,無法應對玩笑這樣的內容。”   “……算了。”   完成裝備檢查確認無誤以後,第二次來到運輸艙的裂縫處。   他低頭看了看安裝在防輻射作戰服手臂上的輻射讀數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指數顯示:0.025mSv。   “還算說的過去。”   然後他來到基地外邊再一次查看輻射指數:1.843sv。   如果毫無保護的暴露在這樣的輻射下要不了幾天就會喪命。   說明書說這件作戰服可以在30~50sv的環境裡支持超過72小時的高強度作戰,當然是在不破損的前提下。   不論怎樣自己的時間並不多,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可以補給的地方還是會麵臨食物不足的問題。   自己所在的基地原本在位於法國加萊海岸西北部10公裡處的海底,也就是說往東南走就可以回到陸地上。   雖然也不知道現在兩者還有什麼區別,但是往過去有人的地方走是唯一的選擇。   他看了看太陽的位置大致判斷出了方向開始向著陸地前進。   “希望太陽的變化不要像大海這麼大。”   “不會,行星的相對位置改變……。”   “這不是個疑問句你不用回答,”他打斷了對方繼續說:“對了,你有沒有名字?”   “名字?”   “稱呼之類的,我想要和你說話的時候總要有個稱呼才好分辨。”   “你可以叫我格蕾絲。”   這一次的回答不知道怎麼的,總覺得有一點激動?   聲音不像之前那樣冰冷。   也許隻是錯覺,畢竟她隻是個人工智能還沒安裝情感模塊。   “格蕾絲,好名字,你給自己起的?”   “不知道,我的數據庫中就有這個名字,也許是我的設計者留下的。”